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和”一向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传统道德,是涵盖自然、社会、内心等层面与各领域的基本原则,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质规定,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
和为贵
“和”表达出和睦、和谐、和平、平和等思想观念,“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
“天人合一”,即天人之“和”,指人应怀感恩之心敬畏天地,遵循宇宙规律,尊重与保护自然,要洞明“和实生物”之道;个人修身养性,要讲究“心平气和”之工;与人交往,要恪守“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之则;治理国家,要明晰“政通人和”之理,以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孔子在论“和”时,提出以“亲仁善仁”为基础。《大学》曾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就是人们要重视修身养性,“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修德之后,才能成为有别于“小人”的君子,才可进入“和而不同”、“周而不比”的境界。《论语》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指出“和为贵”的前提是要“以礼节之”,也就是说要做到制礼守礼,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天下归和”。
历史上作为社会规范与制度安排的“礼”,它的特性有二:其一是“别”,“为礼卒于无别,无别不可谓礼”,以此来避免因无别而造成的利益冲突和社会无序。其二是“和”,“礼”以“和”为贵,是“和”的体现,关键要看它是否体现了道德和正义原则。
例如古时的舜与人为善,德泽众生。亲贤人,远佞人;广开言路,倾听民众呼声而立诽谤之木(今演变为华表)。他曾耕于历山,把肥沃的土地让给他人;渔于雷泽,把经营好了的渔场让给他人;带动河滨制陶的工匠精心制作,不粗制滥造;推行以和为贵的方略,以德感化三苗,使他们弃恶从善。
正因为他谦恭礼让、诚信仁德,百姓都受到感化,人们都自觉地遵守社会道德,以致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开创了政治清明、千邦合和的太平盛世。
致中和
古人有“中和”一词,《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的诚意正心、修齐治平是由内及外、由吾及彼、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的进路,强调的是由个人修己,终至天下太平。
如果人人都能够不断提高道德水准和完善人格修养,做到“文质彬彬”、“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泰而不骄,威而不猛”,举止有节,行为有度,进退有矩,那么整个社会必将出现和谐、祥和的局面。
“致中和”讲的是适度、恰当、平衡与协调。《周易》说“保合大和,乃利贞”,是说要阳阴合德,才能四时协调,万物生长,长治久安。北宋哲学家张载《正蒙.太和篇》说︰“仇必和而解”,是说人与人之间要努力做到使冲突化解、斗争解除、战争消弭,表达出和平的愿望。
他在《西铭》中说:“干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大意是说,人是天地所生,藐然介乎天地之中。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构成人的身体,天地之间的主导便是人的天性。
和谐是一种规律,是万物都固有的规律,保持与否,关系着他的成长或变异;和谐是一种境界,不同的人之间,不同的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相互均衡,从而才能达到和谐统一,自然万物都以和谐为生、为美;和谐建立于道义的基础之上,是一种长久和永恒,昭示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与博大胸怀。
--转载自明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