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也叹息
陈姊很无奈的提起他的儿子,以前常会跟她到寺庙拜拜,现在则采取完全排斥的态度;起因于他万分不能理解为什么昨天才带祖母去庙里上香,今天就把她带走了!他不平的说:神佛根本没有保佑祖母,还信祂做什么。他的理解让我讶异,因为他祖母已经八十三岁了,一位高龄老人的离世,能够完全怪罪神佛吗?
他的反应就像村子里刻神像的沈师父所说,他事业的高峰是在当年追求“大家乐”开奖的时期,他有接不完的订单,但是随着大家乐的热潮逐渐消退,寺庙里就增加了许多被遗弃的神像。原来有许多人对神佛的印象只停留在问明牌与祈求的层次,利用上香祭拜,恳求财富、事业、健康、婚姻的顺利,一旦事与愿违便迁怒神明——如果神明是可以如此利益交换与被收买的话,与常人又有什么差别呢?可是社会上确实很多人将所谓的信仰停滞在这样的认知上,究竟是习俗舆论的误导,还是庙宇僧人为了“香火旺盛”而有意为之,少了智慧的认识,信仰沦为自私盲目的祈求。
黄园长事业被迫结束后就开始吃素,并且长期在宗教团体里当义工。可是离婚后的她始终为儿子的事业担忧,与媳妇不睦,她的烦恼并不因为宗教信仰有所减少,她的抱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最近她去一处私人神坛,乩童开口说起她已经修了六世,今生事业家庭的幻灭是为了要让她彻底看破名、利、情的羁绊,这才让她对生命有些领悟,心中的怨懑和痛苦才稍稍缓解。种种情关难舍当舍,信仰不是表面的礼拜吃素与乐善好施,如果不能看清世情因果,不能放下种种执著的话,修行只是表面功课。
另外有一则笑话说的正是常人对菩萨的有所求:一位喜欢开快车的司机,配戴菩萨的护身符后,更加有恃无恐的加速超车,后来出车祸死了。他跟菩萨抱怨,为什么没有好好保佑他,菩萨说:“我愿意保佑我的信徒,可是你开车的速度太快,我根本追不上你呀!”一颗有求的心自然无法得到神佛的感应,看见人们的愚痴,连菩萨也会叹息的。我们往往看不见自己的盲点,却习惯性的一味责备别人、要求别人。唯有正确的信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态度,让想法趋向积极与正面,不祈求不抱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忏悔与感恩,转化成积极的帮助他人,造福社会。
寺庙前的野台戏演出,经常没有太多的观众,但演出者依然卖力,那是因为要演给神明看的。一份对神明的礼敬和信仰让人战战兢兢知所进退,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所起的约束作用有时更胜过法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间信仰对社会无形中起着正面的作用。
根据研究,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较容易在生病的时候早日康复,或者受挫折的时候获得心理的平静和寄托。“佛”不是迷信,翻译成中文是觉者的意思,就是通过修炼觉悟了的人,明白自然、宇宙、生命的特性及人活着的目的和真实意义。拜佛是为了学习佛的智慧,断除烦恼,让自己有更达观的想法,有更大的智慧面对生命历程中的波折。所以如何穿衣吃饭是修行,如何走路睡觉是修行,时刻不忘内心自省,才能寻得本性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