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会进到牙科来的病人,应该是疼痛的、略怀恐惧的、紧张的状态较为常见,至少他们是清醒的状态。但是,我也有数次遇上喝得微醺的病人的经验。
喝得微醺,表示他们还不到醉的程度,所以还能进行对话,告诉我他们的问题及需要我治疗的部分。但问题是他们也变得多话、碎嘴、反应慢半拍,常常一件事要重复说好几次,我也必须回答好几次。
如果你以为喝酒的都是男性,那就大错特错,其实女性也有,且“卢”起来也未必输给男人。
他们说话虽不至于语无伦次,却还是常常问三答四,如果问他是不是刚刚喝了酒?有的会老实跟你说才和朋友小酌了几杯,有的说是刚从喜宴赶过来,有的说是为了壮胆所以才喝的,有的说因为太痛了看能不能藉酒麻醉一下,当然也有那种打死不承认自己有喝的酒鬼。
他以为我的鼻子坏了,嗅不出那浓浊的酒气吗?
无论如何,这些人都成了我的座上客,现在该伤脑筋的人是我。
第一件要伤脑筋的是,他到底有没有听懂我的话?我解释了半天的病情,他到底了解多少?还是我根本在鸡同鸭讲,他依旧在状况外?
第二是,他同意的治疗到底算不算数?这点对我们十分重要,因为只要一个不小心,我们收不到款项事小,成了医疗纠纷中的被告事大,他如果事后来个大翻供,说自己在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做的决定无效,我们也只能自认倒楣。
第三是,如果我要上麻药,可能要面临打不麻或必须增加剂量的问题。因为他如果是长期酗酒,可能已经对酒精产生耐受性,这时麻醉剂的效果对他们就会变得比较小。我偶尔碰上很难麻醉的病人,一问之下通常都是有饮酒习惯或长期服用止痛药的人,这会增加治疗的困难度。
再来是如果病人要拔牙,也常会面临止血不易的问题。因为酒精会促进我们的血液循环,如果有伤口,就比较不容易形成血块,会延缓止血的时间,有时会造成病人的恐慌,担心自己会不会失血过多。
此外,饮酒也容易让病人的感觉失真,很容易因此把问题指错,造成我们的误诊。比如说他明明是A牙痛,却因感觉失准硬说是B牙,我们却因为相信病人而治疗了B牙,等他回去酒退了,却发现痛牙根本没被治疗,很可能就要来找我们算账。
有鉴于这些伤脑筋又难以厘清的责任,我可能会对这些病人先采最保守的治疗方式(清洗、局部消毒、给药),等他下一次是清醒状态来时,再做正确的诊断与治疗。这是保护病人,也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我们没有本钱去承受有理说不清的磨折。
有的病人很宝,才从上一摊的酒宴赶过来,看没几分钟,又接到催促他赴下一摊的电话,如果这样,又何必来看牙?看牙也应该是在心情处于平稳的状态,才能得到一个较佳的治疗效果,如果来匆匆、去匆匆,不但病人心浮气躁,医师也可能受到影响,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我有同业的朋友说,他曾遇过一个醉鬼进来,不但疯言醉语、大声咆哮,后来还吐了一地,却连句道歉也没有就大摇大摆地离开,害苦了助理,也只能自叹倒楣。
我庆幸自己没有此等遭遇,亦希望永远不要有。
--转载 华成图书《张嘴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