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见”品和菓 小春日和煦煦情
大约一千五百前,日本奈良王室大量从中国唐朝输入各色各样文化,其中,甜点文化也随着饮食文化输入了日本。当时模仿唐朝的点心称为唐菓子,主要为麻糬类的甜食和芝麻球那样的油炸糕点,也称油菓子,内馅主要为红豆和芝蔴。
镰仓时代(约当中国宋、元)禅僧从中国带回了“茶”种,和菓子的地位在“茶文化”中更加凸显了,在贵族之间非常流行。渐渐地,日本人调整出本国人的口味,发展出属于自己文化特色的甜点──“和菓子”。千百年来随着时光递进,和菓子越来越大众化,日本国内各家和菓子名家以独具的手艺和口味变化,赋予和菓子生命,创造出各色各样的“铭菓”,品样、命名、口味各有擅场。
和菓子的巧艺在乎师父的心手合一,除了利用竹片等小道具的辅助,师父手指的巧妙存乎一心,塑造、点化出形色皆美的和菓子。和菓子样貌千变,红豆、芝蔴、麻糬等材料的表现仍然当红不让,稳居和菓子的主角,“甜味”则是和菓子的主流,配上略带苦涩的抹茶,成了高雅的绝配。
约四百年前,江户建城,东京兴起,日本传统和菓子的王道──京都的“京菓子”和江户的“上菓子”两派之间进入炽热的竞争,带来的是和菓子制作技术的大幅提升。在巧于艺之余,和菓子的美感发展到“五感”皆美的境界,讲究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的品赏之美,引人入胜,俨然形成艺术赏玩的风格,令人爱不释手。
造型精致纤美、设色取乎自然色调、美妙巧夺天工的和菓子,人也称“工艺菓子”,其中托寓着日本人“花鸟风月”的世界观。这些和菓子不仅是手工制作程序繁复,命名也展现大学问,通常连结着日本文学中的和歌、俳句、历史典故或者自然胜景来命名,展现日本人的生命情境、展现一岁四季的氛围,体现日本文化精致的一面。
明治维新之后,平民大众取代了武士的幕府成了社会主流,和菓子也从寺院和神社走入民间,褪去贵族独享的奢侈品外衣,庶民大众也能享用、品赏和菓子美滋滋、甜蜜蜜的风味了。
春天一来,樱花壮美、绝美地簇涌上枝头,相约赏樱花的人潮也纷纷涌向公园、名胜。赏花期间亲朋故旧相约“花见”──赏樱花、品铭菓、啜绿茶、对饮叙旧的盛会,对“和菓子”来说,当然更是一年中不能不参与的盛事。
樱花季“花见”,赏樱花、品铭菓、对饮叙旧是日本社会的盛会。
对“和菓子”来说,“花见”是一年中不能不参与的盛事。
“花见”期间的和菓子紧紧扣着春天和樱花的主题,表现人间春暖花开的形形色色,让人一见到和菓子就能感受到幸福洋溢的气氛!
樱花形和菓子是樱花季“花见”的象征。
和菓子“绿枝寒春”,翠绿油菜花田点点黄花,是代表轻寒初春的日式甜点。
敷了樱花美颜色的和菓子寄寓团栾月中白兔。
栗子口味和菓子是日本人最爱之一,在樱花季也不缺席。
缀着樱花办的红豆和菓子传递着樱花恋的呓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