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9月27日讯】上周全球经济又陷入一阵恐慌,大家对欧洲主权债信及银行体系稳定的忧虑;对美国经济疲软及民主共和两党政策争执僵持的悲观;对中国经济成长减缓及房地产与投资泡沫的疑惑,再再的加深世人对未来经济陷入泥沼,甚至步入衰退的恐惧。也因此,我们看到了一连串的全球股灾,从纽约到东京,从香港到欧洲各国。本文将就这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现况与未来可能发展作一分析。
第一乐章:惊心动魄之欧洲
欧盟共有27个会员国,其总和GDP约有16兆美元,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在欧盟当中,有17个会员国共同使用单一货币:欧元,由欧洲中央银行来控制欧元的流通发行。欧元会员国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奥地利、芬兰、葡萄牙及爱尔兰等国。欧元从1999年开始流通发行,的确给欧元国家带来经济整合,减少跨国交易、汇率变动风险等好处,但却也日积月累种下两个严重的后遗症。
第一个后遗症是直接影响欧元国家的进出口产业及成长。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技术成长,生产力增加,其所生产的出口产品会因为物美价廉而广受外国人欢迎,造成出口的增加,当外国人增加购买此国的产品,也会直接衍生出对该国货币的需求,从而造成出口国货币的升值,致使该国出口产品价格的上涨,而减低外国人对该国出口产品的需求,自然而然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但是欧元各国使用单一货币后,这种汇率调节的功能就消失了。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国家像德国的出口产业非常具有竞争力,所以德国出口到其他欧元国的产品就不断的增加,没有了过去德国马克的调节,强者恒强,德国的出口就持续强劲。相对的,其他欧元边缘国家,如希腊和西班牙,其出口产业没有如此的竞争力,本该藉由该国货币的贬值来促成贸易平衡也没办法了,因为他们没了自己的货币,大家通通使用欧元了,也造成这些国家贸易赤字不断的增加。所以欧元的使用间接影响欧元国的进出口成长,而导致各国经济成长的差异。
第二个后遗症是让一些欧元小国家像希腊、爱尔兰、葡萄牙等国减少了其向外国人举债的困难性与成本。为什么呢?举个例子,过去如果希腊想要向我们借钱,我们会担心希腊的货币及汇率的稳定性,假设希腊没钱还,如果借款是以希腊货币计价,希腊将会大印钞票来还债,从而造成通货膨胀,也因此会让偿还的借款变得一文不值。如果借款是以美元计价,希腊将会因其货币的贬值而无法偿还贷款。所以借钱给这些小国的风险是非常高的,这些小国不是很难借的到钱,就是必须要付很高的利息才能借的到钱。而自从希腊用了欧元之后,没有上述的风险,让各国银行觉得放心了,可以大胆的借钱给希腊了,而希腊政府也不客气的大肆借钱,而忽略了他们缺乏足够的经济成长来赚足钱去还债。
这就是目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由来。不只是希腊,其他欧洲边缘国家都有类似的问题。目前这些国家的债务统计简述如下:以政府在外流通总债务占GDP的比例来看,希腊是166%,意大利是121%,葡萄牙是106%,爱尔兰是109%。而这些国家的债务当中,外国人持有的债务占GDP的比重如下:希腊是91%,意大利是51%,葡萄牙是53%,爱尔兰是61%,这些债务总额估计约有三千亿欧元,这都是很吓人的数字。
如果这些国家还不了钱,贷放者就成了冤大头了。主要的贷放者是这些国家的私人银行,但也包括了西班牙、比利时、法国和德国的银行。从2008年里曼兄弟倒闭的教训,我们了解到银行与银行之间,因为有相互牵连的借贷关系,一家银行出了问题将有可能波及到其它银行,甚至全球金融体系。这也是为什么非欧洲国家也如此关切欧元区的主权债信和银行资本适足性的问题。
在过去一年接二连三的欧洲债信风波,也直接加剧了欧洲的倒债风险。原因有两个,第一,欧洲银行股价的下跌直接导致银行资本的减少,从而使银行体系更加脆弱;第二,每当风波一起,造成那些欧洲边缘国家借款利息的上涨,更加深了借款国债务利息的负担,从而加大了他们倒债的风险。
要根本解决欧洲债务的问题,除了借款国要忍痛大砍政府支出及各项福利承诺,来简少预算赤字及各项政府债务,也要靠体质好的国家,像德国愿意来承担部分边缘国家的债务。对德国而言,挽救这些国家的债务,自己必须要花钱、亏钱;不救的话,自己也会因为银行的坏帐及出口的减缓而同样亏钱。所以德国会有一些诱因来拯救这些国家。总而言之,欧洲当前的问题很棘手,必须要靠所有欧元会员国的牺牲来稳定大局。
第二乐章:停滞失落之美国
美国当前的GDP约有14兆美元,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GDP约有65%到70%是家庭的私人消费,美国消费者过去一直扮演着带领全球经济向前走的火车头。然而,从2008年金融风暴及经济衰退以来,家庭消费不再像以往一样强劲了,为什么呢?原因是美国过去在2000年到2006年的房市泡沫期间,靠着房屋地产价值的高涨,根据这账面上增加的财富,兴高采烈的大举借钱来买房及增加消费。
当2006年后,资产泡沫破灭了,美国消费者看着自己资产负债表左栏的资产价值大幅缩减,同时也看着右栏的净值跟着烟消云散,唯一不变的是在右栏的负债。过去几年,美国消费者大约损失了七兆美元的资产价值,所多人因此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所以,美国人只好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来还债以减轻家庭的负债。消费在此所谓反杠杆的过程中呈现萎糜不振的现象,公司看到消费者的需求不高,也不敢扩张营运及生产,所以也不愿意雇用员工,当公司不愿雇用员工,失业率只会居高不下,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只好更保守,更加削减消费,让整体经济更加萧条。这就是目前美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
很不幸的是,美国政府也因为经济衰退,造成收入的减少,致使赤字增加,债务高涨。所以不但政府没办法增加政府支出,来振兴经济,我们看到的反而是州与地方政府为了平衡预算,而持续的减少支出及解雇政府员工,让当前经济更加雪上加霜。
当前美国理论上可以靠全面性的税制改革来减少浪费,刺激投资,从而振兴经济。可惜的是,执政的民主党和掌握国会的共和党,针对税制的改革有着很深的歧见,目前双方已经不愿意再妥协了。当前的形势是两党已决定坚守各自的立场,让美国选民在2012年底的总统及国会大选来决定未来要走的方向。这也代表在2013年之前,美国政府的政策将无法进行重大的改革来因应当前停滞的经济,失业的民众只好继续在恶劣的就业市场中靠自己辛苦的找寻下一条出路。
目前美国家庭私人债务占GDP的比重仍高达91%,美国消费者目前仍在疗伤止痛、休养生息,等到未来有朝一日,此一债务比例下降到低一点的地方,恢复健康的消费者将有能力增加消费,从而促使企业销售增加、失业下跌,带动经济的真正复苏。
第三乐章:四面楚歌之中国
中国的GDP约有6兆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国。尽管中国在2009年从金融风暴中迅速复苏后,保持着9%至10%的成长率(官方数字),世界各国甚至连中国辛苦的劳工似乎都觉得没有享受到中国一支独秀的高经济成长所带来的利益。为什么呢?原因是中国的经济成长是一种畸形、扭曲、不平衡的成长模式,而这样的成长模式将无法持续,有朝一日,中国的成长动能将逐渐枯竭,而使经济陷入当前如欧美国家停滞的状态。
中国不平衡的成长模式来自四方面。
第一,重投资的成长模式和风险。
一个国家能有效进行投资是一件好事,因为投资能增加生产效率,提升未来的所得和消费。然而过度的投资却不是一件好事。中国过去十年的投资占GDP比重高达50%左右,美国过去即使在股市泡沫及房市泡沫时,所进行的投资也只不过占GDP的20%而已。实在很难想像中国这么高比例投资未来所能回收的效益有多高,更难想像在未来数年,中国要如何找到新的开发项目及工程。目前主要的投资都放在房地产开发及公共工程的建设。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及类似高铁工程事故的揭露,世人将逐渐见证到高投资所造成的后遗症。其中最严重的将是地方政府向银行借贷所进行的投资,将因为开发案的失败而成为呆账,从而使中国的银行转盈为亏,成为中国经济的负担。在日本、美国和欧洲上演的银行危机也将在中国重现。
第二,重出口的成长模式和风险。
中国过去靠着人民币汇率的操控来保持其出口竞争力,已经造成全世界经济的失衡,现在欧美各国已深陷经济停滞的泥沼,欧美消费者将不再有如过去胃口来购买中国的产品。所以中国将越来越难再靠此一策略来带动自身经济的成长。持续操控汇率,只会延迟中国自身的产业升级,损害中国民众的经济福祉。
第三,高通膨的成长模式和风险。
中国为了刻意压低人民币汇率,中国人民银行必须不断的买进美元及发行人民币。而正是这样的操控,成了中国高通膨的真正元凶,泛滥的人民币追逐着等量的商品,自然会抬高商品的价格,中国的高通膨将造成许多市场机能的扭曲,同时也伤害到经济成长与稳定性。
第四,低消费的成长模式和风险。
中国高成长的果实,并没有平均的让广大的农民和劳工来分享,高成长的最大受益者只是少数的中央与地方的党国权贵、国营企业、出口厂商及房地产开发商。大多数的民众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是:(一)高通膨及低储蓄率,利息不高,中国人为了存更多的钱,只好牺牲消费,来累积更多的储蓄。(二)高医疗及教育成本,为了避免生病住院,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中国人只好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为了给子女念书,负担昂贵的学费,中国人只好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三)高房价,为了要存钱买越来越贵的房子,中国人只好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上述所造成的结果,中国的消费只占GDP的35%左右,储蓄率高达50%,这是一个极端扭曲的现象。当未来中国失去投资带动、出口带动的经济成长来源,唯一能挽救中国经济成长的只有自身消费者需求的成长。中国必须要改善其社会经济结构与制度,来引导出良性的消费成长,从而走出全新平衡的经济成长之路。
终曲:经济命运共同体
可见的未来,世界经济的共同命运掌握在全世界人的手上。世界经济将充满各项困难及挑战,要突破这些困境,世人必须要能认清问题的本质,真心面对问题,并且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耐心来协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