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9月18日讯】绝食12天后,印度的哈扎雷终于让印度政府一致通过了“公民监察法案”,完全接受了其反腐诉求。这个有着安贫乐富与苦行僧精神的民族,再次让世界看到属于他们文化底蕴的韧性。
8月28日,印度被称为“新甘地”的哈扎雷所进行的反腐抗议活动,终于在数万民众的庆祝声浪中落下帷幕。此事件不仅激起印度社会的反腐浪潮,也在中国网民中引起巨大的震动,我们这些身在“东土”的大众,不免对这个曾被我们称为“西天”的国度产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人们发现,这种甘地式的非暴力抗争在印度其实有着极为深厚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基础。
绝食12天 成功反贪腐
哈扎雷这场绝食活动始于8月16日。8月28日上午10点20分,他从两名印度小姑娘(“贱民”的女儿和穆斯林女儿)手捧的杯子中抿了一口蜂蜜椰汁,停止了历时288小时的绝食抗议。这是哈扎雷自1980年以来进行的16次绝食活动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次。
● 8月16日——哈扎雷开始绝食,早晨被抓送往监狱。政府当晚决定释放他,被他拒绝。
● 8月17日——哈扎雷表示除非政府同意他开展绝食运动,否则拒绝离开监狱。支援者聚集监狱外,哈扎雷继续在监狱绝食。最后他的绝食获批。
● 8月18日——哈扎雷离开监狱,继续在拉姆里拉广场绝食。
● 8月23日——哈扎雷团队谈判。
● 8月24日——第二轮谈判,举行所有政党参加的议会。谈判没有突破。
● 8月25日——政党与哈扎雷团队开会后,政府同意在议会谈论所有版本的“公民监察法案”
● 8月27日——上下两院讨论“公民监察法案”,满足哈扎雷的要求。
● 8月28日——哈扎雷停止绝食。
辛格政府最后一致通过了“公民监察法案”,完全接受了哈扎雷的反腐诉求。即同意公民宪章、同意在《公民监察法案》下减少官僚主义、在各邦建立专门调查腐败行为的“监察署”。
印度总理辛格致信哈扎雷表示感谢,称国会的意愿就是人民的意愿。反对派印度人民党领导人斯瓦拉吉说,她的政党支持哈扎雷的要求,并批评政府在该事件上处理不当。她说:“今天整个国家都在看着我们,哈扎雷已经把‘公民监察法案’变成了大众运动。”
对此,哈扎雷清醒的表示,“我们只是赢得了半程胜利,这是人民的胜利。”
印度式的腐败
印度举行反腐游行,中共党媒就宣传说贫穷落后的民主印度照样腐败,天下乌鸦一般黑。但是,没有一个印度人认为印度的问题是由民主造成的。相反,正是因为不够民主,他们才游行要求取消特别选举,真正做到选票至上。
与中国大陆腐败盛行状况的相比,印度官员的腐败实在是不值一提。中共党官大权在握,可以审批土地出让,审批动辄上亿元的项目,大国企可以化公为私、强行拆迁民宅等等,然后从中牟取暴利私利。但印度的官员可就没有这些大权了,他们的腐败大多表现在利用手中的经办权收小费,比如,印度人办个护照,原本要一个月的时间,你若给点小费(相当于人民币150元),十天就拿到了。这种敲竹杠式的腐败,通常金额不大,但印度人民认为这不可容忍,所以起而反对。
印度还有一个网站叫“我行贿了”,不仅揭露官员的腐败,也纠正老百姓行贿的不良习惯。该网站接到了全国一万多起行贿报告。它号召全民抵制腐败,还教你抵制腐败的十条戒律。
安贫乐富的民风
前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袁南生根据自己2002年7月到2004年12月在印度生活工作的经历,写成了《感受印度》一书,从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印度。
根据袁南生记述,印度富人不怕露富,且乐于行善,主动施舍,穷人也不仇富。如印度钢铁大王米塔尔不仅拥有世界上最贵的豪宅──一座坐落在伦敦、价值1.28亿美元的宫殿,而且潇洒地为女儿在凡尔赛举行婚礼豪掷3千万英镑。印度最大的私人财团“塔塔集团”,其盈利的65%进入慈善基金,用于全民教育、医疗等。
印度在教育、医疗、乘火车、观看戏剧的文娱活动等许多方面都实行了免费制。国营铁路是印度为数不多的国企,每年依赖政府财政补贴,而印度人坐火车大多时候也是不付钱的。
此外,印度还拥有苦行僧般的知识分子群体。袁南生在《感受印度》一书中提到,他的印度知识分子朋友都有着不见风使舵、不昧良心、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可贵人格。印度知识分子大都看轻身外之物,不注重物质享受,一些人甚至一夜之间就决定把终身积攒的财富全部贡献出来,造福社会。
20世纪90年代开始,许多高级知识分子深入到农村,给农民上课。袁南生的邻居潘特先生是孟买大学教授,这位教授如同苦行僧,累计近十年待在农村做调查研究,搞实验,帮助农民脱贫。类似潘特教授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印度比比皆是,他们很多人在农村一待就是好几年,自己动手盖房子、种蔬菜、养鱼和养鸡,过着与现代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他们很认真地手把手地教那些来求助的农民。
白布衫圆眼镜的“当代甘地”
哈扎雷的绝食反腐正是根植于这样安贫乐富的印度人和苦行僧般的知识分子构成的社会环境之中,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那么哈扎雷本人又是怎样的人呢?
1937年6月15日,哈扎雷出生在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小村庄。1962年,他应征入伍,并于1965年参加了争夺克甚米尔主权的印巴战争。当年11月12日,他所在的印军基地遭到空袭,他的战友都在轰炸中死了,独他一人侥幸活命。
九死一生的军旅经历让哈扎雷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印度哲人维韦卡南达写的一本小册子唤醒了他建设国家的热情。他开始大量阅读维韦卡南达、甘地等人的书籍。
结束15年军旅生活后,38岁的哈扎雷回到家乡马哈拉施特拉邦。他认为,“甘地说得很对,建起混凝土的城市并不意味着发展。”“如果没有自立、自给、自足的乡村,印度成为强国的梦想将不可能实现。”在哈扎雷的带领下,村里人坚持发展可持续农业,把家乡从一个干旱贫瘠的穷困之地,转变成了繁荣的“示范村”。哈扎雷希望印度村村都能做到这样。
1991年他创立非牟利组织“人民反贪行动”,以非暴力的方式反对政府的腐败行为,被称为“当代甘地”。他因反腐三次入狱,但从未因此停止行动。通过发起各种抗议行动,哈扎雷成功地让400多名腐败官员走人。
为表彰哈扎雷的工作,印度联邦政府1992年授予他“荣誉公民奖”。
据了解,哈扎雷总是身着白布衫、戴圆眼镜和传统的印度帽子,无论在信念、装扮和行事作风上,皆与印度“圣雄”甘地如出一辙,因此被称为“新甘地”。不过他比甘地多了一项武器——社交网路。他的专业顾问团队定期透过社交网路与年轻追随者保持联系,并汇报最新活动进展。
哈扎雷一辈子没结婚,几十年中,他住在村中寺庙的一间小屋子里,也不到同村的亲人家里住,过着简朴的生活,唯一的收入是部队的退休金。
甘地精神和印度传统修行文化
哈扎雷的绝食行动与甘地的非暴力抗争哲学一脉相承,而甘地的哲学和生活信条又来自印度的修行文化传统。甘地说他的价值观很简单,就是真理和非暴力。1948年1月30日他被枪击中弹的瞬间,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他祝福。
非暴力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由来已久。甘地在他的自传《我实践真理的经历》(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揭示了他的哲学和生活方式。他早年曾尝试不同的饮食,最终相信素食足以满足人体的最小要求,进而成为一名严格的素食主义者。36岁时,他禁欲,成为一个彻底的禁欲主义者。甘地每周保持一天不说话,他相信沉默带给他内心的平静。
印度人修行的传统价值观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截然相反。他们认为人越受苦,精神越升华,离神就越近,来世也就越幸福。印度的文化传统中有很强的因果报应意识、还“债”意识、解脱意识等,这些代代相传的观念已融入他们的生活,成为规范行为的一种内在力量。◇
本文转自241期【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焦点新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