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父母亦我儿女”,大部分的人可能会觉得有些突兀,感到很不恰当,因为语气上似乎对父母不够尊敬。其实这是用另一种角度来探讨父母和子女在“年老的后期阶段”,在心态上如何调适,在行为上如何互动。这正是不少“父母和儿女都已经年老”,九十几岁的父母和七十几岁的儿女,其家庭正在面对的现实问题。这篇文章,看看,想想,蛮有意思的。
************
我很喜欢小孩子,每每和小孩子一起玩的时候,都觉得很开心。和小孩子相处融洽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有耐心,不怕简单的事情一再反复的做,因为他们幼稚无知,不容易搞懂,要能体贴,扶助他们的幼小年弱,饮食、脏乱会一再的循环,最重要的当然是自己“乐意”和他们在一起。
由于小孩子不能给我们什么,所以和小孩子在一起,对大人来说,是一种付出,因为是在做和自己年龄不很相称的事情。哈,想想看,一个大人和小孩子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不但要双手上举、五指分开、手腕转动,还要脸带笑容地唱得高高兴兴,这不是“乐于付出的牺牲”是什么?
和小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即使不是自家的小孩,大人们也都会很自然的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儿女一样的对他们呵护爱惜,这是因为这些小不丁点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幼稚可爱。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要是我用对待小孩子的耐心和体贴来对待大人会怎么样?
结果我发现,就像是父母对小孩一样,我对所有的人都变得更有“爱心”;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主动而且乐意,不会觉得好像是在帮人而是在做“应该做”的事情;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会很注意去听别人说些什么,自己说话的时候会说得很仔细让对方听得懂(小孩子经常讲不清楚,而且又经常听不懂);最重要的是,我觉得我更快乐,因为每个人都变得那么可爱。
原来,我们对待所有的人,不论是男是女,是年轻是年老,都可以用对待儿女的心思来对待他们,这样一来“人人皆我儿女,各个都是我所爱”了。
“人人皆我儿女”,不只是老师对学生,教长对信徒,相对的,学生也可以这样对待他们老师,信徒也可以这样对待他们的教长,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在心态上,就是彼此相爱,在行为上就会互相关怀体贴了。
不过,如果我们仔细寻思人生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在自己家中“人人皆我儿女”,是一种天然的演变。
有个朋友,他的母亲已经老得认不得他了,每次回台湾看他的母亲,他都觉得非常难过。我告诉他,这是一种福分,因为她已经超越了“返老还童”,到了“回归母胎”的阶段了,所以人世间的一切都不再有任何的牵绊了,所以,不要难过,反倒要高高兴兴的像是对小孩般的和她相处,这样她快乐,你也快乐。
很多人都忘了,儿女刚出生的时候,刚出母胎,也是什么都不认得,第一声“爸爸妈妈”要在好几个月以后才叫得出来﹔现在父母不认得他们,不就像是刚出生的婴儿吗?
在父母年老的时候,他们行动不便,言语迟缓,脑筋混沌,在他们的身上产生了一种返老还童的变化,越来越像是小孩子,这时候我们当儿女的将父母视同自己儿女“父母如儿女”般的呵护体贴,是非常恰当,而且应该的。
可知道一个人能够有机会这样的回报父母的恩情,是父母的福分,也是自己的福分。因为上天真的是待我们不薄,让我们有能力奉养父母,让父母能够长寿,才有这种“父母亦我儿女”的机会。 @
高达宏政论集 //www.nownews.com/project/0007/688_1.htm
高达宏诗文集 //www.dajiyuan.com/b5/nf47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