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纽约大都会,生活的节奏突然加快了很多。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安贫乐道的人来说,不管走到那里,都能轻易的感受到生活中的乐趣。或漫步于闲庭吟诗,或雨夜下静读圣章,在平凡的日子里潜心静修,不亦乐乎。
许多曾经来过美国的朋友和网上文友听说我移居纽约了,就好心的来信询问我的生活近况。在他们的印象中,纽约是一个难以长居的地方,因为纽约是“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我听后不以为然,颇以居住在大都市自足。他们说,纽约房租很贵,生活压力大,又脏又乱,饮食不合口味,多人挤居小房,真不知道你乐在何处?我答曰:的确如此,还有语言不通,时差疲劳等因素,让俗人不爽。但是纽约有风有雨,有春有秋,近郊可以观海,远行也能登山,比起那没有四季的热带小国可潇洒多了啊,何乐而不为?
宋朝无门和尚的诗〈颂〉中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纽约偶有飓风骇人,却也雨水丰润,让我乐在其中,雨夜静读更是一大乐趣。
小时候生长在中国的华北地区,经常听到农民们讲:春雨贵如油。后来我追根求源,找到原诗的出处,它出自于明朝解缙的一首打油诗:“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在中国北方,春季正是越冬农作物如小麦等从开始返青到乳熟期,需要很多的水。玉米、棉花等,从播种到成苗,也要求充足的水,此时,若能有雨水降临,自然就显得特别宝贵,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
古代的文人墨客,不乏赞赏春雨的诗句。宋朝陆游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绝句,唐朝孟浩然的〈春晓〉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吟唱;最让我心灵震撼的是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好一个“润物细无声”!百吟不厌。
与春雨相比较,秋雨就略有悲凉之感了。晏殊的诗词〈踏莎行.碧海无波〉中有“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之句,隐隐的牵动人们心中的相思之情。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的描述颇有荒凉之感。但是唐诗宋词中也不乏对秋雨的赞美之词,唐朝王维的〈栾家濑〉中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榴泻。跳波自相渐,白鹭惊复下。”让人感受到诗中的仙境,质朴高雅,真实神来之笔。他在〈山居秋 暝〉中描写的美景也令人神往:“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朝刘长卿的〈游休禅师双峰寺〉中的“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也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嘈杂的环境让人无法静心,物欲的诱惑让人不能神宁。但是作为一个看淡了世情的修炼人,每当在雨夜展灯静读,我的内心总是有一种无法言表的喜悦。在寂静的深夜,雨水不断地敲打在屋檐上,时缓时急,好似在弹奏一首优美的交响曲。霎那间世俗的喧嚣就像一时被浇灭了,天地间就只剩下这美妙的雨声。蜷缩在温暖的小屋里,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恬静。
雨夜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所以我喜欢在这样的时光中去凝神静心阅读文字。全身心沉浸在文字中,心中就只有清泉汩汩流动,一切名利皆浮于身外。明朝的洪自诚在《菜根谭》一书中说:“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可见古代的文人们也乐于在雪雨之夜读书。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一边聆听雨声的悠扬,一边凝神阅读圣贤之作,其乐无穷。
下雨如在白天,我经常乐于在雨中散步。雨水无私的滋润着大地山川,雨声也给我带来了无限的灵感,因此许多诗歌散文都是伴随着雨声诞生的。感谢上天,感谢神灵,人生中常有风雨相伴,灵性才能在磨难中升华。雨夜静读,雨中散步,让我感受到了造物主洪大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