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兰州段高薪行业 职业捞尸人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2年10月09日讯】黄河兰州段每年漂流200至300具浮尸,因人力、程序复杂,无单位愿意插手,当地因此出现一高薪行业:捞尸人。
“黄河盖子”在大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被人们在激烈争吵中,骂出的一句挑衅的狠话:“黄河又没盖子,你去跳啊”。数十年间,坠入“盖子”的尸身成千上万顺流而下……
据东方早报报导,综合当地公安、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捞尸者的叙述: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黄河兰州段约80公里的水域,漂荡着至少一万具浮尸,而且,时至今日,仍以每年200至300余具的规模增加。
今年9月,在媒体的走访发现下,一部分浮尸被河岸的捞尸人捞起运走,一部分被移交亲属或民政部门火化,而一些无名的浮尸则被随意弃之,继续在千里黄河间漂荡。
多年来,中共当局与水电企业和捞尸人之间,围绕浮尸污染、随意打捞、挟尸要价、善后处置的纷争不断,凸显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治理困境。
职业捞尸人
9月的一个阴凉清晨,整个什川镇还沉睡在薄雾之中,魏职军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厚达1米的“垃圾海”中翻捡塑胶瓶、木料、铁皮和人尸。
发动机“突突”而响,各色各样的漂浮物连结成片围堵在小峡水电站的大坝前方,被风干的塑胶泡沫随风翻滚,大量的飞鸟蚊虫盘旋其上,尽情吸食死猪、死羊的腐败尸身,扑鼻的腥臭随风飘至百米开外的河谷。
2005年,魏职军的父亲魏应权干起了在小峡库区捡垃圾的活。不多久,魏职军子承父业,成为一支有十几名青壮劳动力组成的家庭打捞队的主力队员。
魏职军所在的下河坪村,位于兰州市区下游20公里处。黄河流出兰州城后,沿着蜿蜒的峡谷一路奔向皋兰县什川镇的上河坪村,并在上、下河坪村交界的地方拐弯向北流去。在这个被当地人称为“老裤衩湾”的地方,魏氏父子建起了一座简易的石屋,石屋下的河面上停泊着三五条快艇。
魏氏父子说,白天搬个凳子守在石屋门前,不经意间就能瞥见顺江而下的死人。此时,跑上快艇,不一会儿就能将捞到的尸体拴在河谷边的树下。
“捞起来先搜身,看身上有没有手机、身份证、电话本之类的。手机一般都坏了,把卡卸下来擦干净放在我的手机上。”魏职军说,往年,被捞上来的尸体中,能联系上家属并被领走的不到一成,而今年,已经有20具尸体被认领,接近打捞数的一半。
几年下来,前往下河坪村寻亲的人络绎不绝,魏氏父子的名气越来越大,浮尸的“身价”也水涨船高。
“条件好的多给点,条件差就少给点,实在不行随便给点拉走。我们也看人,昨天那个就只给了500元。”不过,无论结果如何,一般都要支付500至数千元不等的“油钱”。
对于一些无名尸,魏氏父子说,主要将尸体绑在阴凉石头或树上,如果超过3星期无人认领,就会解开绳索,任其漂走。
“黄河鬼侠”老魏
在魏职军父子之前,魏职前是什川镇唯一的“职业捞尸人”,虽已年过花甲,但凭借过人的胆魄、力量和与生俱来的水性,他送走的浮尸成千上万。也是目前在世的捞尸者中“从业”时间最长的人。
老魏,16岁开始以捞尸为生,人称“黄河鬼侠”。在小峡水电站建成之前,从兰州城漂来的浮尸,少数留在了下河坪村“老裤衩湾”,大部分被直接冲至河口村的回水湾,这里也成为当地最有名的“死人湾”。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老魏就成了死人湾的“职业捞尸人”。直到小峡建成,大量浮尸被拦截在上游库区,老魏的“生意”才被下河坪村的同宗魏职军父子“夺走”。
老魏说,半个世纪里,死人湾送给了自己上万具浮尸,每一具都被记录在案。那一遝一遝的记事本还被村里人比作阎王爷的“生死簿”。
魏职前的记忆中,“夏天多、黄河发大水的时候也多,最多的一次一天捞过20具。”从他出生时起,顺河而下的尸体就在家门口的河湾里游荡。虽然每一年的数量不尽相同,但整体上看,数十年之间,并没有显着的变化。
魏职军也说,“从业”以来,每年捞着的尸体从60具至100多具不等,而截至9月初,今年捞上来的已近50具。这一资料尚不包括兰州市水上派出所和榆中县派出所打捞、以及小峡水电站清理库区垃圾时处理掉的尸体。这些浮尸都被发现在兰州市区至小峡水电站约25公里的河段。
“有病想不开跳河了,心情不好跳河了,家里闹点矛盾跳河了,各种情况都有。”魏职军回忆,今年4月,兰州某高校一位教授醉酒之后也跳河了,“家人找了4个月,到现在还没找到人。”
据皋兰县当局介绍,浮尸中,以自杀者比例最高,意外落水者次之,身上有明显伤痕者少。此外,浮尸的成因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
如,1962年,全国自然灾害严重,寻死现象较多;1963、1964年以后,全国开展“社教”运动,因经济问题出事的多;“文革”期间,有所谓历史问题的老干部和因男女关系问题的投河者众;到上世纪80年代,因家庭矛盾、工作压力投河以及畏罪自杀的情形逐渐增多;上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下岗失业、病痛缠身、家庭矛盾、意外失足者不一而足。
曾有甘肃警务系统人士统计,20世纪末期,浮尸中自杀、失足、被杀者的比例分别为85%、10%和5%。自杀者中,八成为16至45岁的中青年,且多数为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