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欣:《1984》引发的思考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8月07日讯】《1984》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在乔治•奥威尔虚拟的故事里有一个虚拟的人物温斯顿。温斯顿生活在一个虚拟国度“大洋国”里,故事发生在1984年(即奥威尔创作此书时的30多年后)的“大洋国”。“大洋国”的统治阶级是英社(英国社会主义)的“核心党”,“核心党”的领袖是“老大哥”。“老大哥”从不露面,他的大幅照片户内户外却到处张贴。犀利的眼睛,紧盯着臣民。主人翁温斯顿仅仅属于“普通党”,跟所有党内同志一样身穿清一色的蓝布工人套头衫裤。他服务的机关是“真理部”。政府除了“真理部”以外还有三大部。“和平部”、“仁爱部”、“富裕部”,“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清除内奸、“富裕部”负责制定第几个几年计划和发布粮食丰收和经济发展的信息,当然发布的信息中粮食永远不会减产。
四大机构各占据一座300米高的金字塔式建筑。建筑外边大书特书党的三大原则:“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愚昧就是力量”。温斯顿担任“记录科”的科员,工作是修改各种原始资料,从档案到旧报纸,全都根据指示修改的面目全非。温斯顿的家与所有私人居室一样,有一个无孔不入的现代化设备,叫做“电子屏幕”。每个房间右首墙上都装有这样一面长方形的金属镜子,可以视听两用,也可以发号施令,室内一言一语,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受这面镜子的监视和支配。平时无事,电子屏幕就没完没了地播送大军进行曲、政治运动的口号、或“第九个三年计划”超额胜利完成的消息。这些噪音由中央枢纽控制,个人无法关掉。
这本书真正值得我们关注之处正如北京一位作家所说的:对于我,它(1984所描写的生活)也不是虚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历史。看过本书的朋友都应该知道,本书简直就是对苏联肃反和中共文革时期狂热社会的预见。虽然,作者并没有想来经历文革。
在《一九八四》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彻头彻尾的邪党组织的对人性的颠覆,英社的愚民思想与情感控制的手段,就是消灭人性,把个体异化成一颗颗毫无差异的为其主义而献身的螺丝钉。温斯顿在那种环境,好不容易找到了爱情,最终还是要背叛她,甚至连选择生死的权利都没有,那种对亲人的背弃,对灵魂的背叛让人宛若重回文革。
《一九八四》里有大量的篇幅提到关于篡改历史与记忆以及关于“新话”的发明,通过取消意义来取消思想,实在是一个“高明”的愚民想法。正如书末所附“新话的原则”所说,一大段关于自由与平等的《独立宣言》,译成新话之后只剩一个词—思想罪。这点和中共建政初期的文字改革,汉字拉丁化何其相像。
书中有很多很值得记住并玩味的话,例如“谁能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能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还有“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这样似是而非、矛盾而绝对的口号,本身就制造了一种内在的恐怖,让读者的心好像一下碰上了电熨斗。
在一个没有舆论监督和民主政治的国度,极权统治者从来不承认新闻和历史应当以真实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他们只对“真实”做出定义。难怪在奥维尔的年代过去之后,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的中国大陆,依然会出现网警和绿霸,这是一种比“忘怀洞”更现实的方法。
《一九八四》的政治预见性归因于作者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政治洞察力,正如安东尼•伯吉斯的赞誉乔治•奥威尔是“所有英国作家中最受爱戴的一位。”奥威尔是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他于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中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派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1950年,死于缠绵数年的肺病,年仅47岁。
《一九八四》(1949)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堪称世界文坛最著名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甚至由他的姓衍生出“奥威尔式”(Orwellian)、“奥威尔主义”(Orwellism)这样的通用词汇,不断出现在报导国际新闻的记者笔下,足见其作品在英语国家影响之深远。“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人自由的保障。”不愧为其书的代言。乔治•奥威尔的另一本经典著作《动物庄园》也非常值得阅读,那里的场景对许多经历过肃反和文革的人太熟悉不过:集权、个人崇拜、愚民、告密……当然不仅是肃反和文革、乃至现在也不断在无神论的社会主义中国发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