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辉:清华大学的二校门被毁之后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2年01月31日讯】我眼前的电脑萤幕上是一张令人心痛的照片:一个手执铁锤的学生正站在梯子上用力地砸著有着巴罗克风格的清华大学二校门,校门周围聚集了不少学生。因为无法看清他们的表情,所以无法揣测他们当时的心境,是痛惜,是欢庆?最终,在锤子的敲击下,在汽车拉绳的拖曳下,这座古典西洋砖石结构的大门轰然倒塌。这一幕发生在1966年8月的一天。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梁实秋曾这样描述它早年的风貌:“清华的校门是青砖砌的,涂着洁白的油质,一片缟素的颜色反映着两扇虽设而常开的黑栅栏门。”这座大拱门的两侧各嵌两根西式立柱的“二校门”是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门。早期清华学堂是以清朝的皇家园林为基址,1911年围墙建成后,校门亦建好,其门楣上刻有清末要臣那桐的手迹“清华园”。1933年,清华大学扩建,修造了西校门,这座有着古典气质的校门便成为了“二校门”。
1966年5月,文革爆发;8月,“破四旧”席卷北京,二校门被毁。根据《清华大学九十年》的记述:“清华大学红卫兵总部纠集11所中学的红卫兵来校搞红色恐怖,撕毁所有的大字报(其中有批判刘少奇的大字报),推倒‘象征封资修’的二校门。后被称为‘八•二四’事件。”事实上,北大和清华等高校的红色恐怖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在此就不复赘述。
清华的二校门被拆毁后,原址显得空空荡荡。1967年初,清华大学建筑系美术教研组副主任程国英在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想法,就是在那里立一座毛泽东的塑像。该想法得到了当时实际控制学校的红卫兵组织“井冈山兵团”(简称“团派”)的支持。
经过遴选,“团派”的高鲁冀、美术教研组教研室主任、雕塑家宋泊,青年教师郭德和宋泊的夫人徐沛贞组成了雕塑组。经过几个月的设计、雕塑等流程,1967年5月4日,在清华大学“二校门”的原址上,全国第一座大型毛泽东塑像正式落成。
1967年5月5日的《人民日报》记载了全国第一座毛主席像落成时的“盛况”:四日,在清华大学,万众欢呼,群情沸腾。一座巨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在清华园矗立起来了!这座用钢筋水泥制作的毛主席塑像,加上底座,高达八点一米,像雄伟的泰山,巍然屹立在清华大学校园中心。毛主席身穿军大衣,神采奕奕,高举他老人家那雄劲的手臂,为无限忠于他的革命师生和亿万人民指出前进的方向。
毛的塑像成为了清华的新景点。因为毛塑像的高度要远远超过原来的“二校门”,人们需要退到几十米外才能够照全景。而各地为了造毛像,也纷纷来清华观摩学习。清华“团派”特地抽出专门人手,负责把雕像组从放大到浇注整个过程编成一套材料,以供来访者索取,而有的外省市干脆开汽车来到学校,请清华的雕塑家翻模好再用汽车拉回去制成成品。
据说,当林彪的“四个伟大”的题词刚刊登在1967年5月1日的《人民日报》上后,5月4日该题词手迹就迅速出现在清华大学的毛塑像底座上,而1971年林彪出事后,该手迹又被迅速清除。
而随着毛塑像在清华园的树立,全国各地仿效者无以计数。如北大先后在西门和图书馆处建起了两座毛塑像,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外院、复旦、华师大等也争先恐后立起了毛塑像。与“红宝书”一样,毛塑像在文革期间也出现了泛滥现象。
文革结束后的八十年代,中共下达了拆除毛画像(塑像)的通知。1987年夏天的某一天,清华曾轰动一时的第一座毛塑像一夜间消失了。许多高校的毛塑像也相继被拆除。荒诞年月的荒诞事就这样湮没在人们的记忆中。
1990年1月31日,26个清华大学各地校友会发出了一份《关于赞助重建二校门的倡议》,提议由校友捐款,在原址重建。1991年清华大学建校80周年纪念日前夕,“二校门”被依据照片重新建成。
对于“二校门”的复建,很多当年参与其中的清华人选择了遗忘和沉默。如今,还有多少清华人乃至中国人了解这段悲痛而又荒诞的历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