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辛亥百年看今昔] 碧血 黄花 青史

人气 104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4月02日讯】在迎接辛亥百年革命胜利前夕,我们不能不把目光投注在有“最后的失败”之称的黄花岗一役。因为正是黄花岗的烈士,以他们年轻的热血震惊了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才使得麻木的人民得以清醒,否则之前九次革命犹如泥牛入海,动摇不了满清的天下。黄花岗烈士八十六名菁英原是“同盟会”重要骨干,人人都是将相之才,却前仆后继的如小卒般赴死牺牲。此役之后,同盟会的菁英可谓消失殆尽,却在半年后发生武昌起义,成功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帝制。

阅读这些烈士事迹时,每每浮现《让子弹飞》片中张牧之举枪大喊:“枪在手,跟我走!”然仅寥寥几位壮士附和,其后大街杳无人影的悲凉。如此赤胆青春生命的死亡,实为中国一大悲恸。这些烈士短暂的生命绽放了无比绚烂的光芒,孕育了民主中国的诞生。

然而百年之后,今日中国仍然在争取民主路上痛苦挣扎。回顾铁血华年的革命烈士风采,我们要问:如今的中国继承了黄花岗那样纯洁的理想与热情吗?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荣誉能否再现?

世纪情书 永远年轻的林觉民
文 ◎ 王金丁 图 ◎ 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资料室


“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

一百年前,在那个碧血横飞,浩气四塞的天地间,林觉民神色自若的走上刑场,慷慨就义。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妻子儿女,而是在满清帝制中受尽煎熬的四万万同胞。那一年,林觉民才25岁。

清末革命先驱林觉民在广州起义被捕后,在水师提督衙门公堂上仍然侃侃而谈,宣扬革命救国理论,震惊了在场的人,清廷官吏替他解开镣铐,还给他纸笔。他慨然执笔挥洒,写到痛心处,解开衣襟,以手捶胸,几至呕吐状态。水师提督李准十分感动,亲自为林觉民端来痰盂,林觉民起身回礼,抱持君子风度。

主审官两广总督张鸣岐见他毫不屈服,对幕僚说:“惜哉,林觉民!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算得奇男子。”要他在纸上写下罪状,林觉民不假思索,将革命的理论及自己冲锋陷阵的经过写出来后,掷笔就义。

进攻总督衙门

1911年4月27日(黄历3月29日),数百名敢死队员在暮色中潜进广州,兵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及守南大门。

黄兴率领的一百多人敢死队首先出发,直扑两广总督衙门,林觉民也在其中。同志喻培伦臂缠白布,胸前挂满炸弹冲至前头。林觉民一手执枪、一手挥弹,率领闽籍敢死队员紧随在后。到了总督衙门门口,黄兴命林觉民等人随他冲进正门,命喻培伦带着队伍从督署后面攻击。不久,后墙已被喻培伦炸了一个大洞,义军冲进了督署。此时林觉民与黄兴也攻进总督大堂,可总督张鸣岐已仓皇逃往水师提督衙门。于是,义军便放火烧了总督大堂,转攻督练公所。路上遭遇清军水师提督派来的大量援军,义军英勇奋战,然双方军力悬殊,义军伤亡惨重,林觉民与黄兴亦身负重伤。只好分散突围,黄兴等人辗转奔至香港,而林觉民不幸被俘。


黄兴


未能逃出广州的革命党人惨遭清军杀害,壮烈牺牲,陈尸咨议局前空地上。此役,史上称为黄花岗起义。

以鲜血唤醒国人

1907年,林觉民告别妻儿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他积极的参加了同盟会组织的革命活动。1911年春天,林觉民获悉黄兴等人筹组敢死队准备在广州发难的消息后,立即赶赴广州。黄兴知道林觉民是个出色的革命活动家,见到林觉民时高兴地说:“意洞来,天赞我也。”即命他回原籍动员革命同志参加敢死队。

林觉民回到福建组织革命青年,分批取道香港转赴广州。在开往广州的船上,林觉民望着无际的海天,对战友们说:“今日同胞,非不知革命为救国唯一之手段,不可一日缓,特畏首畏尾,未能断绝家庭情爱耳。今试以余论,家非有龙钟老父、庶母、幼弟、少妇、稚儿者耶?顾肯从容就死,心之摧割,肠之寸断,木石有知,亦当为我坠泪,况人耶!推之诸君,家族情况莫不类此,甚且身死而父母、兄弟、妻子不免冻馁者亦有之。故吾辈死而同胞尚不醒者,吾决不信也。嗟乎!使同胞一旦尽奋而起,克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

林觉民深知此举的艰险,仍决心以自己的鲜血激励战友、唤醒国人。这一批福建籍的勇士成了黄花岗起义的中坚力量。

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

林觉民13岁时,参加科举童子试,进考场后,即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清高远大的胸怀,在幼年即已显露。

1901年,15岁的林觉民考入全闽大学堂。此时,正值中华民族内忧外患饱受煎熬的岁月,林觉民一心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课余大量阅读《苏报》、《警世钟》等进步书刊。他常向同学说:“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他天生聪颖,具有组织能力,很快的被推为学生领袖,参与领导了数次清末福州反满革命。

全闽大学堂的总教习很喜欢林觉民,对其叔父林孝颖说:“是儿不凡,曷少假,以养其刚大浩然之气。”有一次,林觉民在城内七星庙演讲“挽救垂亡之中国”,学堂一位学监也在场,悄悄对人说:“亡清者,必此辈也。”

婚后,林觉民在家中办了一所女学,动员了妻子、堂嫂、弟媳、堂姐妹等人入学读书。他亲自编选教材,在课堂上介绍世界局势、抨击封建制度。


林觉民与家人合影。


林觉民在日本时曾就读庆应大学,这是一所由日本民主革命先贤福泽谕吉创办的著名大学。林觉民在寓所的墙上悬挂华盛顿、拿破仑的画像,常对画像敬礼,并对同志说:“华盛顿哥哥,拿破仑弟弟。”显见他已具备坚定的民主革命思想,准备走武装反清道路。

当时留日学生常聚在一起,谈到列强环伺,国人生灵涂炭,都痛哭流涕。林觉民即拍案而起,激动地告诉大家:“中国危殆至此,好男儿应为拯救国家而拚命,岂可仿效东晋渡江士人对泣于新亭?凡是有血气的男子,怎么能坐视亡国的惨状?”一番话感动了众人。

这一代的林觉民可否觉醒?

起义前夕,深夜三更,林觉民以悲切的心情,在一方白手帕上写下百年传诵的《与妻诀别书》,书中有曰:“回忆六七年前,吾逃家复归也,你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明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林觉民回闽参加起义,担负了运送炸药赴粤的任务,原计划由妻子打扮孀妇,把炸药藏入棺木里,混在殡葬的队伍中运出。但担心怀孕的妻子,经不起长途跋涉,只好由他人担任,其真情挚意跃然纸上。

林觉民把爱妻爱子之情与忧国忧民之志融为一体,《与妻诀别书》虽墨渖已干,其为革命牺牲之热情仍为后人怀念。如今,黄花岗墓园游人如织,满园黄花辉映,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牌坊屹立天空。革命成功了,民主创立了,林觉民英灵们可知大陆已经变色,中共的邪恶魔掌更甚于清廷专制千百倍。

这一代的林觉民安在?◇

================================================================

黄花岗革命的历史意义
文 ◎ 申浩德 图 ◎ 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资料室


2010年9月23日,南京辛亥革命蜡像馆中,黄兴、孙中山、宋教仁、朱执信、宫崎寅藏等人的蜡像,反映的是兴中会成立的情形。


经历九次未竟的国民革命,每一次的举事和失败对当时麻木的人心都产生一定的冲击,尤其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中国社会上同情的声浪渐渐升高,人心由冷漠、而触动、而转折,终至全面激荡!

民国前一年(宣统三年)3月29日,革命党人黄兴率领革命志士数百人进攻广州总督府,点燃了由孙中山所领导的第十次国民革命。但是由于准备仍有疏漏,而且革命党各支队间的协调欠佳,所以这次的行动再度失败。指挥行动的黄兴负伤但幸免于难,然而却有五十余人战死、二十余人被捕后就义,共八十六人死难,后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之役”、“辛亥广州起义”或“三二九广州起义”。

革命的源起

在历史上,中国一向是亚洲的大国,雄踞东亚两千年。但是从十九世纪上半叶开始,新兴的工业化帝国主义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球,中国也无法置身事外。在历经了鸦片战争及两次英法联军之后,清廷惊觉若不再有所回应恐遭不测,遂于1861年在恭亲王主事下开展了自强运动。然而,长达三十多年的自强运动后来被一次又一次的外交与战场上的失利证明是失败的。满清所经历的挫败,举其大者至少包括:俄国占领伊犁、帕米尔并且进窥南疆;日本侵略台湾并且进占琉球;英国入侵西藏、缅甸并且进窥云南以及法国入侵安南并且进窥广西。

甲午战争是打倒自强运动的最后一击。在传统中国的眼中,日本不过是一个东邻小国。过去它在国力鼎盛的时候也从未曾真正威胁过中国,在衰弱的时候更不值一提。但是从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却逐步的将日本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这个初露头角地现代日本正确的掌握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脉络,竟然在采取西化的富国强兵政策二十多年后卓然有成,一举击败了当时号称中兴的满清帝国。

但是,以上一连串的外交与战场上的失败,却为中国后来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布置好了舞台。

孙中山与国民革命

孙中山先生1866年生于广东,自幼聪颖、大胆而富进取精神。十三岁时由母亲陪同赴美国檀香山读书,在客轮上,“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在美国居住数年后,认识到中、美的社会差距,改造中国之念渐渐萌芽。数年后回到中国,救国之心日切,遂在甲午战争前夕上书清末大臣李鸿章,建议改革,然未蒙采纳。此时,中山先生才由一位改革者转而成为革命家。

为了着手进行革命,孙先生组织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由于中山先生并非科举出身,与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力量——士大夫——几无关联,所以他所能倚赖的革命主力就只能是社会的下层力量。兴中会于1894年成立于美国檀香山,其最初的主要干部基本上不外乎华侨与会党。一方面由于当时革命的风气未开,另一方面也受限于兴中会干部的素质,所以他前十年革命活动的成效是有限的。

除了宣传与鼓吹革命之外,兴中会前后发动了两次不成功的起义:广州之役与惠州之役。1904年,中山先生受邀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留学生辩论救国之道,方始醒悟到中国革命若想成功,必须依赖思想开放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就是留学生。同盟会因而诞生。

跨越1904年与1905年的日俄战争在两个方面刺激了中国的革命运动。第一当然就是较小较弱的日本竟然打败了较大较强的俄国;第二就是:虽然日俄战争的标的物是中国东北,满清不但无力保卫领土,反而宣告中立并划辽河以东为战场,眼睁睁的看着日俄两强在中国的土地上作战然后由胜利者攫取中国的利益。自此以后,革命的怒潮遂在中国大地上澎湃发展,莫可遏止。

黄花岗之役与中国革命

在满清的最后七年当中,中山先生先后领导了九次革命运动,前八次包括:潮州黄冈之役、惠州之役、两次钦州之役、镇南关之役、云南河口之役及两次广州之役;其中第二次广州之役就是黄花岗革命。


广州329起义指挥部旧址(现称黄花岗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曾经是孙中山领导黄兴等革命党人策划、指挥329起义的地方。摄于2011年2月23日。


这些革命活动当然都不成功,但是每一次的举事和失败对当时麻木的人心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当然,冲击最大的就是1911年的黄花岗之役。黄花岗起义失败的消息传出后,中国社会上同情的声浪渐渐升高,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市井小民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公开肯定革命、赞成革命。人心由冷漠、而触动、而转折,终至全面激荡!至此,革命已成社会普遍共识,满清的覆灭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中山先生回顾这段历史时也感慨地说:“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果然,四个月后武昌之役爆发,满清政府崩溃,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因而成立。

回首望去,八十六位黄花岗烈士都非常年轻,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二十到三十来岁的青年。他们目睹了中国近代的屈辱,怀抱救国救民的理念,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胸怀,在风华正茂的年纪慷慨捐躯,改造社会。作为后人的我们,在展读史页之余,不由得对他们深厚的民族情怀生出深切的敬意。◇

================================================================

傲霜菊花 72烈士的感召
文 ◎ 吴雪儿


广州起义失败后,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图为黄花岗72烈士墓。(摄影/青山)


1911年1月18日,黄兴到达香港,受孙中山委托,主持了黄花岗起义的筹备工作。年青的生命慷慨就义的心已决,一封封的绝笔,告别亲人和盟友。那不是麻木的牺牲,而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他们的牺牲精神感召了民众,祟高情操薪火相传。

黄花岗原名红花岗,当年黄花岗起义,86位烈士舍身成仁,由同盟会党员、广州《平民报》主编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骸骨72具。当时潘达微说:“这些仁人志士,各个都是傲霜的菊花,高尚而祟高。红花岗莫不如改为黄花岗,岂不更好!”黄花岗因而得名……

1910年,新军起义失败,国内各种社会矛盾迅速激化,当不少革命志士感到灰心时,孙中山看到了社会上有利因素正在酝酿。同年11月13日,孙中山在槟榔岛屿(马来西亚槟城)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举行会议,商量卷土重来的计划。孙中山在会上说:“乃者时机日逼,外而高丽既灭,满洲亦分,中国命悬于一线;内而有钉门牌、收梁税,民心大变,时有反抗。吾等新军之运动,已普及于云南、广西、三江、两湖,时机已算成熟。”


国父孙中山(左二)和陈少白、尤列、杨鹤龄三人志同道合,积极鼓吹革命。清廷对他们恨之入骨,称他们为“四大寇”。


他又热情鼓励大家:“一败何足馁?吾曩之失败,几为举世所弃,比之今日,其困难实百倍。”孙中山的喊话获得了黄兴和赵声等的支持,并确定起义地点在广州。

筹募经费过程艰难

革命需要经费,同盟会成员开始在世界各地筹募经费,孙中山委托布思、咸马里在美国募款,黄兴则亲自到新加坡、暹罗、吉隆坡、怡保等地演说,进行筹款活动。但筹款工作并不容易,邓泽如到马六甲向富商谭佑初讲解,对方很赞成革命,但讲到捐款就不愿意,结果马六甲一个大埠只筹得333元。筹款未如理想让黄兴很着急,曾说:“现在事势已迫。如英属不能筹足预定之额,则全局瓦解。”说罢即泪下。

经多方奔走,才募得15.7213万元,其中美洲7.7万,英属南洋4.7663万,荷属南洋3.2550万元。革命党人一无所有,单凭口舌向各方面动以大义,募集如此巨款,其艰难可想而知。

1911年1月18日,黄兴到达香港,受孙中山委托,主持了该次起义的筹备工作,并于1月底在香港跑马地街35号成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

菁英分子当“选锋”

和以往几次起义不同的地方是,在人力安排方面,同盟会精选了一批能由起义机关直接掌握的骨干队伍,为发难先锋,称为“选锋”,即敢死队员,突袭两广总督衙门和广东水师提督衙门。人数由最初500人增加至800人,当中包括:黄兴所部闽籍留学生如林文(时爽)、方声洞、林觉民、喻培伦(云纪)、熊克武等,赵声所部晥籍党人,如宋玉琳等。这批选锋大多数已在起义前到达了香港、广州。他们的任务是要首先发难,打乱清朝在广州的指挥机构,夺取军械库。

同年4月8日,统筹部召集会议,会议议定起义时间为4月13日(宣统三年3月15日),计划十路大军攻打广州。本来是一次大规模的起义,却在同一天发生了同盟会会员温生才自发地刺杀广州将军孚琦事件,温生才在事件中牺牲了,同时也引起了清方对革命党起义的警觉。加上美洲和荷属的大批款项尚未到齐,从日本、越南购运的军械也大部分未到,最后同盟会把发动起义的计划推迟到26日。

黄兴于23日先进入广州,当日清晨,他写信给梅培臣等同志道:“事冗,无暇通候,罪过罪过!本日驰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书此以当绝笔。”书后更盖上“铲除世界一切障碍之使者”和“灭此朝食”两枚印章。

黄兴到广州当晚立即在越华街小东营5号设立起义总指挥部。

起义行动泄露 环境急转直下

黄兴一抵广州,当地的起义机关内的气氛也紧张起来,意识到起义将在几天内发生。本来党内人对起义还抱有胜利的热切期望,心情兴奋,行动更加谨慎。然而在 24、25日广州环境再进一步恶化,从新军驻地突然传来消息:清方下令将新军的枪机全部缴去。与此同时,天字码头等处驶来的长头蓝布篷船中,载满了调来省城的陆路提督秦炳直所部清兵。连串的坏消息说明了起义行动已被泄露。

起义的一切准备工作本来已是箭在弦上,不能住手,但清朝也有所准备,张开罗网,等待革命党人投入,如果按照计划行动,等于是自投罗网。

此时,在城中指挥的黄兴已十分彷徨,被迫于4月26日早上决定将起义日期再改,“令各部即速解散,以免搜捕之祸”,并随即致电到香港总部:“省城疫发,儿女勿回家。”暗示香港方面停止再派在当地待命党员到广州。当日,城中数秘密机关陆续关闭,已经到达广州的选锋也开始分批撤回香港。

这一决定让黄兴感到非常矛盾和痛苦,在这次的筹备中,动员之多,牵涉的面之广,大量军械弹药已运进城,这次的改期与取消行动无异原先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同时黄兴想到过去起义多次失败,已损害了革命党人在海外募款的信誉,是次起义前后已用款十数万元,如果就此解散,以何颜面去面对资助革命的海外华侨!

推迟起义的命令一下达,又传来新消息指,李准从顺德方面调来广州镇压起义的巡房营中有自己党员,哨管温带雄托人带话,将率部响应起义,消息重新点燃了黄兴和部分党员立即起义的热情。

拼一死战 唤醒同胞

这次武装起义汇集了来自各省和南洋的同盟会菁英之士,早已赶赴广州当选锋,并抱定了有去无回的必死信念。林觉民留给妻子的《与妻诀别书》,发自肺腑,至情至圣,成为了“世纪情书”。

方声洞给父亲写下绝笔:“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此禀果到家,则儿已不在人世者久矣。”并劝老父珍重,勿为他的死过度悲伤:“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他日革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亦瞑目于地下矣!”

来自四川的喻培元是造炸弹专家,曾因意外导致左手伤残。为了准备是次起义,他与其他党员日以继夜研制了逾千颗炸弹。喻培元听到起义延期的消息,便和林文一起去找黄兴表示决心。喻培元说:“非干不可,彼一人亦干”,林文也说:“余辈求杀敌耳,革命党之血,可以灌溉于无穹,事之成败无足深计。”

黄兴也决心个人作一死拼,他说:“我既入五羊城,不能再出去。”他又向众人说:“余人可迈步出五羊城,唯我克强一人必死于此。”

黄兴立即打电报到香港总部增援:“母病稍痊,须购通草来。”但香港总部得电讯后,未来得及在起义前率众赶至。黄兴本打算将原定的十路进攻计划改为四路,但其余三路:姚雨平、陈炯明、胡毅生未有动,最后只有黄兴一路孤军作战。

4月27日(宣统三年3月29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800名选锋分四路攻打两广总督衙门、小北门、巡警教练所和守南大门。然而等待着他们的只是一座空房。很多参与起义的义士临事表现得十分英勇,但由于清朝部队人数众多,起义队伍得不到接应,各路队伍虽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彻夜相攻,但都先后失败。黄兴在冲出督署时,右手两只手指被击断,但仍领队杀敌,边战边走,最后激战中掉队,回顾不见一人,避至一家小店,换过店主的衣服后,避至广州河南女同志徐宗汉的秘密机关。

赵声和胡汉民率领党人二百多人乘夜船赶赴广州,于28日早晨到达广州时,才知道起义已失败。


赵声


封城搜捕 格杀勿论

之后,张呜岐、李准下令闭城3日进行搜捕“凡属没有辫子的、身穿黄军衣的以及来路不明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制台衙门前,被杀的人约有二、三百人之多”。

起义后被捕党员已知的有31人,包括林觉民、喻培伦、宋玉琳、陈可均、李文甫等。林觉民被捕后由张呜岐亲自审讯,林觉民席地而坐,纵论世界潮流日渐趋向民主之势,并劝清吏清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

林觉民、喻培伦就义时更高喊口号:“共和万岁!民主万岁!”

孙中山曾就黄花岗起义说过,“是役也,集各省革命党之菁英,与彼虏为最后之一搏。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热实以之造成矣。”

辛亥革命结束了满清皇朝的统治,以争取民主、建立共和为理想。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仍然在争取民主路上痛苦挣扎。辛亥革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受到之前为革命慷慨就义的黄花岗烈士的感召。在现今中国社会,贪污腐败、道德伦丧比起当日,有过之而无不及,社会矛盾前所未有的尖锐,一波波的政治运动中的烈士,正在感召着中国人民的觉醒……◇

================================================================

黄花岗精神 召唤中华国魂重生
文 ◎ 陈柏年

检视辛亥革命一役最高价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信念是否实践,就必然触及到以马列思想为祖宗,非我中华族类的中共当权者大忌。百年之后,回顾铁血华年的烈士风采,祈愿此一信念及理想终耀神州。

中华江山巍峨耸立千古,绝代风流人物代有传承。百年前,孙中山先生见列强环伺,蚕食鲸吞无日或已;而满清颟顸腐败,无所作为,四万万人民沦为末等公民。于是他登高一呼,海内外志士风起云涌,短短16年革命业成,创建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然而伟大的国家命运多舛,中华民国建立不到38年,国民党就败退台湾。自从毛泽东悍然宣称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共学者论述此一历史,一律冠上“失败”二字。然而,辛亥革命真的失败了吗?

《谁是新中国》辨正邪

1989年7月,历史学者辛灏年在他第三部长篇小说中,以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为背景,借一名学者之口,向一位年轻的军人述说辛亥革命成败仍在未定之天:

“看一个革命的成功与失败,关键看他这个革命和他物件之间关系的变化:如果革命打败了他的物件,这个革命当然就没有失败;如果被其物件所打倒,当然革命就失败了。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两百六十八年的满清专制王朝,而且结束了中国两千一百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你还能说他是失败的吗?”

这样的论述早几年在中国是要杀头的,即便在当年也是极其罕见。因为检视辛亥革命一役最高价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信念是否实践,就必然触及到以马列思想为祖宗,非我中华族类的中共当权者大忌。为了拨乱反正、明辨千秋大义,辛灏年着手进行《谁是新中国—现代中国史辨》,耗费14年乃竟全文。书中铁证如山的指出:中华民国为主权在民国家,而实现民主宪政的道路上,充满复辟与反复辟的抗争力量。毛泽东等中共党人逆天而行,悖离民主;中共篡国一如袁世凯、张勋等北洋军阀,妄想以政变与叛乱颠覆走向民主宪政的中华民国。故该书得出结论:民主宪政的中华民国才是新中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满清专制帝国的翻版。

倘若聆听过辛灏年的演讲,定然对他雄滔不绝的思辩口才、钜细靡遗的博引史例,以及激荡感人的爱国情操震撼不已。他被誉为当代最优秀的政治演说家之一,海外慷慨陈词,几度折服中共领事馆官员起立致敬。而随着锲而不舍的研究与对于历史的反复深思,辛灏年从一位文学家、历史学家,毅然成为一位反共学者。“辛灏年”也就是“辛亥年”的谐音,更表明了他追随革命遗志,召唤中华儿女重返荣耀本源的心愿。

辛灏年并不孤独。2001年10月10日,他获得爱国华侨,尤其是革命先辈、纽约华侨周祥捐赠五十万美元,得以创办《黄花岗》杂志,汇集各地民主力量。 2005年,美国《黄花岗》杂志受到委托,宣布报导来自中国十七个省、市的秘密同盟会组织代表,在南京中山陵前,敬告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和中华民国的创建者孙中山先生,“重建中国国民党”的消息。而今,他为了迎接辛亥百年,在世界各地获邀举办的讲演活动,热烈传流至今未息,期待中华民族能在惊涛巨变中重生。

百年之后,让我们再回顾铁血华年的烈士风采。他们用最纯真无私而舍身的义行,唤醒了广大国民禁锢的灵魂。但愿这样的理想终耀神州,以慰烈士在天之灵!

烈士义行典范犹存

在壮烈牺牲的革命志士实为86人,多由黄兴所率130人敢死队所组成。年龄最高者为徐忠炳,得年45岁,武术家。最幼者余东雄,18岁,南洋侨商。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摄影/青山)


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记碑。(摄影/青山)


■炸弹大王 喻培伦(25岁)

喻培伦(1886~1911),字云纪,四川内江人,出生于糖商家庭。他赋性聪敏,无论什么技艺一学就会。素对小型机件(如钟、表之类)拆装自如,后来又接触化学,因此在制造炸药上有重要贡献。1905年赴日留学后,本以工业救国为宗旨,认真研究考察当地工业科技。然而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以实业救国的热情渐渐消逝。


喻培伦


1908年7月,喻培伦以优异成绩考入了千叶专门医学校药科。这是当时日本首屈一指的名校,也是中国政府所指定的官费五校之一。透过弟弟俞培棣参与同盟会革命起义的行动后,他认识到革命同志亲如手足,又是大仁大义的崇高事业,就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此后不复奢华习气,一转简朴而判若两人。

为了革命大业,喻培伦全力投入研究制造炸药和炸弹。当时是以银制法炼制炸药,不但昂贵且极度危险。他在制作时曾被炸伤眼睛,左手残废三指。皇天不负苦心人,偶然间他从日籍学生处获得英、德、日等国的炸药秘本,废寝忘食的研究下,终于在1908年底研究出一种新式安全炸药,运用电流、化学、钟表等原理发火引爆,成效甚佳。喻培伦因暗杀清朝大臣事败后脱逃到香港,以行医为业,着《安全炸药制造法》万余言,附图二十余幅,由弟喻培棣在日本秘印送革命党人,被称为“喻氏法”。后来武昌起义所用炮弹,皆用此法制成。

1911年1月,喻培伦接获黄兴函,约定义举于广州。他加紧研制炸弹一千多枚,起义前夕连夜赶工,运到广州。同盟会诸同志考虑到喻培伦身负奇才,对党国有重要意义,决议他不必涉险。喻培伦凛然道:“倘须人人留为后用,谁与谋今日之事?”众人听罢只有钦佩赞成。本欲延期起义,也因喻培伦向黄兴力争,终于依时举行。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29广州起义枪炮声起。喻培伦前胸挂一大筐炸弹一马当先,率众直奔总督衙门。炸裂围墙后再占总督大堂,继攻督练公署,途中遇清兵展开恶战。3个多小时后,喻培伦负伤多处,炸弹用尽,力竭被捕。他在审讯上毫无惧色,大义凛然曰:“学术是杀不了的,革命党人尤其是杀不了!”他不断高呼:“头可断,学说不可绝!”“党人可杀,学理不可灭!”慷慨牺牲后与同志合葬于广州黄花岗,时年仅25岁。

1912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行文指令,以肇造民国元功追赠他为“大将军”,家乡内江修建了喻培伦大将军祠,以昭后人。

■心可鉴天 陈可钧(23岁)

陈可钧(1888~1911),字希吾,一字少若,福建人侯官(今福州市)人。曾留学日本,矢志入东京帝国大学,曾习英、德语文及欧美文学,三次录取却以体格欠佳被汰,始终不肯改入其他大学。视其参与起义死志亦是坚定不移。


陈可钧


1911年春,陈可钧到广州自愿任选锋(敢死队),一偿平生杀尽贪官的夙愿。然而受重伤被捕。清朝官吏讥讽一白面书生,何苦沦落至此。陈可钧厉声怒斥:“你以此举侮辱壮士!事之不成,天也!然以唤醒同胞,继志而起,于愿已足。你等利欲熏心,血液已冷,何能知这等事!”赴刑场时言笑自若,引颈就义。

■武艺高强 李德山(42岁)

李德山(1868~1911),名亭昭,号泽三,广西人。幼时喜练武术。12岁时遇到早年在少林寺出家、武功高强的了一法师。德山跪求法师收他为徒,愿为寺中劳动僧。在法师指点下,李德山日夜练武习拳,练成一身好武艺。他曾参加中法战争,以大刀屡建奇功。后来加入天地会起义反清,但屡次失败,还曾被捕在狱半年。失意徬徨下,1905年遇同盟会会员宣扬革命理念,欣然入会。1910,李德山来到广西平南县丹竹的都兴村,在韦氏宗祠的武馆里当一名拳师,教导出了豪侠仗义的“都兴五虎将”:韦统铃、韦统淮、韦树模、韦荣初、韦斯昭,也介绍入同盟会,为革命奉献。


李德山


在1911年,李德山率广西同盟会员参与起义。他左冲右突,一举击毙清军管带金振邦,逼许多官兵弃械投降。但在大批清军包围下,李德山率领众撤入一家米店,用装满大米的麻袋作掩护,彻夜战斗。最后清兵火烧米店,李德山从烈火中冲杀,与敌人决一殊死。韦统铃、韦树模、韦统淮、韦荣初壮烈牺牲,李德山腮颊中弹,血流如注,力尽被俘。韦斯昭突围不久,亦被巡警捕获,相继成仁。

清官李准亲自审讯李德山。他早就听说李德山武功高强,意图诱他降敌。李德山正色严斥:“大丈夫为国捐躯,分内事也。我岂不能致富贵者,是因不能如你辈认贼作父,不知羞耻!”从容赴死。是年,李德山年仅42岁,与都兴五虎合葬黄花岗。1935年,平都乡人建立平南黄花岗五烈士纪念碑,永志韦氏后族不忘。

烈士遗志的当代意义

阅读这些烈士事迹时,每每浮现《让子弹飞》片中张牧之举枪大喊:“枪在手,跟我走!”然仅寥寥几位壮士附和,其后大街杳无人影的悲凉。如此赤胆青春生命的死亡,实为中国一大悲恸。这些烈士短暂的生命绽放了无比绚烂的光芒,孕育了民主中国的诞生。

继承了烈士的遗志,中华民国逐步实施宪政,成为华人史上首度政权和平转移的国家,如今却还有更严酷的专制统治与异族思想在扼杀我民族自由与灵魂。百年后回顾历史,但愿中华儿女无负革命大义与烈士心愿,让晦暗神州重光!◇

本文转自217期【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周刊】“封面故事”栏目

相关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4月1日)
百年黄花岗 英烈嫡孙展“浩气长存”
支联会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孙中山动画两岸同步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