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艺名人

美国教授谈林徽因家族才女的爱情悲歌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9月12日讯】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教授孙贤和,在FT中文网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概述民初才女林徽因之后,清晰的展现了一个家族中不同女性的命运,同为名门之后的林樱出国便学有所成、名满天下。而同样拥有才华的林冰留在大陆内,经历了文革的摧残,以及所留下的后遗症,引人深思。

一次文革,断裂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文化根基,文化底蕴的缺失,呈现出来就是浮躁、不安;物欲横流和没有道德底线的不择手段。在文革的冲击之下早已支离破碎的文化传统,没有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慢慢恢复,反而在高楼大厦中渐渐消失,在纸醉金迷中沉埋。

林冰:被革命耽误的才女

文章称:“林徽因是文学、建筑、美术三栖的才女,她的爱情故事同样脍炙人口。林徽因的侄女林樱也是蜚声中外的才女,刚刚从奥巴马手中接过美国国家艺术奖的她,擅长以建筑的艺术形式表达人们的精神感情。林桓说:‘林家的女子都聪明绝顶,做任何事都心想事成。’作为林徽因的弟弟、林樱的父亲,林桓说这话自然有其根据而底气十足。”

不过,在孙贤和看来:“林冰是我知道的最有‘林家味’的女孩。比照年轻时的照片,林冰与堂妹林樱有几分相似,但却又漂亮许多。她是那种淡淡的像仙女一样的美,几分经典、几分清香,端庄中透露出高贵,清纯里混杂着骄傲,让人见后久久难忘。小时候的她冰雪聪明、秀丽可人,是林家众人宠爱的对象。”

“文革后考大学,出国;继而读博士,做教授,与儿时的生活渐行渐远。林冰做为独生女,却要照顾在文革中受到惊吓而得了精神分裂症的母亲。她因而一次次错过了上学的机会。母亲去世后,受到沉重打击的父亲又很快卧床不起,直到2003年去世。

今年与林冰再次相见,她说当年为了照顾父亲,很早就从单位退休了。父亲去世后,她到一个学校工作了几年。学校搬迁后就没有再工作。唯一的儿子在新疆工作,今后的打算就是要搬到新疆与儿子同住。她的话让我听得一阵阵心酸。晚年而搬到新疆去住,这算是林家女子的心想事成吗?”

传统爱情观让林徽因没有选择徐志摩

林徽因的爱是刻骨铭心的。彩虹驻处,留下了一代才子佳人的浪漫童话。林冰的父母林桓夫妇的爱,也是刻骨铭心的。然而雷鸣之后,留下的却是残垣断壁,凄凄惨惨,让人叹息。

林桓的太太林洛和林徽因一样,也来自福建的名门望族,是福建长乐林家的千金。林洛的爷爷、太爷爷都是清朝的翰林、学政,其太爷爷林天龄更做过吏部侍郎,国子监祭酒(总监),是同治皇帝的师傅。林洛的母亲来自人才辈出的浙江瑞安黄家,是几可与林徽因齐名的才女黄宗英的姑姑。

林家与黄家是世交,林洛的爷爷与外公又是同期进士。林洛的父母,林久都与林黄季才是指腹为婚的。虽是指腹为婚,但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相亲相爱。他们几经战火,几经分离,没有纳妾,没有绯闻。林夫人季才1957年61岁时去世。夫人去世多年,久都也没有再娶,直至1969年去世。二人育有二子五女,个个优秀。他们的婚姻是美满而幸福的。

中国旧时的社会关系是以家族为纽带的。那时的爱情、婚姻是以家庭、家族为基础的。传统的爱情,是亲情的延伸;传统的婚姻,是家族的延续。以亲情为基础的爱情,比一见钟情式的爱情,往往要牢靠得多。从那时的爱情观点来看,林徽因当年选择了世交梁思成,而没选择飞来才子徐志摩,是自然而然的当然之选。

在林徽因16岁踏上英伦三岛时,她已是一个亭亭玉立的中国大家闺秀了。她的爱情可能萌发于海外,但根却是深深地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她的美是古典的美;她的爱情,虽伴随着西式的浪漫,却是传统的中国式的爱情;她的才华体现在对中国古建筑艺术的保护与发展上。林徽因是“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的中国传统式才女,她能受到中国各阶层人们的喜爱是有其道理的。

为追求真爱 林洛宁愿不做周恩来的翻译

林洛据说是长乐林家女孩子里念书最好的一个。解放前已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济系。解放后又毕业于中国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曾给周恩来做过翻译。为了爱人,她放弃了在外贸部优越的工作和北京舒适的生活环境,陪伴夫婿来到了武汉。又是为了爱人,她没有选择去武汉大学外语系教书,却与林桓同赴了武汉重工,宁可屈居车间会计。

文革中林桓与另一“牛鬼蛇神”同关一室。一个晚上,那人趁人不备,自杀身亡。消息传来,却误称为林桓自杀了。受此一惊,林洛精神失常,从此落下病根。反反复复,直到去世。林洛的爱,是那种一直浸到了心底,以至神经末梢的爱。爱一失,神自断,神智重伤而无法复原。其爱之深,应胜过金岳霖的终身不娶,胜过徐志摩诗中爱的呼唤。令人扼腕的是,在那疯狂的年代,爱一个人越深,会伤得越重。爱仍在,神已失。人生悲剧,何至如此!

人是爱情的载体。爱人的人,需要生活,生活需要适当的社会环境。林徽因是幸福的,她爱在豆蔻年华,追求在可以追求的岁月,贡献在可以贡献的年代,没见证那诋毁知识,摧残人才的“破旧立新”。

孙贤和认为,林桓则不同。他印象中的林桓,沉默寡言,绝少开口。即使他一言不发,也已因为其父、其姐、其家庭,而带上了原罪。一开口,就是毒草;话都不敢说,还怎敢留下言情的只言片语?怎敢记下心中的风花雪月?虽无诗书留证,但他对妻子用情很深,在她病后十几年里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照顾。妻子去世后,他自己的身心也彻底崩溃。平凡的一生,已将他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人无知识无以成才。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积累。知识需要传承。传承同样需要良好的环境。林徽因是幸运的。她成长于其父事业的巅峰时期,先英国而后美国,接受了当时世上最好的教育。良玉生辉,铸就了中国一代才女。林樱也是幸运的。她成长于俄亥俄大学的校园中,就读于世界名校耶鲁大学,聪慧、勤奋,加上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她21岁就脱颖而出,一鸣惊人,设计了越战纪念碑这一传世佳作。

与林樱同辈的林冰有林徽因之美,有林樱之慧,却少了环境和际遇这一要素。文革改变了她的一生。当林樱在俄亥俄的花园别墅中,静静地阅读,轻轻地遐想的时候,不到十岁的林冰,面对的是关在牛棚里的父亲和神智失常的母亲。林家的亲戚远在北京,均自身难保,且鞭长莫及。那艰难的岁月,林冰弱小的肩膀是如何将重负扛过来的?人们无从知晓,她也从不说起。

当林樱在耶鲁大学像城堡一样的学院里忘情地吸取知识,然后一举成名的时候,文革后的林冰正带着她的母亲,遍访名医,希望能够恢复母亲的健康。林洛1994年,68岁时去世;林桓2003年81岁而终。他们都以多病之躯,而得以高寿。这中间,林冰为父母倾注了多少心血,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恐怕永远没人能说清。林冰是坦然的。她做了她能做的一切,问心无愧。遗憾而惭愧的是我们,是共和国的历史。祖国浪费了多少人才?多少青年失去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失去了成才的机会?悠悠人生,蓦然回首,林冰、林樱这一对堂姐妹那不同的的人生轨迹,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两相对比的悲伤

文章在最后写道:“林冰还要为爱再次作出牺牲吗?她这一走,今生今世,她与林樱还会有交集吗?我问自己。望望西湖边的林徽因纪念碑,望望眼前已不再年轻的林冰,我手足无措,无以回答。

林樱有才,却从父辈就已移民美国,早早嫁与犹太人为妻了。林冰有情,守在祖国,却在一步步走向大漠深处。我站在机场海关的大厅里,不知自己身为何人,人在何处;不知应当排在访问者的窗口,还是站在本国居民的队里。困惑迷茫,不知根在何处,落向何方。

林徽因的故事已成为历史,林冰的故事仍在延续。冥冥中我似乎听到那远方大漠中传来的声音:‘不要想念妹,妹只是一个传说’。这真实的要去新疆了,去克拉玛依那神马去过的地方。”

(责任编辑:乐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