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边: 民主精神传承遭遇“迷茫一代”

黄河边

人气 41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7月29日讯】7月28日,香港支联会新任主席李卓人首次到温哥华并举行演讲餐会,温哥华支联会主席盛康兄嘱我邀约一些大陆移民朋友参与,一下子来了10个,这实在是非常可喜的局面。因为,过往的很多年,这类敏感活动鲜有大陆人士愿意涉足,因为不少人虽然来到海外,那根“弦”还是松不下来,只是这10来个人中年轻人太少。

如果民主精神的薪火相传主要指对青年人的一种期待,那么,我看已经没有多少年轻的中国留学生会把去世的香港支联会前主席司徒华作为一种楷模,因为华叔所要牺牲的东西正是他们千方百计希望获得的。在海外,我们看到的是一代青年人物质水准的崛起和独立精神的沉沦。远离敏感的政治话题、回避社会现实的矛盾早已成为共识。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他正在摧毁整整一代人对中国前途的责任感。

香港支联会坚持22年的抗争说明了一个事实,最撕心裂肺又气贯长虹的一种单相思就是像香港支联会主席司徒华那样去爱着自己的国家。司徒华给我们留下的最大感动不仅仅是他的勇敢,而是面对利诱的时候对理想始终如一的坚守,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稀缺的品质。今天,我们担心的不仅仅是华叔去世给海外民主运动留下的领袖人物的短暂真空,而是先生这种品格的传承在海外所面临的越来越严峻的考验。

美国著名汉学家林培瑞说:这15年来,他观察了到美国来的中国学生和研究生。发现他们与历代的年轻中国知识份子不同,不谈社会理想,只追求自己的利益,愿意接受中国不民主和中国社会贫富悬殊的现状,愿意认同那种(比较狭隘的)民族主义。

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寻成了今天海外许许多多学子自己划定的“禁区”,这也是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他们“思想亮点”的原因,更遑论期待他们接下司徒华们民主思想的火炬。

如果说文革中那拨革命青年是被政治风暴被动打造成“垮了的一代”,那么这一代的海外学子完全是由于“经济狂澜”主动选择了政治迷茫。海明威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塑造了“迷茫的一代”,那是一群第一次世界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战争的创伤令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念。如今的这代人的迷茫,肇始于威权体制对三代中国人的精神奴役,“革命”的创痛使他们对理想失去了追求的勇气。毕竟,历史的记忆是那么惨痛、政治的探索是那么血腥、精神的追寻是那么漫长,于是,他们接受了父辈的劝告,也接受了大陆现实政治游戏的规则,任“自由之火”在心底默默熄灭。其实,今天海外留学的主体主要来自“官二代”、“富二代”,他们的精神萎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家族烙印和功利色彩,或许,这就是中国跛脚改革让一代年轻人付出的代价。

刘晓波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之后一个多月,有机构在温哥华一所公立大学询问了10位中国来的大学生是否知道刘其人,据说有7个人不知道,三个知道的人中还有一位误认为是影星刘晓庆。就我接触到的在大温的大陆留学生,他们对中国的当代史大多都是“白痴”状态。四年前,有家团体去卑诗大学(UBC)放映胡杰先生的得奖记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在大学的网站和公共处所做了很多广告,结果只来了五个学生,其中有位历史系的同学还把林昭当做了林彪,他说早知道就不会来。每年的温哥华支联会组织的六四烛光悼念,很少见到大陆来的留学生的身影。矗立在UBC校园里的民主女神像还有中国留学生临到毕业都不知道其中蕴含着血写的历史。

所以我常常在想,面对这样一拨海外的年轻学子,华叔以及李卓人们为自由中国的付出值得吗?我常常动摇,但又总是被他们的那份坚持所感动。因为,今天我们对那群学子们的失望不意味着对整个中国年轻人的失望,至少我们从香港每年六四维园里那些手握蜡烛的年轻人刚毅的脸上看到了明天。◇

相关新闻
黄河边:欺瞒百姓乃为官之耻
黄河边:冷血制度的寒光
黄河边:中国“赞成票”的水分
黄河边 :政权是可以被颠覆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