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二○○六年底,三峡工程一共花费了一千六百亿元人民币,这个资料远远超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注的五百七十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程总投资被有意压低,所以每年所需要的资金投入,也就大大减少。邹家华说:三峡工程发电之前十二年的总投资为三百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二十五亿元人民币,国力可以承担。实际上,三峡工程的实际投资,年年超过二十五亿元,最高一年就投资一百五十亿元人民币。由于三峡工程总投资被有意压低,所以三峡工程的各项经济指标,便显得十分优越。
比如邹家华说,三峡工程的上网电价低,每度电十三点三分,低于我国已建和在建的五强溪、隔河岩、岩滩、宝珠寺、龙羊峡、李家峡等水电站上网电价;利税产出多,还贷能力强,投资回收快,对国家贡献大,从开工后的第十二年至二十年建设期内累计创利税三百九十二亿元,从第二十一年开始,每年创利税七十七亿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等财务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值,可以在工程建成后第二年回收全部投资。但是三峡工程发电后,三峡电站电价为每度电三十五分,比邹家华所说的十三点三分高出百分之一百六十三,远高于所列出的水电站。
那么建造三峡工程的钱从哪里来呢?邹家华说:若要有可靠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充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以及资金来源多样化等原则,考虑了九种可行的渠道,即葛洲坝电站发电收入,征收水电建设基金,国内银行贷款,预算内基建投资,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地方集资参股,利用外资,三峡工程建设期发电收入,发行三峡工程建设债券和股票等。但是邹家华并没有说明,哪种管道要筹集多少资金。
其实,建造三峡工程的钱既不是出自中央财政,也不是出自地方财政,而是出自十四亿中国老百姓的口袋。三峡工程缓建派当时只是集中在中央财政是否能够承担三峡工程投资的问题上,并未想到,政府会直接从老百姓口袋里挖出建造三峡工程的钱,可见三峡工程缓建派是低估了对手。
--博大出版社授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