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音乐的主人,是你掌控音符!

交响乐团式管理:做音乐的主人(1)

罗杰.奈伦伯格 Roger Nierenberg

人气 12
标签:

创造愿景,才能激发成就动力

“各位女士先生,早安。”他说。“让我们开始演奏第一乐章。”

大师等着音乐家们准备好。室内安静下来时,他举起指挥棒,集中大家的注意力。

这时,气氛凝结。然后,随着他的右手一个轻柔简单的动作,室内顿时充满悲伤而庄严的音乐,打破了沉默,但凝结的气氛依旧。

一切似乎都在缓慢地发生,我的周遭提琴手的弓轻柔地滑过琴弦。

突然间,我感到椅子传来一阵全新的深层震动。我环顾四周,想要找出震动的来源, 然后我察觉到低音大提琴开始演奏一个洪亮低沉的音调。

我心想:真奇怪!在我听到音乐之前,已经先感觉到了声音。

接着,我听到舞台对面的小提琴,带着同样庄严哀伤的气氛开始演奏。

我的位置能清楚看见每位提琴手,我看着他们的弓动作一致地舞动,才发现他们都演奏着同样的音符。

有几位抬头看着大师,但多数人的眼睛紧盯着自己的谱架。

过了好一会儿,大师才示意乐团停下来。“让我们重回乐曲最刚开始的段落(opening passage)。”他说:“现在,中提琴手,你们能够把声音混入木管乐器吗?配合他们的音色。”

他们重新开始,演奏了一会儿,大师要他们停下来。“美极了。现在,让整个管弦乐团的声音环绕着双簧管。我们跟着他走,跟着每个细节走。”

他们再度开始,但这回我发誓我可以感受到音乐家们更凝聚精神。但大师很快又要他们停下来。

他对双簧管手说:“何不大胆、主动一点?第一个音符若是来自一片沉寂之中,起始于无声,会是怎样的音乐呢?每个人都等着你的声音,不需要急着发动攻势。”

接着,我确实听出了差别。乐声不知从何处飘出,我无法辨别它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感觉似乎是自一片薄雾中飘然逸出。

现在乐声听起来不仅是悲伤或庄严而已,还带有一股阴暗甚至鬼魅的气氛。我说不出为何会这样,但那个当下,我兴奋地颤抖。

大师在引导音乐家时,似乎对各种细微差异非常讲究,用了诸如音调起伏(intonation)、乐句(phrasing)、力度(dynamics)和正确的演奏法(articulation)等字眼。

尽管我不懂他的指示真正的含义,却能毫无困难地感受并且听出它们的效果。他每做一次要求,乐团的声音就会随之改变。音乐家们的肢体语言也随着演奏进行而变得更流畅。

他们接收大师的命令,并将之转译成行为的速度是如此即时无误。

整个排练过程使我很惊讶,因为这次排练和我的预期截然不同。

或许是我电影看太多了,我对指挥的印象一直是:脾气暴躁的家伙,对音乐家颐指气使,大声吼叫,发号施令;但这场排练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而是同僚与合作式的模式。

大师的用词清楚明白、明确而自信,他的举动开放、专注,而且非常自然。乐团对他展现的机智回应,再度使我惊叹不已。他究竟是如何激发出如此即时且全心投入的合作表现?

排练结束后,音乐家们很快离开了,我穿过座椅回到大师的梳妆室。我很想和他谈论我所看见的事物。

“再次感谢您允许我的参与。”我说:“这是个令人着迷的经验。”

“你喜欢孟德尔颂苏格兰交响曲的序奏(opening)吗?”

“它的气势很惊人。”我回应得很慢,搜寻着适当的字词来形容如此具有感召力的音乐。

“那正是我们的目标。你知道吗?孟德尔颂是在拜访苏格兰后,写下这首交响曲。当时,苏格兰是个相当具有异国风味的地区。

他拜访了苏格兰玛丽皇后于百年前居住的荷理路德宫(Holyrood Palace)后,草写了我们正在排练的这段序曲乐段。

我们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孟德尔颂写了一封信,描述他发现这个乐段灵感来源的片刻。

他到访时,一旁的教堂已是荒烟蔓草、断垣残壁的废墟,四处布满长春藤。

我相信这个乐段的影像,像是个从遥远的过去缓缓浮现的景致,还笼罩着一股神秘而肃穆的氛围。阅读他的信能使我想像出这个乐段适当的声音,而这就是我们今天努力想找到的。”

“令我惊叹不已的是,他们对你的反应如此快速,而且愿意合作达成那个效果。你是如何让他们有此反应?”

这在他听来可能像是在抱怨,但这个问题正折磨着我。大师对管弦乐团的影响,使我在敬佩之外,还夹杂了相当程度的羡慕之情。

“他们现在已经成为相当具有弹性的团体。”

“但你是如何办到的?劳伯说在你来之前,情况并非如此。”

“他人真好。”大师噘起嘴,开始思考我的问题。

“我想应该说,命令音乐家要有反应或要合作的作法,并不管用。”他开始道。

“我在事业初期,也和许多年轻指挥家一样,以为我的角色是告诉管弦乐团如何演奏。他们的角色是执行我的指令。

最后,我不禁发现乐团的反应实在是毫无生气,排练时感觉冗长乏味,且困难重重;演奏时的表现,充其量只是能力好,但音乐听起来往往令人觉得呆滞而单调。

我已经尽力而为,但我的灵感似乎无法触动演奏家们。就算他们感受到了, 似乎也不愿意参与其中。

“最后我终于了解到,要有伟大的演出,源自于视他们的动力跟我的动机一样重要。我学会单纯视我的工作职责为:创造出能激发动机的环境。一旦学会诱发他们投入才能, 感觉上一切变得容易多了。”@(待续)

摘编自 《指挥台上的管理课:星巴克、纽约时报、美国银行都采用的交响乐团式管理策略》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一帖快乐工作的秘方(下)
美国私企业高层领导亚裔少
谢田:国家外储是不是百姓血汗钱
引进青年战略 美国农民市场增加17%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