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或囤积的另一个原因,是认为“这些东西将来会升值”。彼得.魏尔许在《太多了!减法的生活空间美学》一书中曾提及:有位太太搜集了许多“豆豆娃”(Beanie Babies),她深信这些小布偶未来会增值。十几年后孩子即将上大学,但娃娃们除了长期占据收纳空间之外,在支付学费上并未带来丝毫贡献。
熟悉豆豆娃的人都清楚,某些“已退休”(即绝版不再生产)的布偶曾被有心人士炒作出天价行情,以致搜集者对自家收藏的未来身价充满幻想。我也曾经这么以为,因此前前后后买了将近二十只。十五年后我打算以一千元的价格将它们网拍出清,却足足卖了两年都乏人问津,后来只好全数送给愿意接手的友人。
我老妈的遗物里也包含几本集邮册和首日封。她以前常跟我提起儿时听来的故事,大意是某人从小集邮,长大后用集邮本换回一栋房子的头期款。后来我花了三天时间,将有几十年历史的旧邮票和首日封仔细分类,却只从牯岭街的邮商那儿换回六千多元。事实上,即便是全新无邮戳的邮票,收购价格也会按票面金额打个至少八五折,想集邮致富可谓希望渺茫。
◎ 小提醒
千万别期望囤积能够致富
长期囤积几乎没有收藏门槛的东西,所付出的时间与空间成本其实远高于它们能换回的“利润”。如果期待搜集与囤积能够致富,结果恐怕只会让人失望。@
摘自 《零杂物》 方智出版社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