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介清正 善人天佑
刘安世,字器之,北宋时河北大名人,历任史官、谏官、宰相等,一生刚正不阿,正色立朝,扶持公道。
刘安世考上进士后,每日仍勤奋学习,讲求人性天命道理,不倦不怠。别人问他为何这样劳苦自己呢?他说:“隐居求志向,行义达道理,本来就是一回事。我侥幸早成功名,但毫无知识,昔人漆雕开已成圣门高徒,尚且自谦,我算什么,怎敢惧怕劳苦而偷闲呢?”
司马光任宰相时,推荐刘安世到国史馆出任要职。一天,司马光问他:“你知道我为什么推荐你吗?”刘安世摇摇头。
司马光说:“在我触怒权贵被贬时,无权无势,你却经常来问候、宽慰我,鼓励我有机会还要报效国家。我们在一起谈文论史,各抒己见,有时还为此争论。在我担任宰相后,那些过去的泛泛之交,甚至仅见过一面、对答过几句话的人,都纷纷给我来信,借叙旧为名,行要官之实。却只有你没有来过信!
你并不因为我居高位而生依附之心,对我一无所求。依旧读书做学问,节操自守,淡泊无争,这就是你的人品和做人处事的态度,也是你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处。我就是冲这一点竭力向朝廷推荐你的……。”
刘安世常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待人之道,以诚为本。”平素最注重品德修养。司马光赞扬他说:“刘安世能够有‘尽心行己’的修养功夫,是因为他平生能够力行一个‘诚’字,把‘诚’做到了颠扑不破的地步啊!从不妄语,表里如一。”
当时的市民田叟说道:“若是经过南京,没见到刘公,就如同经过泗州(山东曲阜),没见到大圣孔子一样的遗憾啊!”刘安世的待人之诚确实为人称道。
刘安世任谏官后,本着严正负责的态度,忠直敢言,多次在皇上面前进谏,直陈政令得失。三司使章惇为人奸诈,恃势专权,刘安世屡次上疏论奏章惇品性不端,不能任用,大家都替他担心。
后来章惇任宰相,对正直之臣或杀或贬,欲置刘安世于死地,将其放逐到边鄙之地。当时以两粤一带,最为荒凉危险,人们常说:“春州、循州、梅州、新州与死为邻,高州、雷州、廉州、化州说着就怕。”凡此八州,刘安世经过七州,虽 盛暑炎日,泛海冒险,但是监视他的人,一刻也不放松,人们都以为刘安世必死无疑,但他却安然无恙。
章惇得知后,又派出使者去害刘安世,但是使者不忍下手,使其阴谋未能得逞。有个想买官的小人揣知章惇要杀刘安世,便来自荐,章惇立即擢升其为雷州判官,命他杀刘安世,这判官快马驰向刘安世贬所,随从左右的人,畏惧势力,不敢如何。
在距贬所二十里地时,忽然听见有寺院晚间钟声响起,这判官却似重物击头,倒地而死。章惇见事又败,再捏造罪名,妄想诬以死罪。结果还没等到报奏天子,他的事就败露了。皇上想到当日御前刘安世谏正之言,立即召刘安世回朝,任以宰相。
刘安世正直忠良,一生人敬天佑,几番化险为夷,后来福禄康宁寿考,家道昌盛。人们都说这是天佑善人之明验。至于恶人,用尽奸心诡计,陷害忠良,不但空劳心机而且罪孽日深,结果人怨天怒。
人生际遇无常,但对命运的追求却是平等的,充实道德,对生命负责,真心行善才是最重要的,因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报应只在早晚!
有诗曰:
天道从来佑善人,刘公抗疏触丹宸。
几番濒死皆无恙,奸相空劳设计频。
又有诗曰:
天运从来总循环,报应昭彰善恶间。
信是冥冥原有主,人生何必用机关?
--转载自明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