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1),礼以行之,孙(2)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注释】
(1)质:本质、特性
(2)孙:音“训”,谦卑、恭顺。
【语译】
孔子说:“君子以义为本质,合乎礼节地实行,谦卑地表达出来,诚实无欺地达成目标。这就是君子啊!”
【研析】
君子为人处事或修养自己,本诸义理,顺天应人,基点、本质摆正了,路也就能走正,体现出来的就是言行、态度适宜而合乎礼节,谦冲为怀,堂堂正正、实实在在,也就是“义礼孙信” 的德行,足为世人典范。
君子踏着真理道义的步伐,在世间行行复行行,体现的那一切不就是可以做为世人参照的礼节吗?那怎么会有骄傲自大的表现呢?所作所为又怎会有半点虚假不实呢?但反过来说,如果偏离真理道义一点,反映到世间可能就是不合中庸德行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礼孙信”也不可得了。这么说来,君子坚守着真理道义,凡事以此为重,行于世间,就能“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四章》),出污泥而不染。
【延伸思考】
1、孔子能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凭借的是什么?如果心中没有道义,随心所欲是不是就是放纵、非礼?如果心中有道义,会不会有妄想或非礼的想法?所以这样是不是也就能自在又如意了呢?体现在外的是不是就是各种德行?
2、如果心中不存道义,那么做事的基点就容易变成名、利、情等,以利而言,那就容易见利忘义,现代社会,充斥只求利益不讲道义的人,所以败坏道德的言行盛行。
想想看:如何使利益至上的人,明白自己在败坏道德,以及心存道义的重要?利益至上的人是不是也很容易被利诱而落入陷阱?
* * *
【历史故事】
君子重信义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说,“君子通晓仁义,小人只懂得利益。”在中国的历史上,许多仁义之士轻利重义,为了坚守心中的正义与良知,宁愿舍弃眼前的实际利益。也有许多无耻小人见利忘义,为了现实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道德与良心。
《三国演义》中,关羽重义轻利,虽然身陷曹营,又受曹操厚恩,却始终不忘初心。任凭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袍赠马再加上黄金美女,关羽之心终不为财色所动,仍然坚持:“若知皇叔下落,虽蹈水火,必往从之。”关公因为守义成为人中楷模,在历史上传为美谈。同时代的吕布虽然勇猛无比,武艺也在关羽之上,却因为见异思迁,三易其主,其人格终为世人所不齿。张飞每当临阵对敌,出口就要先骂他为“三姓家奴”。
在“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中,梁惠王说,“您不远千里而来,给我的国家带来了什么好处和利益?”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其实,只要有“仁义”就够了。大王为一国之君,说:“对我的国家有什么好处?”大臣们会说:“对我家有什么好处?”百姓们会说:“对我有什么好处?”这样从上到下互相讲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将来大臣们会为他们的利益而杀其君,百姓们会为他们的利益而造反。这就是先讲“利”而后讲“义”的结果。然而却从来没有见过讲“仁义”的人抛弃他们的亲人,也从来没有见过讲“仁义”的人把他们的君王丢在一旁的。所以大王讲“仁义”就够了,何必说“利”?”
古人也很讲究诚信,《论语.为政》就载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说做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不讲信用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否则一旦被人识破,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而诚信精神应该从小培养。
有个故事流传很广,从中可知古人对培养诚信是非常重视的。故事是说: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上去,儿子哭着要跟她去,她安慰儿子说:“你别哭,回来后杀猪给你吃。”她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子正在准备杀猪,就劝阻说:“我不过是哄孩子,何必当真呢?”曾子却说:“如果不杀猪的话,那是欺骗孩子,实际上是教孩子说谎。”曾子坚持把猪杀了。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诸多美德,君子注重修养,具备许多美德而为人称赞,他们不朽的嘉言功迹,都足以为后人的典范,沐浴在正统文化中,重德行善,才是今人的正途。
--转载自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