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三十分,从台北出发。六点半,抵达竹东。竹东至清泉,走122县道,费时一个钟头,含休息。过清泉之后,进入大鹿林道,往观雾的路,还有28公里。
行经大鹿林道8K处,停车欣赏大鹿林道第一个景点-八仙瀑布。瀑布远在溪谷对岸,霞喀罗溪上游的爷巴堪溪,流至此地遇断崖,形成成瀑,瀑高数层楼,瀑水化散成六、七道白练,或宽或细,直坠下方的深潭。
瀑布秀美,瀑潭幽深,可惜距离远,无步道可抵达。只能远观而已。续行,至里程15K,云山派出所,办理入山证。过云山派出所,沿途渐现柳杉树海景观,马路地面竟不时飘来薄岚轻雾,山已高,与云齐,摇下车窗,沁凉空气扑鼻而来,是天然冷气与杉林木香交织的鲜芬气味。
从清泉至观雾,开车一小时。上午八点三十分,终于抵达我向往已久的观雾。观雾森林游乐区不收费,入口一栋红墙白窗的典雅建筑,是观雾派出所,而雪霸国家公园观雾行政管理中心就在派出所的后上方,游客中心则在派出所旁,旁有林务局观务森林游乐区展览馆,高挑圆状建筑,户外有观景平台,可眺览著名的雪霸圣棱线。
观雾海拔约2000公尺,上山沿途已见游雾,有点担心今天能否顺利望见雪霸圣棱线。抵达观雾,还好天气还算晴朗,站在游客中心的平台,正见雪霸圣棱线诸山一线排开,尽呈眼前。
三个小时、一百二十公里路,这一刻,换得满心欢喜。
看着导览牌的雪霸圣棱图文解说,一一与实景对照,圣棱线自左而右,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品田山、秀布兰山、素密达山、穆特勒布山、雪山北峰、凯兰特昆山、北棱角、雪山主峰、雪山南峰,几许白云与山棱相依,仅雪山主峰被云所遮,忽隐若现,其余诸山皆可一一点名。
在观雾通常只在清晨或上午,望见圣棱线的机会较大。午后山区易起雾,常是一片白茫茫,观雾多雾,这也是观雾地名的由来。
游客中心提供了观雾的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及旅游等资讯。观雾,地名颇为诗情画意,泰雅族人原称为“Mogiri”(译音为“茂义利”),意思是“更高的山岭”。一百年前,日本人发动讨“蕃”战争,企图以武力迫使泰雅族归顺,部分泰雅族霞喀罗群的族人不愿归附,于是翻山越岭,迁往更深山,来到此地定居。
日本人则修筑警备道路深入山区,持续向泰雅族人施压。警备道路完成后,日本人的势力进入茂义利,终于迫使泰雅族人屈服。这已是大正6年(1917)的往事了。
大正11年(1922),日本人为加强对这片山区的掌控,又从二本松,经由雪见,沿着北坑溪,修筑了一条30几公里的警备道路。
警备道路上,每3公里设一驻在所,全线共有12个驻在所,强化了对这个区域内泰雅族人的监控。其中,设在观雾的“茂义利警官驻在所”,战后成为林务局的观雾工作站,又演变为今日的观雾派出所。
这条从二本松至茂义利(观雾)的北坑溪警备道路,又称“雪见道路”,即是今日雪霸国家公园内著名的北坑溪古道。而沧海桑田,昔日古道沿途的日警驻在所,到如今仅剩残迹或已堙灭消失,古道两端的观雾及雪见,则已规划成为雪霸国家公园游憩区。
茂义利,日本语的音译是:“啊,已经起雾了。”
离游客中心不远的大鹿林道路旁,竖立了一块纪念碑,名为“林务局大鹿林道殉难荣民纪念碑”。纪念碑设立于民国53年(1964)。
当年日本人征服了茂义利,也发现了这里有满山巨木森林,森林资源丰富,开启了此地的山林伐木事业。
战后,日本人走了,国民政府接收日产。民国52年(1963),林务局于竹东成立工作队,四百二十名国军退除役官兵,投入参与修筑大鹿林道,以便开发观雾的森林资源。筑路工程历时两年,期间有九人殉职,三百多人轻重伤,完成50余公里长的大鹿林道。纪念碑文详载筑路经及殉职事迹(注1)。
四百二十人参与工程,竟高达三百多人受到轻重伤,可见当时辟建道路的辛苦与危险。这群来自中国大江南北各省的退伍官兵,因时代沧桑,未能如愿重返故乡,而因缘际会的深入了台湾高山,参与道路建设,九人因此断魂观雾。纪念碑的设立,既以抚慰亡灵,亦供后人追思与感念。
林务局在观雾伐林二十几年,直到民国78年(1989)以后,国家林业政策改变,不再开发山林,而是转为保护森林,林务局并转型发展森林旅游。观雾在伐林时代的林务局宿舍,如今转型成为观雾山庄,提供游客住宿及餐饮服务;森林区辟建登山步道,以供游客健行赏景。此为今日观雾森林游乐区的缘由。
我的观雾之行,先由地理与历史着手。掌握了这些背景因素,则走在观雾的土地上,才有了更多的心情与体验。(~未完.待续)
旅游日期:2010.08.25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www.tonyhuang.idv.tw/@
附注:观雾森林游乐区位于新竹县五峰乡与苗栗县泰安乡交界处,园区主要座落位于苗栗县泰安乡。
注1:纪念碑碑文如下:
台湾省农林厅林务局大鹿林道殉难荣民事略
台湾省农林厅林务局自沈局长莅任以来,为开发国家资源,加强工作效率,奉行政府决策,辅导荣民就业,爰成立两个工程队。本队奉令于五十二年元月十七日成立于新竹县之竹东镇,抽调兰阳、楠浓两林区及安置辅导会新退役之荣民共四百二十人,承办大鹿林道工程,于两年中共完成五十余公里。
此一期间生活于崇山峻岭中,旦夕同虫蚁相处,工作于断崖悬壁间,晨昏与死神相搏。其刻苦耐劳足以媲美卧薪尝胆,其牺牲勇敢实尤胜抗战剿匪。不顾工作艰辛,罔计生活清苦,只求建设成果以报国家培植之恩,致可歌可泣之事常传众口,而载伤载亡之贠深痛人心。如葛乐礼台风灾害,竹区最烈,高山交通全部断绝,我荣民生活几濒绝境。迨一声令下,抢救灾害,则人人驱先,如期完成。号召捐输,尤胜他人。山胞感戴,上级称许。如曾安祥、沈德平二同志失足危崖,丧生谷底。荆长才、易启发二同志抢救灾害,爆炸殒命。关世发、梁允榕二同志,或曰伐木捐躯,或缘车祸致死。洪海云同志年老抢工,积劳病故;而荣工处之熊恒见、黄谅君二同志堕石击落伤重身亡,至平时因工作披荆斩棘、削木凿石而致断指裂肤者比比皆是。两年来受伤者计达三百余人之多。其伤亡之惨情,实令人惊心动魄,其工之精神,尤令人感动与景仰。
湘承乏此间两载,于兹愧事先力难防范,悲恸之余,爰就工程告竣之际,特立此碑镌刻殉难同志之芳名、年籍,永志纪念,暨谨述全体员工筚路篮褛开辟此艰钜林道之梗概,藉以慰我英灵,而供后来君子之凭吊与有所取法焉。
台湾省林务局林道第一工程队队长李湘谨撰 潇湘渔父敬书
殉难荣民名单
曾安祥 四川江北 关世发* 广东信谊 洪海云 湖北孝感
沈德平 湖北 易启发* 广东徐闻 熊恒见 江西丰城
荆长才 湖北 梁允榕 广东 黄谅君 四川
中华民国五十四年三月
注:*原字为古异体字(并+弓+矢),电脑无法拼出,以“发”字替代。原碑文无标点符号及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