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巴黎5区的法国先贤祠(Panthéon),在18世纪晚期建成,两百多年来这里安葬着数十名在法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安息在这里的七位法国文学巨匠。
先贤祠(法语:Panthéon)位于法国巴黎的拉丁区,最初是法王路易十五兴建的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历经数次变迁以后现在成为法国最著名的名人安葬地。先贤祠是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早期典范,其正面仿照罗马万神殿(Pantheon in Rome),拱顶为布拉曼特风格。
最早安葬在这里的文学巨匠是伏尔泰(François-Marie Arouet, Voltaire),伏尔泰原名Franç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他是法国启蒙时代十八世纪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主要著作有《哲学辞典》、《俗世之人》等。伏尔泰反对君主制度,主张言论自由。他欣赏中国的孔子,崇拜儒家思想,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
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他著名的一句话是“我并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死后13年,即1791年,骨灰被安葬在先贤祠。
第二位进驻先贤祠的文学巨匠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他是一位是瑞士裔的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几乎与伏尔泰生活在同时代。在巴黎期间,卢梭与德尼•狄德罗认识,并从1749年起参与《百科全书》的撰写,其主要著作是《忏悔录》。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1794年他被移葬在先贤祠。
第三位是法国大文豪雨果(Victor-Marie Hugo),他是去世时直接被安葬在先贤祠的第一位文学家。这位十九世纪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出生于法国东部紧挨瑞士的杜省贝桑松,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位将军。
雨果15岁时在法兰西学院的诗歌竞赛会得奖,17岁在“百花诗赛”得第一名。雨果一生著作无数,代表作包括《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几乎涉及文学所有领域,评论家认为,他的创作思想和现代思想最为接近。
在宗教信仰方面,雨果宣称:“宗教将会消失,但是上帝将会保留”。他预测,基督教最终将会消亡,但是人们依然会信仰“神、灵魂和力量”。他死后法国举国志哀,被安葬在先贤祠。
第四位是左拉(Émile Zola),左拉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左拉出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一名意大利工程师。左拉的最主要著作是从酝酿到成稿历经25年完成的《卢贡-马卡尔家族》,这部小说讲述了卢贡-马卡尔家族前后五代人的人生轨迹,宛如一套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题材之广泛,几乎涉及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的方方面面,展现了法国上流社会、工商金融界及下层社会的不同面貌。
第五位是安德烈•马尔罗(André Malraux),他是法国20世纪著名的作曲家、作家及政治家,二战期间曾坚定反对德国纳粹对法国的侵犯,对戴高乐一生忠诚,曾在戴高乐任职总统期间担任文化部长,32岁因小说《人的境况》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去世20年后,骨灰移入先贤祠。
第六位是大仲马(Alexandre Dumas),他也是截至目前法国唯一一位死后百年才进入先贤祠的文学巨匠。大仲马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一生著有150多部小说,90多个剧本,文集250卷,创作量惊人,作品多达270余种,代表作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在法国通俗文学领域,魅力经久不衰。
第七位是塞泽尔(Aimé Fernand David Césaire),他是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出身的黑人诗人、作家、政治家,在文学方面他进行了大量的小说、诗歌、舞台剧以及小品文的创作,也是马提尼克当代最主要的政治人物,曾担任马提尼克大区区长,代表作有《神奇武器》、《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等,于2011年4月骨灰移入先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