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光饼”(简称光饼)是福建省传统的小吃,把面粉加点盐巴后揉成面团,经发酵、造型(中间有小孔的圆饼)、拍上芝麻,贴在炉壁上烘烤后,就成为色泽金黄、外脆内软的美食,充满芝麻香气,很适合搭配茶、豆浆或其他饮料食用,因为它略带点咸味,故又称为“咸光饼”。相传它的由来,与明朝大将军戚继光有关。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山东人,是明朝抗倭的将军、军事家。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20年不理朝政,致严嵩弄权,朝廷腐败,倭寇乘机入侵浙、闽、粤。戚继光奉令追剿倭寇,成立了纪律严明、攻无不克的“戚家军”,更创立攻防兼备的“鸳鸯阵”,又仿造新式武器的“鸟铳”和“佛朗机”炮,改造武士刀而成的“继光刀”,加上灵活的用兵,屡建奇功,终于扫平浙、闽、粤沿海的倭寇之患,被誉为民族英雄。
戚继光曾为诗:“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平定了侵扰南疆的倭寇后,明穆宗(朱载垕)隆庆二年(1568年),奉命往北疆的蓟州加固长城,创立一支车、骑、步联合作战的精锐部队,历经16年,使北方的鞑靼不敢入侵,巩固京师(今北京)之功甚钜。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一年(1583年),信任戚继光的张居正死后,即遭杨四畏的排斥,官职被免而返乡,万历十五年(1588年)病逝,得年61,卒谥武毅,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八年(1635年)为了褒扬戚继光,于蓬莱阁府前街东侧建戚继光祠堂,赐额“表功祠”。
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赴闽扫荡倭寇,为了快速行军,追击、歼灭倭寇,于是命令士兵用面粉制成北方的烧饼,并在中间打一个洞,以麻绳串起,挂在士兵的身上,作为行军的干粮。日积月累,士兵们发现烧饼虽可充饥,但多食易上火、不易消化,常发生便秘。
聪明的福清人就在面团中加点盐巴,不仅帮助消化,又增加口味,再拍上芝麻更可滋润胃肠,又可去燥火,这种改良的烤饼深受戚家军们喜爱,戚家军一边吃它一边快速行军,在追击、歼灭倭寇的过程中,立下了一大功劳。后来,这种烤饼传入民间,不但广受喜爱,甚且成为祭祀祖先神明的供品。闽人为了纪念戚继光平定倭寇的功绩,就把这种烤饼称之为“继光饼”(简称光饼)。
福建各地都有光饼,名称相似,长相不一,口味更是千差万别。例如“福安光饼”因刚出炉的饼皮焦黄,色似古铜,仿佛“铜脸”;饼底硬脆,仿佛“铁底”;饼内松软可口,仿佛“棉花心”,故有“铜脸铁底棉花心”之称。现有两种口味:中间无孔,色白饼软,饼中夹糖,咬一口就溢出糖的“水饼”。而中间有孔,饼皮焦黄,外脆内软,略带咸香的“光饼”。
“福清光饼”以面粉、食盐及碱,加水揉成面团,捏成圆饼胚,拍上芝麻,中间打孔,稍微发酵后,用一口大炉缸(高约两公尺,直径约一公尺,外裹黄泥),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燃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再把做好的饼胚,两人合力贴在内缸壁上,不消十分钟,贴完几百只,用棕刷沾上水洒到缸内,等热气冒上来时就把缸口盖上,用炭火慢慢烤熟,就是色泽金黄、外脆内软,充满芝麻香、咸香的光饼。
“建瓯光饼”尤以“肉饼”闻名,光饼中间包有葱花肉的内馅,不仅色美、味香、咸脆,吃后又略带甜味,更具特色,以该市南雅镇房村的最为有名。
如今,光饼有多种吃法,福清人常把光饼的边沿切成蛤口状,夹上蛎饼、花生、雪里红、糟肉、粉蒸肉、苔菜、紫菜…等,再浇点醋蒜汁食用,就成为另一道特色的点心。尤其光饼夹蛎饼的风味独特,非常好吃,小心“咬掉嘴舌仔”。而光饼夹花生,吃起来的味道更仿佛鸡肉味。而福安人也喜爱夹上炒豆芽,称为“金丝汉堡”。夹上海蛎包,称为“蛎包夹饼”,色橙、香脆,趁热吃风味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