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堂皇 气魄浑厚--粤绣
刺绣是一种在织物上用各种线料织出种种图案的工艺,中国自古以来,富者以“闺房绣楼”为贞,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
远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代,中国就已有华美的暗花绸和多彩刺绣。到了秦汉时期,刺绣已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准,绣品也成为对外输出的主要商品。唐宋刺绣施针匀细,设色丰富,并由实用进而为艺术欣赏,将书画带入刺绣之中,形成独特之观赏性绣作。
清代,宫廷绣工规模很大,民间刺绣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的民间绣品皆有传统的风味,形成了著名的四大名绣,即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粤绣是广东刺绣艺术的总称,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两大流派。相传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先前绣工大多是广州、潮州男子,为世所罕见。
粤绣构图繁密饱满 色彩富丽
据唐代《杜阳杂编》记载,唐永贞元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字之大小,不逾粟粒”,“点画分明,细如毫发,其品题、章句无不具矣”。她又绣制阔一丈的“飞仙盖”,上面绣有山水、神仙、玉女,“执幢、捧节童子亦不啻千数”。粤绣从此名扬天下。
宋元时期,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明代,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
到清代的乾隆年间,当时从事刺绣的艺人众多,粤绣在工艺和针法上都得以不断发展完善。一九一五年后,粤绣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等国际赛会上多次获得大奖。
粤绣有五大特色:一是用线多样;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
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品主要以龙凤、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粤绣构图繁密饱满,均齐对称,色彩富丽堂皇,在针法上“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
著名的钉金绣
在艺术上,粤绣的另一类名品是用织金缎或钉金衬地,也就是著名的钉金绣。钉金绣是以金银线为主,绒线为辅,在绣面上按照形象中需要隆起的部分,用较粗的绒线一层层地叠绣至一定的高度,并做到外表匀滑、整齐,然后在其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在面层以丝线满铺绣制,然后在面层上施绣;或以棉絮作垫底,覆盖以丝绸,并将丝绸周围钉牢,然后在上面施绣,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富于质感和立体感,多用作戏衣、舞台陈设品和寺院庙宇的陈设绣品,宜于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
粤绣除采用丰富而多变的针法外,在创作设计方面很注重传统和现实生活相结合,并摄取绘画和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使绣品的物像形神兼备,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充分地体现了粤绣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