阮籍(公元210 ~263),字嗣宗,陈留尉氏(现河南省尉氏县)人。父亲阮瑀,曾任过曹操的椽属。他生在后汉献帝建安十五年,死在魏元帝景元四年,享年五十四岁。阮籍生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在政争上更是残酷。面对险恶的现实环境,使得阮籍的观察十分敏锐,也感受的深刻。他把心的愤懑凝聚在笔端,流泻在诗文中。阮籍思想感情的透彻表白、文学天才的淋漓发挥,都集中在他的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中。〈咏怀诗〉甚至几乎成为阮籍文学地位的代名词。阮籍的诗,最显着的特点就是不直接描写现实,而是大量的用典。他将自己的情感模糊化,使看似具体的诗歌内容透出玄理的味道。汉乐府五言诗以叙事为主,古诗十九首以抒情为主,建安诸位诗人则叙事、抒情、言志并行。阮籍开始的五言诗,又参进了玄理。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代表着正始文学的最高成就。无论如何地朦胧,还是曲折隐晦的反映时代,都充分显示了在那个残酷的政治下,知识分子们普遍的心理感受。
咏怀诗
夜中不能寐(1),起坐弹鸣琴。薄帷(2)鉴(3)明月,清风吹我襟(4)。
孤鸿(5)号外野(6),翔鸟(7)鸣北林(8)。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1. 不能寐︰睡不着。
2. 薄帷︰帘子与帐幔。
3. 鉴,照。此句是倒装句,意思是“明月鉴薄帷”。
4. 襟︰衣服胸前钉纽扣的地方。
5. 鸿︰鸟名,体型较雁大,背颈灰色,翅黑色,腹白色。
6. 号:音毫,鸣叫。外野,即“野外”,郊外。
7. 翔鸟:飞翔着的鸟。因为月明,所以鸟在夜里飞翔。
8. 北林:北面的山林。这是引用《诗经》的典故,表达遭逢乱世,贤德见弃的忧思。《诗经‧秦风‧晨风》:“鴥(音玉,疾飞貌)彼晨风(鸟名),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诗序》曰:“晨风,刺康公也,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焉。”
赏析︰
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非成于一时,也非全部刻意而作,多是随意抒感。阮籍及其〈咏怀诗〉的意义非常重要,他处于建安和太康年间,这两个时代的诗歌词藻华美,以致流于浮华,内容贫乏。阮籍的可贵在于他未受雕琢之风的影响,而是以浑朴的字句,独步当世。
此诗的前两句隐约的可以看见作者心事重重的样子,起坐弹琴似乎是想藉由琴声来倾吐心事。三、四句以“明月”、“清风”隐喻自己高洁的人格,然而夜半弹琴毕竟是无知音来聆听的,这是在司马氏政权统治下,魏晋士人的悲哀。阮籍心中不满司马氏政权,然而这种想法却又不敢被发现,更不能落于文字,这种有苦说不出的痛苦,就浓缩在字里行间里头,用极隐晦的方式,表达出来。五、六句藉孤鸿和翔鸟的鸣叫,暗示内在想将心声倾诉出来的渴望。孤鸿和翔鸟的鸣叫正是他所愿、所想,然而他却没有办法将这种心情表露出来。最后两句便是在这样无可奈何、伤心害怕的情绪中,说出他不敢让别人瞧见的心事:这样恐惧之情也令他自己伤心不已,而这份伤心,也只有他自己能承受,没有人可以分担。
参考语译︰
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我起床坐着弹琴。窗外的月亮照在我的帘子与帐幔上,清风吹拂过我的衣襟。野外,孤独的大雁正在大声号叫,飞翔的鸟儿也在北方的树林间悲鸣。我在屋内来回张望,究竟能看到什么呢?也只能独自因心中的愁思而默默伤心了。
摘自《古诗选读》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诗选读(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编 文津出版社
“诵诗三百、歌诗三百”,诗歌本 为最精炼且富音乐性之文学,古以弦歌雅乐,匡正民心。本书选录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诗篇,加以注释赏析;并集合两岸杰出音乐工作者,重译古谱及吟唱,还原古 代笙歌吟咏之风。全书内容含古歌谣、《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魏晋南北朝诗作等约90首经典篇章。附录光碟曲目选自唐《风雅十二诗谱》、明 《魏氏乐谱》、清《诗经乐谱》,及今人创作曲等,优美纯净,重现古庙堂大雅之声。希望提供国人一份可资潜移默化,达成温柔敦厚诗教目的之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