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近六成捐款归政府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2年02月07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高紫檀报导)2011年底,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China Charity&Donation Information Center)向社会公布了《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58.3%的捐款都流入政府以及有政府背景的慈善会和红会系统。据此计算,仅有四成左右捐款回归民间。中国民主人士认为,中共垄断中国慈善机构,账目不透明滋生腐败,救灾款被谋取私利,整个体制压制了社会道德的回升。
“收取民间的捐赠都成了政府的权利”
《2011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这近六成的流入政府的捐款中,20.6%的捐款直接进入到各级民政部门,9%进入到除民政之外的其他党政机关、人民团体,6.7%进入到各级红十字会,22.0%进入到慈善(总/协)会。而只有1.3%进入到了慈善会之外的社团、民非和福利院领域里,而在这个领域里,依然有一些是有政府背景的机构。
中国民主党员陈树庆接受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建政以来,共产党以政府的名义包办了社会的一切,包括慈善事业,甚至收取民间的捐赠都成了政府的权利。
在慈善方面,所谓的红十字会只是政府的一个机构而已,民众所谓的向红十字会捐款,其实都成为向政府捐款,政府来管理和调配这些捐款,但账目不清,民众很难知道这些捐款怎么使用,民众不清楚政府出了多少钱,干了什么。
陈树庆透露,近些年,中共在慈善机构方面总是受到国际的谴责和诟病,也慢慢允许一些非政府组织登记,但更多的是把一些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如红十字组织等,当成非政府组织登记,以便接受国外的捐助。而那些真正的由民间人士成立少数的非政府机构(NGO),生存艰难。
陈树庆说,以前在封建社会,社会有大的灾难时,政府会从国库里拨款救灾,民间也有一些大户捐款,直接进行救灾活动,政府和民间救灾是账目分开的。大家清楚知道政府出钱做了些什么。中共执政以后,民间独立的社会性的非政府行为,基本上丧失殆尽。
国际上,非政府组织众多,接受捐助,参与救灾,账目公开,接受监督,这是正常现象。但中共政府控制下的慈善组织救灾账目不受监督,受政府领导。
“中国的一些慈善机构,像国营企业一样,结果是经济体不像经济体、慈善不像慈善,导致滋生腐败,地方政府截流慈善捐款,一些个人把慈善机构当成谋利的机构,出现象‘郭美美’等的情况。”陈树庆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体制问题。
在去年6月份,一位名叫郭美美的年轻女子自称是“全国最大的慈善机构中国红十字会的商业总经理”,并在网上上传照片“炫富”。在网上流传的该女士照片显示,她倚靠在玛莎拉蒂跑车的引擎盖上,身背一个爱马仕手袋。随后导致中国的慈善机构受到民众广泛质疑。
500亿汶川地震捐款流入政府
中国慈善捐款的流向和使用不透明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得以充分体现。
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震后调查显示,大部分社会捐款并没有回到民间,而是“逆向”流回政府。
时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所长的邓国胜带领十余人的调查团队,历时4个月做了一个地震捐款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是:“全国760多亿元的抗震救灾捐赠款物,极可能有80%左右进入政府财政专户。”也就是约有500亿汶川地震捐款流入政府。这个调查中的基础数据均为可信的官方统计数据。
捐款进入政府后的结果之一是:此后一些承担了灾区援建任务的省份,当地政府拿出对口援建的资金中,竟然一半以上来自社会捐款,只有不到一半来自政府财政。
此外,还不断有灾区民众反映,政府在当地建设一些“豆腐渣”工程;当地政府利用救灾款购买公务用豪华车;甚至还有地方当局贪污救灾款物,举报和上访的大量灾民却遭到截访人员和公安部门的打压,一些人遭绑架殴打、被投入黑监狱。
体制压制了社会道德的回升
去年,除了“郭美美”事件外,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被曝曾将收到的捐款贷款给地产商。
江西独立参选人魏忠平接受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慈善,讲到底是缺乏监督,“款项到哪里去了,说到底我们也不知道,捐款的去向,没有办法去查。”
魏忠平认为,捐款用途的不透明,也会影响公众捐助的愿望。大陆媒体报导,在2011年几起令人吃惊的慈善机构丑闻曝光后,中国慈善机构去年6月到8月间,接受捐款的数额剧减80%。
众多大陆民众还反映,近年来,在一些国营单位,出现强行扣工资,摊派“捐款”的现象。
魏忠平还认为,中国的一些明星、企业家与其它国家的相比,捐钱用于慈善很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捐的钱用途不透明,款项到不了真正需要的人那里去。一些人本来捐钱是为了行善,结果养了一批“蛀虫”,大失所望。
魏忠平感慨:“像四川地震的汶川县,政府官员拿到救灾款后先配一批豪华车,你说谁还愿意捐,谁都心寒吧!”
“不捐钱,捐钱少,不代表中国人没有善心,”魏忠平认为,都跟这个体制有关,体制压制了社会道德的回升。
(责任编辑:谢东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