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忍哲学
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康之所以凌驾天下,就是以“忍”为其行事哲学。影响迄今,日本人的家训当中处处可见“忍”字的出现,这种精神上的圭臬甚至流传到学校、企业,及整个民族。所以这次日本虽然遭受空前的的震灾,但从各方报导中得知,他们在灾后冷静、自制与忍的表现,令人惊讶。
日本历经关东大地震、阪神大地震的钜变,不但没有震垮他们的信心,反而加速了复兴的速度,彰显了日本民族不同凡响的韧性。
NHK每天中午过后有一儿童节目,主持人和2~3岁的孩子玩在一起,孩子们随时会被暗示先来后到的“行列”概念,潜移默化之间让孩子们接受了“行列”的观念,然后变成习惯。日本人既然从小接受了排队教育的训练,当然长大后便以“不排队”是反逻辑的行为看待,而这项习惯也成为日本人从幼儿到大学、社会体系,根深蒂固不可违逆的行事准则。
据报导,涉谷附近的中央快速道路上,停满了寸步难行的各类汽车,绵延数公里,但没有一部汽车按喇叭,也没有一部跑路肩投机。岩手县加油站排长龙的汽车,按规定每次只能加1,000日元的汽油,直到加油站快没油了,也无人按喇叭催促前面的车子快走。在开放免费取物的便利商店,排队的人进入店内只取自己要用的物品,也不会多拿其他东西,这种自制的精神颇令人称奇,但日本人却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道德习惯”。
有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可贵的是在环境极端恶劣、身心遭受极大横逆的情况下,日本人依然默默地承受下来,依然守秩序排队领食物;没有争吵、没有骚动,一切表现得平静而理性,灾民们说:“我只要活着,别无要求。”
我们再三的思索,为何他们在这种逆境中还能保持令人敬佩的理性表现,原因在幼时的教育及社会形塑的氛围,默默地导正每个人从小到大的行事风格,让忍的精神成为社会道德习惯的准则,也成为“民族性”的表征。◇
(本文作者为前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淡江建筑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