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自己身处在没有信用卡的世界里

盖瑞.贝斯基、汤玛斯.季洛维奇

人气 3
标签:

我们并不是要你完全放弃使用信用卡,只是建议你在消费之前先扪心自问,如果是用现金付款的话,你会愿意花多少钱。

你可能会说,你会花比信用卡付账还要更少的钱,或甚至就不买了。几年前,当美国国税局(Internal Revenue Service)开放民众以信用卡缴税时,盖瑞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当然全力支持电子报税,但我们觉得一般的纳税人,在可以用信用卡缴税的状况下,可能就不会特别去计算税金扣除额的部分。

这样的结果对政府当然是好的,但对于那些想要极力争取税金扣除额的人来说(当然是在合法的范围里),情况可就不太妙了。

见树又见林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希望当你在大笔消费或投资时(像是买车、买房子),可以将每个细目款项分开来检视。

例如说,你会花3,000美元,安装一扇天窗在家里的书房吗?如果不会的话,当你买新家时,就不要添加这笔额外的费用。

因为当你买一栋150,000美元的房子时,会让3,000美元显得微不足道,但这笔钱倘若省下来,就可以为你的支票户头添增一笔财富。(不只如此,少付这3,000元还可以降低你房贷的利息。)

消费停看听

如果你会将意外之财(如退税款、遗产或红利奖金)看作是捡到的钱,然后随意地花用,我们的建议是你最好能训练自己,在每次消费之前都能停下来仔细想一想。

也就是说,你必须强迫自己等到三至六个月以后,才能随意使用那笔钱。在等待的同时,将钱存到银行或货币市场账户(money market account)里面。

切记一定要这么做,因为如此一来,假如你碰到什么麻烦,也可以多一些钱来应急。而且,当三至六个月的期限一到,你可能已经认为这笔钱是辛苦换来的存款,因此不会轻易把它挥霍掉。

请想像:所有的收入都是血汗钱

如果你能将这个想法套用在那些意外之财上,或甚至是你赚来的钱上,那你就可以训练自己平等看待所有的钱。

基本上,方法很简单,你只要问问自己,扣税后你还需要花多长的时间,才能赚取这么多的钱。

在你考虑到边际税率(marginal tax rate)之前,答案就很清楚了:将所有的钱归类到血汗钱的心理账户才是对的。

切割收入,有效储蓄

对于那些不善于储蓄的人,这个建议特别有用。这个方法是从几年前,行销学教授索曼(Dilip Soman)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

他的受试者是一群中国和印度的工人,他们每隔五天领一次工资。虽然这群工人很想要存钱,但是却很难节制自己的开销。

因此,索曼想出了一个方法:他将原本五天的工资分装在六个信封袋里,每天都付给工人一个信封袋,而第六个信封袋则随机发放。

虽然这些工人的工资不变,但他们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存款已经高于原本的四倍。

对他们来说,那第六个信封袋是额外的钱,所以他们比较乐意将钱存起来。如果你入不敷出而且存不了钱的话,试试看这个方法。

先算清楚你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再将这些钱切割成十三等分。然后按照公司付薪水的周期,将这笔钱发给自己,并试着不要算入“额外月薪”那笔钱。

很快地,你就能适应这样领薪水的方式,而且可以快速累积储蓄。

善用心理账户

提出这项建议,主要希望人们都能直接将部分薪水当作储蓄存起来。我们在付完所有的账单后,常会剩下一些零碎的小钱,而那些无法克制自己不去花掉这笔钱的人,通常也都存不了什么钱。

面对这样的情形,“将钱贴上标签”的做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将部分薪水直接拿去投资共同基金或存入银行账户,那么一些本来会被你当做娱乐花费的零碎小钱,在心理上(或实际上),就会被归类为储蓄。

如此一来,你会比较谨慎地去使用它,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这笔钱就能派上用场。直接将部分薪水当作储蓄存起来之所以好处多多,其原因和某个重大的心理法则相关。

比起你亲自把钱存入银行,将钱直接放到你触及不到的地方,会让你心里比较好过一些。原因我们将在下一章中解释。@(本文结束)

摘编自 《行为经济学:谁说有钱人一定会理财?》 宝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有生孕能力的才是真正的资产
美中战略经济对话 经济人权再交锋
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欧洲渔场讨价还价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中国宏观税负高 福利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