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柳、祭扫、滚花馍 民间清明传统回归潮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4月05日讯】(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综合报导)踏青、祭扫、赠柳、荡秋千、蹴鞠、打马球……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皆在“清明”时节集中“亮相”,2011年清明前后,海内外和中国大陆各地与清明有关的民俗文化活动尽显民间百姓渴望传统回归的热情。
4月4日,北京市民清明节期间在北京玉渊潭公园踏青赏花。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统计,截至3号下午3时,51万游人涌进市属公园追逐春色,较去年同期增长33%。其中,玉渊潭接待游客11万人次,同比增加55%;北京植物园游客达3.3万人次,同比增长115%。
清明时节民间百姓涌进北京八宝山公墓(AFP PHOTO)
2011年4月3日,北京,民众在先人的墓碑前祭拜(Getty Images)
2011年4月4日,北京,一名妇女在已故亲人的墓碑前祭拜(AFP/Getty Images)
清明不忘祖 锄子孙草 鞭炮 赠柳
广东的客家人过清明必“门插柳、头戴柳”,以示不忘祖先。而东莞樟木头镇的客家人却不“重”柳而“重”草——“子孙草”。当地客家人在清明节时,有去祖宗坟上锄“子孙草”的习俗。
樟木头许多客家家族到目前为止仍保持着亲力亲为锄“子孙草”的习惯,以求祖宗保佑、祈求好运。每年清明前后,许多移居海外樟木头客家人都要赶回家乡,锄“子孙草”表明自己不忘祖先。
在山西晋南地区,当地人仍保留着传统的清明祭祖方式。在这一天,儿孙们会起个大早,赶去先人坟头。先放鞭炮,再将酒肉菜果等祭品放到坟前。祭祖时,家家都会做出石榴、桃子等形状的花馍,将之放在地上,来回滚上两三次,压一压新翻的土。坟头再插几根柳枝、放上花圈,一家人在坟头烧香、烧纸钱。最后叩头祭拜。
4月4号在河南开封的清明文化活动中,河南开封龙亭广场,宋朝“九帝”身披“龙袍”,率领文武百官和歌姬宫女,携带插在甘霖中的枝枝新柳,边走边向路旁游客“赠柳”。
三日乌鲁木齐市32万市民祭故人
不管是隆重的祭祀仪式,还是一束菊花、一个鞠躬、几许默哀、良久静思,都同样是表达生者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
从4月2日至4日,乌鲁木齐市有32万人前往各大公墓、陵园进行清明祭扫和悼念先辈。其中4月2日、3日是祭扫最高峰,2日约有14万人,3日约有17万余人。
在不少扫墓完准备返回的市民都拿出了手机或照相机拍摄“人山人海”的扫墓大军。“真没想到今年会有这么多人来扫墓,场面太壮观 了,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市民韩平说,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和家人一起来给爷爷扫墓。“每年来时也感觉到人多,但都没像今天这么多,看到这样的场面,就想把它照下来。”
想让孩子继承传统
4月4日,市民张女士带着20岁的儿子小刘从碱泉街走到东山生态园时,头发上已经落满了雪,小刘提着祭品跟在母亲身后前往姥爷的墓碑。张女士说:“已经26年了,每年的今天都会来祭奠父亲,风雨无阻。”
今年20岁的小刘还在读大学,由于前些年清明节并没有法定的假期,除非是刚好赶上周末,他才会有机会跟着父母一起来。张女士说:“这次带着孩子来,是因为我想让他感受一下这种气氛,让他能把这种传统继承下去,这是对长辈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
张女士本是一个传统的人,对于一些习俗比较看重,她认为扫墓是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一种文化体现,可是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她 发现在这方面跟孩子的想法已经出现分歧,“现在的孩子已经不重视祭扫这样的事情,对精神方面的需求越来越淡薄,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对物质比较看重。”她说。
2011年4月3日,北京,一名儿童拂去先人墓碑上的灰尘。(AFP PHOTO)
2011年4月5日,香港,一民众正在点香准备祭拜。(AFP PHOTO / Antony DICKSON )
清明口岸忙:港人回乡祭祖
中国人重视孝道,强调“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或是在东南亚和美欧等地,都有大批孝子贤孙选在清明节扫墓,遥寄对已故长者及祖先的思念。
4月2日上午从7点到11点,罗湖、皇岗口岸熙熙攘攘,出现了持续的客流高峰。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内地市民有3天公休假期,而香港地区也将迎来4天长假,因此口岸人流高峰表现为出入境双方向的。入境方面,香港市民大多都是到广东探亲、祭祖。
过去的周末和周日,已有大批港人北上扫墓。香港入境处预计,4日和5日两天是出入境的高峰期,仅人流最大的罗湖管制站,预计三天内有136万人过境。
中国人重视孝道,许多人选在清明节扫墓追思故人。图为2011年4月5日,香港民众正在先人的坟前祭拜。(AFP PHOTO / Antony DICKSON
许多人选在清明节扫墓追思故人。图为2011年4月5日,香港一民众将鲜花背着肩上准备到先人坟前扫墓。(AFP PHOTO / Antony DICKSON )
台湾“民族扫墓节”祭拜祖先
1935年,台湾国民政府明定清明节为国定假日,也称“民族扫墓节”。各地墓园在清明前后,祭扫活动进入最高潮,山头尽是扫墓人群,充份显示中国人不忘本的精神。
台湾许多家族先人是明、清时代东渡来台,繁衍生息,迄今约有三、四百年历史。在位于桃园县新屋乡“叶五美公”家族祖祠和祖塔。其宗亲会已向政府登记为“叶春日派下协进会”。大房宗长、也是协进会理事长叶伦境表示,每年清明节扫墓,派下五大房约六、七千名子孙分自台湾内外各地返乡祭祖扫墓,承传着叶姓派下族裔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这项盛典至今已有60多年历史。
美部分城市允许自家后院烧纸祭拜
每逢清明佳节,无论在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清明祭祖的活动,借此表达对祖先的怀念。
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就会有清明祭祖的活动。2011年4月5日,台北民众烧香祭拜祖先。(AFP PHOTO / PATRICK LIN)
4月3日,在旧金山地区具有典型东方色彩的六山陵园入口处,车队排成了一条长龙。举目望去,漫山遍陵都是前来祭拜的人群。
祭拜的人流中不乏碧眼金发者。细问之下,原来都是华侨华人的女婿或媳妇,他们因受中国清明文化的感染,也乐于前来扫墓。
扫墓者不少是祖孙几代同行,拄着枴杖的祖父母领着儿孙在墓前细说家族史。许多在美国出生的华裔,通过在清明节举家祭祖、上香的活动,加深了对祖籍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愈来愈多海外华人清明期间选择在自家后院烧纸钱祭拜祖先。美国蒙市、阿罕布拉等熟知华人习俗的城市在今年只要事先领取许可证,在自家后院烧纸钱都不予追究。许可证免费。
印尼华人清明祭祖代代传承
清明节前一个星期,印尼华人就开始买纸钱、蜡烛、花篮以及现代祭品如“金条”、“手机”等。去外地扫墓的人早早就预订了机票和船票。印尼华人表示,清明节很有意义,这期间不仅扫墓拜祭先人,缅怀先人的功德,也是兄弟姐妹团聚的日子。清明节习俗应该代代传承,尤其是现代社会更应该发扬孝道。
前些年,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宗亲们通常是祭祖后共进午餐,敦睦宗谊。 有的还利用这个机会向学习优秀的宗亲子弟颁发奖学金,体现了华人慎终追远,缅怀先人功德,勉励后辈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传统美德。更多的华人是举家前往墓地给先人扫墓,或到寺庙进香祈福。
日本华侨清明扫墓
4月5日清明节,日本东京恰遇到这种纷飞的细雨。“日本人一般是在春分的时候扫墓,然后在夏季盂兰节的时候还会去扫墓。
新华侨家庭主妇陈茜茜告诉媒体:“日本百货商场里面卖模型的地方,有卖微型墓地模型的。我特意买了3个,自己组装出来,然后把这些年去世的3位亲 人的照片镶嵌在里面。平常的日子,我把这些墓地模型就放在书柜里面,到了清明节的时候,我就把它们拿出来摆在桌面上,搞一个小小的祭祀仪式。”
清明节
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晋国公子重耳为纪念舍身相救的介子推而设立这个纪念日,几经演变,成为今天全球华人慎终追远、纪念先人的节日。诗经小雅“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被认为可能是中国现存最早有关扫墓的诗句。
清明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纪念祖先,主要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扫墓活 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有些籍贯人士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此外,清明为香港、台湾等地唯一根据节气而定的休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