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屋卖屋陷阱:“广告户”的低价迷思
破解“广告户”的低价迷思
台语有句俗话:“便宜的没好货。”用这句话来解释“广告户”是再贴切不过了,有些广告户会标示“每坪十二万起”,许多看屋人到了现场一瞧,心中第一句话是,怎么没有类似价格的物件?
此时,房仲业者往往会有以下的解释:现场物件是十二万“起”没错,但是因为太热销了,通通卖光光;或是的确还有售价十二万的物件,但是低价位往往也代表低品质,有些格局不方正,有些地点偏僻等,您应该不会想要看!
当建商推出预售工地时,很喜欢先行打出一个吸引消费者的价格,也就是俗称的“广告户”,但消费者前去往往会买不到。
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看穿建设公司的行销手法呢?一般而言,建设公司会采取三种做法,第一种,从头至尾都没有这一号物件,纯粹只是为了招徕顾客罢了。
第二种,仍然有这样的物件,但通常不具有良好条件。第三种,公司方面会主动向消费者解释,的确有此类物件存在,但户数少或所占整体建案的比例低,已经卖完了。
也因此,可以合理推敲出来“广告户”若真实存在,也大多为不好卖的房子,建商会将之视为烫手山芋,急着将它们一户一户尽快脱手,毕竟,之后卖相佳的房子才不会被拖垮行情,并且可以开始哄抬售价,整体建案也才会愈来愈水涨船高。
虽然建商手法不一,但通常是会保留“比较好卖”的房子,留待销售后期销售,以换取整体较为高额的收入。
所以,要当个聪明的消费者,不只不要陷入“广告户”的低价迷思,更要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心态,亦即不要随便跟着已推出的建案起舞。
建商或许信誓旦旦的推出第一期、第二期,殊不知好房子全像压箱宝一般的留在第三期推出。
另外,有一些建商的话术也会在“第一期”建案出现,例如八楼以上景观良好的房子,都卖光了,只剩下四至七楼,或三楼以下。
但真相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建商到了第三期才会销售的景观房,有一个很大的特性,正因为楼层愈高愈好销售,也因此会设定成不让消费者轻易知晓的“封户”。
“封户”主要是为了营造一种“热销”的假象,接待人员甚至会告诉消费者,只剩五户(实际上可能还有三十户),因为许多人看中这里的某些特长,例如增值性可期、建材独一无二等等,消费者在压迫心理的驱使下,也就屈服了。
建商大多采用“逐步拆解”的手法,分批销售所剩物件。这是人之常情,假使建商一开始全部和盘托出,户数过多,消费者可能会无法抉择。
身为消费者,其实很难得知建商现存的户数多寡。有良心一点的建商,会将“广告户”设定为中国人认为不吉祥的四楼,或是地点不佳的位置,甚至比较吵杂的楼层,如三楼至五楼,特别是三楼,身处高不成低不就的楼层,较不讨喜。二楼出入爬楼梯即可,又可做生意的优势,并非低价廉售的区块。
其实,卖房子也如同卖水果,在“逐步拆解”的手法之前,仍旧有精明的消费者不会买账,作势要货比三家再决定。
为了挽留顾客,接待人员也会像小贩,改口表示本来有个保留给某位尊客的物件,因为他老是无法做出决定,不如改卖给您好了。
就像,水果摊老板跟你说,虽然现场没有卖相好的水果,但我可以拿里边冰箱里的保鲜货给您,个中道理是雷同的。
建议消费者,当您前往一个工地,并心中暗自锁定某一位置、某一楼层的物件,切记要“坚持到底”,十之八九会让您满意,找到理想的房子。
专家压箱宝
如何轻松看出哪些房子是“广告户”?
1.广告户大多是同一社区或同一商圈中销售条件较差者,如楼层较低、位车道出入口上方、对到屋角等。
2.广告户大多会实品屋连同装潢、家电一同贩卖,并且十分讲究视觉效果与氛围营造,请记住,好看不一定好用。
3.千万别被车位一挂的好康给骗了,假使广告户附有车位,也仅限位于地下三楼以下的机械车位;且有时建商会将车位坪数列入公设比之中来提高房屋总价。@
摘编自 《黑心中介不告诉你的买屋卖屋陷阱:没看完这本书,千万不要找中介买屋卖屋》智言馆 提供
编者注:文中所提建案位于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