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论语·季氏第十六》)
【注释】
(1) 愆:音“千”,过失。
(2) 瞽:音“古”,盲人。
【语译】
孔子说:“侍奉君子时,容易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没有看清君子的脸色就轻率发言,叫做瞎眼。”
【研析】
“说话”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平台,但是俗话也说“祸从口出”,如何用言语和人做适度的沟通又不会招致祸端,的确是重要的课题。本篇孔子提供容易犯的三种错误说话态度给我们做参考,其共同点就是“时然”而“后言”,而如何判断其是否为适合的时机,也没有一标准。
笔者认为,说话时能站在对方理解的立场着想,能在为对方好的角度,相信一定能免去带着显示自己、好事好奇、喜道是非谣言、或讽刺、或欢喜等等不纯正的心态而说话,这样的话语一出口,相信一定能达到良好沟通的效果!
【延伸思考】
1、不该说的话却说出口,这行为背后可能隐藏什么执著?
2、对于“说”与“不说”之间,你觉得有没有可以依据的准则?
【相关资料】
巧言乱德
孔子说:“巧言乱德”,即花言巧语会败坏人的道德。孔子最反对巧言狡辩的人。“恂恂便便,侃侃訚訚”是孔子说话的准则。据《论语》记载:孔子在本乡,非常谦虚谨慎,说话恭敬有礼;在宗庙或朝廷中,他说话就明白流畅;在与下大夫说话时,他表现的从容不迫,和气而快乐;在与上大夫说话时,则是直言相告,和颜悦色。
学生子张询问行为准则时,孔子回答说:“言忠信,行笃敬。”就是说。说话一定诚实不欺,避免偏颇夸大、胡说搪塞的言词;行为必须忠厚严肃,避免放纵邪恶、肆意妄为。子张非常信服孔子的话,将这句话写在腰带上,以便能常常看到它。
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即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辱。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在说之前,先去实行,然后再按照做了的去说。”他还说:“古代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来,认为说出却做不到是可耻的”。
有德行的人,与人交谈时掌握适当的分寸,以诚实为准则,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就足够了,不要刻意表现自己。“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篇》)说话比较少,好像很迟钝,实质上言语谨慎的人,在孔子看来最具有君子器质。
“非礼勿言”,言语出于口中,如果不合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孔子还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能说会道的人同人家顶嘴,嘴快话多,常常引起别人的厌恶不满。” 《诗》告诫人们说话要小心谨慎,不恰当的话一出口就会招来悔恨。据说天上就有主管言语的卷舌之星,用来警戒那些说人坏话和花言巧语的人。
俗话说:“祸从口出”。白玉缺损了,还可以通过磨砺使其平整;一个人的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补救。过去修道的人看到如果言语不当就会失德、造业,所以非常重视修口,常常闭口不言。今天,法轮大法开在常人社会中,修炼者从事各行各业,以“真、善、忍”为行为准则,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对于如何修口,《转法轮》中说:“我们按照炼功人的心性标准要求自己,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把握好就可以了。”
【课后作业】
你有听人说的一番话而掉下感动眼泪的经验吗?请和大家分享。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