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莲:教师职责今何在?

——《师说》评析

李青莲

人气 395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2年05月31日讯】 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故自谓“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文章要像先秦那样“言之有物”,“贵在创新”,要阐发孔孟之道,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反对六朝以来只讲形式,内容贫乏的骈丽文章。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中。

二. 作品背景

本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时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本文是针对当时在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氏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氏族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度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在种情况下,韩愈写了这篇文章。

三. 作品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四. 作品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疑难不请教老师,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得不到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出生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低下,不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流传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也很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学习,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与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读书不能断句,要问老师,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的却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有看出他的明智。巫医、乐师及各种手工业者,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之类,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就成群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纪相近,知道的道理也相仿。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足以感到羞耻,以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手工业者,士大夫们不屑一提。现在士大夫们的才智反而不如他们,这不太奇怪了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类人的贤能才能都不如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能,懂得道理有先后,技术业务各有专长,像这样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经传都普遍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于是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五. 文体知识

“说”是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表达方式来阐明事理。“说”比“论”随便些。“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六. 作品评析

作品阐述了教师的根本职责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风尚,提出了以能者为师的观点,表现了作者独抒己见的精神。

全文四段,围绕“从师重道”这个问题展开。

第一层:篇首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求学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的有专门学问的人。“必有师”把“古之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既起到了点题的作用,又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

第二层:正面阐明教师的职责是“传道、受业、解惑”。作者推崇儒学,他所说的“道”就是儒家思想。“业”是儒家经典。“惑”指“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三层:从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重要。

第四层:正面论述了择师的标准:凡闻道者,都可以为师。前一分句用排比句,连用八个“吾”,后一分局用反诘句,加强语气。

第五层:归纳上文。一反时俗,提出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即“无贵无见,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本段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二段:批判不重师道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起句,作者发出感慨后,提出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分论点,然后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将“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既比学习,也比结果,指出是否从师重道是区分圣愚的关键,由此得出“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第二层:以“为子择师”与“其身则耻师”相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第三层: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相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三相对比,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段:以孔子为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分论点,与第一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然后以至圣先师孔子的言行为例加以论证,有很强的说服力。(孔子问官于郯子,访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问礼于老聃)。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既是对第一段提出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也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相长的: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第四段:说明写作的缘由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耻于从师”的进一步批判。其中“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是点睛之笔。表明了作者反对耻学于师的坏风尚,赞成以道为师的好风尚,分别照应了前文的二、三段。

综上可见,作品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惑、师与生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的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教育思想,可见《师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师说》的问世,不啻一声惊雷,振聋发聩,历经时间的淘洗,更是经久不衰,传世不移,为后人吟诵,引用,借鉴。作者突破了教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职责局限,将其扩大到“传道受业解惑”,提出了全新的观念,道出了教师的职责不只是育知识,更重要的是育德,从小了说,培育的是一个人,从大了说,培育的是一个民族。可悲的是,中共体制下的教育成了灌输党文化的重要基地,教师成了传声筒,吹鼓手,不“传道”,只授“党文化”这个事业——暴力革命,斗争哲学,无神论,没有了传统的“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教师的职责何在呀!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不幸。呜呼!悲哉!

相关新闻
天韵舞春风:唐朝诗人 韩愈(附视频)
乱改韩愈诗作 “孔子”主题曲被批“奇迹”
古文选译:介绍韩愈的〈祭鳄鱼文〉
古文选译:介绍韩愈的〈师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