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台湾的铁路平交道,当火车要经过时,会有守卫将栅栏放下,以免车祸发生。平时栅栏高悬,但是栅栏前面有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停、看、听”三个字,提醒来往的车辆、行人,注意双方是否有火车即将经过。
我曾心里忖度:“停、看、听”这三个字,用在人际相处上,其实也是非常适当。可以减少无数的人际冲突,随便出手打人、破口骂人的行为也会大量减少。底下两个小故事,可以印证我的想法。
一位夫人打电话给建筑师,说每当火车经过时,睡床就会摇动。 建筑师回答说:“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我来看看。”建筑师抵达后,夫人建议他躺在床上,体会一下火车经过时的感觉。建筑师刚上床躺下,夫人的丈夫正巧回家。目睹此情景,厉声喝问:“你躺在我妻子的床上干什么?”建筑师战战兢兢地回答:“我说是在等火车,你会相信吗?”
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很自然地用过去的经验,理解这个场景的意义。想当然耳的解读:这位建筑师和他的太太有染。任何具有高度丰富想像力的人,也无法理解:一位建筑师来到太太的房间,躺在床上是在等火车。
有个类似的笑话:一天早上有个人上了公车,摸摸口袋准备投下十元的票款,却发现口袋只有一个五十元的硬币,如果将这枚硬币放入不找零的投币箱,那么他今天中午就得挨饿。所以跟司机说明他的窘境,请允许他投入五十元硬币后,向下一站上来的四位乘客,收取总数四十元的找零。
司机谅解他的困境,答应他的要求。于是这个人就向下一站的乘客收取十元的铜板。当他收到第四位时,刚巧是一位装扮、面貌酷似流氓的乘客。这个人急于收钱,也没仔细看清楚对方的长相,便说:“把钱给我!”这位乘客回应说:“你凭什么向我要钱?”
正当两人僵持不下时,车上的乘客等得不耐烦,同声大嚷:“把钱给他!”这位状似流氓的乘客摸摸鼻子,乖乖地把整个钱包丢给这个人,然后掉头下车,高声嚷道:“我游走江湖一辈子,第一次碰到整部车子都是土匪!”
这位状似流氓的乘客,平日就是以这种方式向其他人要钱的。所以当他听到全体乘客齐声喊叫:“把钱给他!”让他认定:生平第一次碰到整部车的乘客都是土匪。
这两个故事说明人际相处的冲突,有一大部分是由彼此的误会引起。误会的缘起就是每个人都是根据个人平日的经验,去解读当前的情境。由于双方对当前的情境认知不同,误会因此产生,冲突与争斗也就随之而起。
如果误会初起,双方首先来个“停、看、听”,那么接下来的戏码(冲突、争斗、以及重大伤害的后果)就可以避免。
大约七、八年前,我脑部两边的听神经长瘤,虽然是良性的,但是手术的后遗症:我变成听障者;右边颜面神经割断,造成多次缝合眼角膜而视力模糊;小脑也受到伤害,身体失去平衡。所以外出购物都得开车,而且是慢慢开车。
在熙熙攘攘的市区开慢车,经常被后面没耐心的驾驶大鸣喇叭,我却浑然不知。有一次被后面的驾驶逼到路边停下,我眼看他面目狰狞、双手握拳、大声叫嚷。不过,当那位驾驶看到车子挡风玻璃上的残障停车证,以及我的脸部歪斜时,拳头就松开了!面孔也变得和善。
接下来,听我告知:我是听障者,听不到喇叭声,还有单眼开车,不能开太快。对方立即连连点头、挥手示意道歉。如果这位驾驶没有“停、看、听”,直接掏出手枪,朝着我射击,那么我早就回归主怀或往生净土。
我常想:人际冲突时,如果一个人在他“出手打人、开口骂人”之前,先停一下,然后看看对方的状况,并且听听对方怎么说,一场谩骂、斗殴将可以避免。同时,这种经验越多时,这个人的同理心也会随之增长,日子一久,慈悲心也会慢慢扩展。
反之,从来不做“停、看、听”的人,一看不顺眼,便把矛头向外,朝对方砍下。他可能没有机会学习同理心。长时间下来,更可能麻木不仁、冷漠无情、铁石心肠。
最近看到大陆网路流传一篇文章,篇名叫做:“13亿人都哭了!”相信大陆网民许多人看过这篇文章。内容叙述:一位残障民工买儿童票搭火车,被临检的一对男女检查员发现。
这位民工高举着残障的脚,让检查员检视,并告诉他:因为没钱买成人票,购买儿童票的钱,还是朋友资助的。苦苦哀求两位通融。没想到两位检查员异口同声说:“没有残障证,就不能买残障票或儿童票!”
一位看不惯的乘客,挺身出来,反唇相讥道:“你有人证吗?你不是人!”检查员生气的说:“我是人模人样!怎么不是人?”那位乘客继续说:“其实,你并非因为没有人证,所以不是人!而是你没有人心,你根本不是人!”
总结看来,“停、看、听”这个简单的动作,却是发展佛性(同理心、慈悲心)与表现魔性(冷漠无情、铁石心肠)的分歧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