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三峡工程建设能促进库区柑桔发展的观点,侯学煜提出相反的论据。三峡工程主上派把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寄托在柑桔发展上,认为水库的形成会使冬季绝对最低温度提高,对柑桔越冬有利,并可以扩大栽种面积。
对此,侯学煜指出,三峡水库所要淹没的几十万亩土地,是沿河阶地上肥料较高的冲积土,含磷量丰富,举世无双,土地资源损失十分严重。在坡度上开垦,只会加大水土流失,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开垦的坡地土层浅薄,肥力低下。另外由于三峡大坝高一百八十米,柑桔园被迫迁移到海拔更高的地区,由于气温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柑桔的生长和越冬都不利。说三峡工程建设能促进库区柑桔的发展,难以令人理解。
关于泥沙淤积问题,侯学煜首先对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论点──长江三峡段的泥沙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没有发生变化──进行了批判。侯学煜说,现在上游各支流全年含有大量泥沙的浑浊河水,与五十年代冬季碧清河水,形成鲜明对照,此为一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水库建成之后,突然冲刷不仅影响水库的寿命,且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对上游航运发生阻碍,乃是不可避免的。三峡工程给长江航运带来的好处,只不过是改变大坝以上三百公里的航运,但大坝距重庆六百公里,重庆以东三百公里因回水变动的泥沙淤积,纵使水库“放水拉沙”,也不会拉到涪陵、长寿、重庆等上游一带的河床泥沙,因而重庆有可能成为死港,其结果必然阻碍西南经济发展。
此外,侯学煜指出三峡工程将引起海水倒灌,太湖一带盐碱化,破坏鱼类资源,特别是特有鱼种有可能灭种。同时,水库建成,水流流速减小,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环境污染亦会加重。
侯学煜还进一步提出三峡地区综合地质灾害的理论,此部分将于后文再述。
注:退垦还湖,中国政府片面强调粮食生产,把湖泊、湿地开垦为农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占据了水的空间,增加了洪水灾害,典型的例子便是对洞庭湖的围垦。一九九八年长江洪水之后,中国政府提出退垦还湖,就是放弃已经围垦的农田,恢复原有的湖泊、湿地。
博大出版社授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