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其父必有其子?
汉尼拔在第一次布匿克战争(公元前二六四—二一一年)时生于一个贵族家庭。
他的父亲哈米尔卡尔‧巴尔卡,曾在一场西西里岛控制权的征战中领导迦太基军队,随后为迦太基在西班牙建立了一个帝国。
在第一场布匿克战争开始前,迦太基人是西地中海独占鳌头的海军势力,控制着每一样由海路运送的物品。唯一的竞争者是希腊人,但在亚历山大死后,希腊人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
罗马在当时是一个新的共和国,热切于开始建立帝国。当罗马向意大利南部扩张时,他们穿过了美西纳(Messina)海峡进入迦太基经济资源和势力范围:西西里岛。那是问题的开始。
由于西西里位于地中海中央重要地段,迦太基人以它做为基地控制商业交通,岛上肥沃的火山灰土壤稳定了谷物生产。
罗马人才刚开始掠夺西西里,但他们很有野心及胃口,在第一场战争中他们向迦太基宣战,尽管伤亡很大,他们仍持续打到平分秋色为止。
第一场布匿克战争打了很多年没有结果。最后,迦太基元老院里的和平派,疲于财经上的长期损耗,以及意欲在北非和西班牙开发新的领土而与罗马签了条约,停止了对汉尼拔父亲的支援。
哈米尔卡尔满怀怨恨回到迦太基。他恨罗马人的自大,相信若有家乡的政客支持,他本可赢得这场战争。
更糟的是,元老院不肯付钱给他的佣兵,于是哈米尔卡尔陷入一场新的战争,对抗他在西西里曾经指挥过的人。
与佣兵的战争结束后,迦太基元老院派哈米尔卡尔到西班牙去为他们建一个新的帝国。
接下来二十年,西班牙的金、银和铁矿为迦太基带来了庞大的财富,而且由便宜的劳工:凯尔特部族来开采。像卡塔赫纳和巴塞隆纳的新城市,在西班牙南部地中海沿岸兴起。
在西班牙的哈米尔卡尔,每件事都上了轨道。他为自己建了一个王朝,也为迦太基建立了一个比迦太基更大、更富有的帝国。
但成功并未减轻哈米尔卡尔对罗马人的恨意。他把三个儿子中最年长的汉尼拔,带到迦太基神的祭坛前,要他立誓对罗马人展开“无休止的战争”。
男孩誓言牺牲所有的东西:家庭、财富、甚至他的生命来消灭罗马。这个誓言变成汉尼拔终其一生随着他的恶魔。和亚历山大一样,汉尼拔在一个跋扈和高压父亲的期待下,使他注定要有一个残暴的结局。
在今日的执行长中,没有机会达到像汉尼拔或亚历山大一样的成就,但命运同样被强硬的父亲所左右的例子是奥古斯都‧布希(Augustus Busch)四世。
布希于二○○六年接替父亲奥古斯都三世,成为到目前为止全美最大的家族啤酒厂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译注:主要产品百威〔Budweiser〕啤酒)的执行长。年轻的布希成为这个家族王朝第六位掌管公司的成员。
二○○八年春天,一个位于比利时、由巴西人所拥有的啤酒厂英博(InBev),主动出价五百二十亿美元要收购安海斯—布希公司。
布希起初的反应是,公司在他的任内绝不出售。他抗拒卖公司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要向他父亲奥古斯都三世证明他能独立把公司弄成功。
和汉尼拔一样,布希寻求的是父亲的尊重和赞赏,他在一次接受《华尔街日报》访问时说:“当我成功时,我会得到他的爱和尊重。”
但这个年轻人发现要爬上公司的阶层非常困难,他几乎不可能证明自己具备管理公司所需的条件。
“我从未有过(传统的)父子关系。”他说。一个原因可能是他有个不负责任花花公子的恶名:大学时代,他出了一场车祸,一名女性同伴死亡,而他逃离了现场。
布希从未有机会向他父亲证明。他们家只拥有百分之四的公司股权,尽管他反对,英博的收购还是成为定局。
讽刺的是,安海斯—布希公司变成为接收的目标,是因为它在海外市场并没有积极拓展,而这是他父亲一直反对的策略。
汉尼拔父亲的影响激发了汉尼拔去攻击罗马,完成他父亲所未能做到的。反之,年轻的布希却无法证明自己能达到他父亲那样的成就。
汉尼拔担任指挥官
汉尼拔的父亲于西班牙西部被害,他的女婿哈斯德鲁巴(Hasdrubal)立刻继承了王位。
当哈米尔卡尔与三个年轻的儿子在外骑马时,被凯尔特骑士伏击。哈米尔卡尔为了救他的儿子,以自己为饵把凯尔特人诱开。
汉尼拔在父亲死亡时还太年轻而无法继承王位。但几年后当哈斯德鲁巴被奴隶谋害,年仅二十六岁的汉尼拔成为军队的指挥官及西班牙的实质统治者。他在成长的岁月中都待在军营,因此很有领导方面的准备。
身为领袖,汉尼拔学习到不要求士兵做的超过他们肯付出的。在战场上,他订定前进的进度并以身作则,承受天候、睡在地上,与士兵吃一样的伙食。
汉尼拔在个人生活习惯上表现出无比的自制,总是吃喝有节制,把工作放在享受和娱乐之前。他的衣物和盔甲以他的地位来说算是十分俭朴。
他没有像亚历山大所戴的精致的金制护胸甲,也没有满箱的饰物和骏美的马。汉尼拔是个把职务放在个人舒适之上,抗拒财富和成功腐化的领导者。
汉尼拔不同于亚历山大,从不觉得有需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他相信他的职务是指挥,他的责任是订定及执行使军队战胜的战略。
然而,跟色诺芬一样,他一直平易近人,使得他能与部属沟通。汉尼拔从不把自己想成帝王或天神,而只是一个有任务要完成的领袖。
真正领袖做的事
与汉尼拔有相同风格的领袖是贾尼尼(A. P. Giannini),他创建了全美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贾尼尼也是敢作敢为,在银行业上一贯地革新,如同汉尼拔学习军事一般一点一滴艰辛地学习。
贾尼尼于十四岁时开始在旧金山农产品业界工作,十九岁时成为合伙人,三十二岁时在地方银行的董事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在这个职位上学到银行业的细节。他很快体会到思想保守的银行业所忽视的扩张机会。
贾尼尼希望银行扩展贷款业务给移民,但他保守的同僚认为这想法太冒险甚至轻率。
银行家倾向于把移民视为没有信用纪录而且高风险的族群,但贾尼尼相信银行若是把小额贷款借给每年涌入美国的数以百万计、热中创业的人,可以由此赚到许多钱。
贾尼尼于一九○四年辞职,在对街开了他自己的银行:意大利银行。他主动去按人门铃,甚至在街上与陌生人交谈来征求存款、发放贷款。他不依常规的做法,使传统银行家震惊。
贾尼尼不但积极,而且与汉尼拔一样,是个能顺应情况、创新做事方法的领袖。
一九○六年旧金山大地震发生时,贾尼尼意识到大火的高热会在未来几个星期内,使银行的钢铁门无法开启。
他很快地动脑筋,在大火扩散前把金子和证券从金库拿出来,藏在一部轻便马车上,运到城外家里储存起来。
其他银行有好几个礼拜打不开金库,但贾尼尼在数日内开始发放贷款和接受存款。地震一年后,另一个灾难发生了:一九○七年的金融恐慌。
贾尼尼一样度过了这场灾难,因为他在手头一直留有大笔的金子和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地震和恐慌使贾尼尼了解银行要扩大,而且地点分散才会成长。于是他买小银行来增加意大利银行的分行,创建了美国第一个跨州的连锁银行。他甚至跨足保险业,然后把银行改名为美国银行。
贾尼尼从来不会不愿意借钱给新的、无名的、甚至高风险的企业。美国银行提供了资金给加州刚起步的酿酒企业,在好莱坞初期资助了电影制片厂。
当华德‧迪士尼(Walt Disney)拍摄第一部卡通长片《白雪公主》超过预算时,贾尼尼提供资金协助把计划完成。
虽然贾尼尼在财务上很成功,但与汉尼拔一样,他做事不是为了钱。他给自己的年薪从未超过五万美金。
在他事业成功后,公司董事会投票给他一百五十万美元的红利时,他立刻把钱捐给了加州大学。
罗马最终击败了汉尼拔,但银行同业从未能击倒贾尼尼,虽然他的对手成功地对政府施加压力强迫他把保险企业脱手,不让他再做跨州的收购。
一九三三年银行业休假日时,罗斯福总统下令美国所有银行先停业,直到管理者决定哪些继续营业,而哪些永久关闭为止。
当贾尼尼发现有些大的竞争对手在游说美国财政部关闭美国银行时,他到华府成功地说服了管理者不要对压力低头。
贾尼尼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是他能做自己的主人,与汉尼拔一样,他可以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应对情势与环境。贾尼尼不需依照自己之外的任何人的意愿行事。@(待续)
摘编自 《权力、野心与荣耀:古代帝王和当今领袖教你如何带人、管人、扩张版图》麦田出版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