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的传说:葫芦丝(下)
这个传说还有另一种结局:悲痛欲绝的桑亮天天对着猛养江吹着悲伤的调子,呼唤心上的姑娘。
他的痴情执著感动了佛祖,佛祖踩着云来到猛养江畔用手一指,天空立刻出现一道霞光,整个猛养坝子笼罩在金光之中,这时到处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百鸟欢唱,少玉被一个巨大的葫芦托出江面,像一朵刚出水的莲花一样更加美丽动人。从此,他们吹奏起优美的葫芦丝,过着幸福的生活。
葫芦丝就在梁河县猛养傣族人家传承下来,梁河的德昂族、景颇族、阿昌族也前来取经,相继扩大到了整个德巨集和其他民族地区,并得到世代相传。
另一个在德巨集傣族地区流传的动人故事:很早以前,在大盈江畔,住着一个大户人家的姑娘,名叫朗慕,江边有个伐渡筏的小伙子叫二保。有一天,朗慕过江去赶街,正好乘坐二保的渡筏,两人一见钟情,约定再次相会。
一天,从江上飘来一个小葫芦,里面装着朗慕的信,信上说,因为家父管教很严,不能与你对歌谈情,你若心中有我,就在葫芦下面插上竹管,待夜深人静时来到我家墙外,吹起我们用葫芦和苦竹合制的筚朗叨,畅述衷肠。
于是,二保每晚都拿着自己亲手做的筚朗叨,来到朗慕家的墙外去吹,结果每次都被朗慕家的家人赶走。朗慕被禁深宅,听到乐声怀念情侣,郁郁不乐,不久含恨而死。二保闻讯后,悲痛欲绝,每天夜里都走村串寨,吹奏着心爱的筚朗叨。
傣族英雄阿泰的故事
还有一个傣族的传说,在上古时代有一头凶兽,经常下山来吃人和牲畜。当时有一位大英雄名叫阿泰,他看到自己的乡亲和家园被凶兽肆虐的悲惨不堪,于是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女娲娘娘的宫殿,求女娲娘娘予以解救。
女娲娘娘被阿泰的诚心感动,赐予他一只葫芦,可以收取妖魔鬼怪。阿泰回到自己的家乡,等凶兽出现之时,用葫芦对准凶兽,一下子凶兽就被吸进了葫芦中。
但是,凶兽依然在葫芦里乱冲乱撞,阿泰灵机一动,将一根竹子的一头削尖,一下子插在葫芦的底部,凶兽终于在里面安静了下来,再也没有办法出来作怪了。
为了纪念阿泰的英勇事迹,大家仿照这葫芦和竹子的模样作出了葫芦丝,作为乐器流传至今。
德昂族“昆撒乐和欧比木”的传说
古代的德昂族寨子里,有一个叫昆撒乐的小伙子和一个叫欧比木的姑娘,他们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情投意合。昆撒乐会用树叶、竹叶吹奏出美好的音乐。由于叶片会干枯,难以保管,昆撒乐就用薄薄的铜片代替叶片,并把薄铜片放到细竹筒上吹。
后来,竹管被虫蛀出一些小洞,吹奏时用手指按不同的洞眼,竹管发出的声音就会变化,再套上葫芦,声音更悠扬了。就这样,昆撒乐发明了“毕格宝”(葫芦丝的德昂语名称)。
昆撒乐常常在劳动之余吹起“毕格宝”,欧比木一听到乐声,就会来与他约会。但是,欧比木的父母嫌昆撒乐家境贫寒,不愿将欧比木许配给昆撒乐,便悄悄的在深山老林里盖了一间小吊楼,将欧比木藏到小吊楼里,不让他们见面。昆撒乐是个有骨气的小伙子,决心外出去赚钱,娶回心爱的姑娘。
欧比木一个人住在吊楼里,天天思念昆撒乐,泪水把眼睛都弄花了。一天,欧比木见地面上有脚印,以为是昆散乐来过,就把梯子放下,等待心上人的到来。哪知吊楼附近的脚印竟是老虎留下的,晚上饿虎顺着梯子爬上吊楼,把欧比木吃了。
昆撒乐在外地拼命干活,节衣缩食,攒得了许多银子赶回家。他找到小吊楼时,发现心上人已不在人间,悲愤不己,钻进深山将老虎杀死。昆撒乐提着老虎的头和尾,回到姑娘家的竹楼下祭奠,用“毕格宝”吹起悲怨的乐曲,久久不愿离去。
这对青年恋人的不幸,震动了整个德昂族山寨。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昆撒乐和欧比木,就将“毕格宝”作为乐器世代传承下来。“毕格宝”吹奏的曲子,就是德昂族用葫芦丝世代传承吹奏的〈流泪调〉。现在,梁河县的河西乡二古城德昂族村寨里,还有人会吹这首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