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守礼 (1502-1578 ) ,字与立,德平人 (山东临邑 )。明朝大臣。
任官不违天意
明嘉靖七年,葛守礼参加乡试,得到第一名,隔年中进士。葛守礼在初担任公职时恰好有个急缺,要他限期在十月前到任。按照旧例:中科举之后无论去哪就任,都要三十岁以上才可。葛守礼当时只差两个月就满三十岁,如果慢两个月去上任,就符合规定年纪。但他为人处事喜顺其自然,他说:“若不顺其自然,便非顺天意”,所以还是依照时间前往。到了之后,吕文选对他说:“你今年二十九岁,依例不能做台省。”葛守礼对曰:“我也自知没缘分担任这官。”几天之后,才另授葛守礼兵部主事一职,由他守山海关。冢宰汪诚斋告诉左都御史王浚川说:“葛守礼今年二十九,再两个月就及格了,但这人却不愿拖延以保住官位,这个人可用。”王浚川说:“他是我担任山东提学时的学生,在彰德一带有很好的名声。”王浚川又向葛守礼说:“你不做台省也好,做官何必一定要做台省,只要能称职就是好官。”
审案公正
后来,葛守礼担任彰德推官。巨盗袁大江诬赖富家郭洋,还牵连彰徳地区的富室及士族子弟数百人。原本是由张佥宪负责审讯,但久不能决,后来交由葛守礼,一讯即得,众人乃大惊服。由于袁大江吐出实情,葛守礼据实上报,张佥宪大怒说:“此事重大,你才刚当官,难道不知嫌疑可避乎?”葛守礼说:“正因为事关重大,所以从实具招,如果为了避嫌疑,为自己一身设想,那么被牵连的数百家无辜的人要怎么办呢?”后来,葛守礼判决郭洋一族俱得免罪,张佥宪以葛守礼忤逆他的心意,所以屡次在抚按堂僚间中伤葛守礼。之后,张佥宪升官离去,王肃菴来巡查,问葛守礼说:“李顺孙在河北何如?”葛守礼说:“才敏达文,有案子来马上就处理”,又问:“那张佥宪做得如何呢?”葛守礼说:“他秉持官吏应守的礼法,但握有执法的权柄而不肯屈服任何人”,王肃菴问说:“这早有舆论在批评他了,你为何不历举其事纠举他呢?”葛守礼说:“大人您是监察百官的人,当然要仔细访查各官员的品行作为。但是张佥宪是我的上司,下属去暗中侦查上司的长短有何用呢?且这么做的话,为人恐失忠厚,所以我不想去纠举他。 ”
清贫廉洁
葛守礼在河北三年多,每因公出差,必自己准备盘缠路费,一些县驿私下宴请,他都一律不接受。曾有一次到达汴城,盘查事情完毕,以剩下的钱买了一个铜茶壶。当地忽然遭遇大风雪,黄河结冻不可渡河,葛守礼只好待在河岸边,最后也没钱了,就卖掉铜茶壶做为路费。
朝服事件
葛守礼初仕为彰德推官时,恰好是冬至节庆,在赵王府里举办庆贺,赵王传令,要各官员穿朝服(臣子上朝见君主时所穿的礼服)来拜见。葛守礼认为以前旧制都是穿吉服(古时祭祀或迎立新君等吉事场合所穿的礼服)拜见而非朝服,今日忽然改变,他觉得不能随便听从。赵王就下令长史拿来一本书册说:“此书记载,应当穿朝服才对。”葛守礼说:“这书上写的不是旧制,也无法考证,我只知道一旦改变制度,就无理可依循了,你所拿的不知是哪一本典记,不可骤然相信”。长史回去禀告赵王,赵王很生气。长史又来告诉葛守礼说:“赵王盛怒,你不穿朝服来,恐怕赵王不见你了。”葛守礼说:“不见也没关系,违令旨之罪我也可认,但若不应穿朝服而穿,那事情就太严重了。”长史回去将此番话转告赵王,赵王最后终于下令众官员仍按旧制穿吉服来即可。后来,崔铣力赞葛守礼有如此胆识、勇气,才能使赵王改变心意。
礼部尚书夏言倡议复中尉数人。不多久,夏言入阁,改由严嵩代之。葛守礼刚好调任担任仪制郎中,驳回此案。以前是郡王死无子继承的话,近支得以本爵理府事,但不得继封。当时的交城、怀仁、襄垣近支绝,想请求继封,葛守礼以法有明文规定,坚持不准。后来葛守礼因病不在,三邸府人乘隙行贿礼部,终于如愿继封。之后事情被揭发,礼部被查出收受贿款十余万两,受贿名单中惟独没有葛守礼的名字,嘉靖皇帝因此深知葛守礼廉洁作风。
奸相排挤
自此事之后,嘉靖皇帝派他先后担任河南提学副使、山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抚等职,以及担任户部侍郎负责督饷宣、大粮储之事。嘉靖皇帝曾称赞葛守礼“忠清有声”,因认真负责,葛守礼以吏部左侍郎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因为葛守礼为人正直清廉,当然也得罪不少人。严嵩就是其中一个。葛守礼在吏部受严嵩排挤,严嵩故意将其考绩评为下考,于是只好辞官返乡。
嘉靖四十年(1561),葛守礼十九岁的孙子葛昕参加科举考试,葛昕的才学当时颇为看好,也曾受到督学大力赞赏,认为葛昕一定能考中。但是,因为葛守礼得罪了奸相严嵩,遭到陷害而返乡避祸,所以主考官不敢录取葛昕,葛昕也就因此名落孙山。三年之后,葛昕东山再起,再度应试,岂知依旧是榜上无名。葛昕叹说:“我屡战不中,缘无典故?”从此不再应考而埋头撰写 《通鉴人物要编》五十卷。
有一天,皇帝忽然想起许久不见葛守礼,问左右:“葛守礼在哪里?”臣下只好谎称葛守礼老病返乡了,皇帝听了深为惋惜。其实那时候葛守礼根本还不到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