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2月21日讯】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的严母育儿书《虎妈战歌》很快就从美国唱到了中国,不过中文版的名字改成了《我在美国做妈妈》。这就是吸引中国读者的方法:突出“在美国”。不奇怪,中国很多父母早就开始从传统的填鸭式严格教育转向崇尚个性自由发展的国际教育接轨了,如果可能的话,更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早早地去国外接受教育。
时下充斥中国大大小小书店的育儿书,包括那些美国妈妈们用亲身体验写下的书里,大多强调的是轻松快乐的教育模式、培养独立自主能力和社交能力、给孩子完整的童年和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等等。越来越多的父母用和自己父辈不一样的教育方法对待他们的下一代,“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因材施教”成为越来越多的家长的口头禅,而非仅仅专注于优秀的学习成绩和才艺发展。
但是这位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虎妈”蔡美儿的书和上面提到的书大不一样。这次,大洋彼岸擂得山响的战鼓对准的是“过于宽容和放任”的美国父母。
蔡美儿是华裔第二代美国移民,她自认为用“中国妈妈”的严苛教育方式,教育出两个相当成功的女儿。蔡美儿在书中秀出十大“不准”家规:不准自己选择课外活动;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不准参加校园演出;不准有科目低于A;除了体育和话剧外,其他科目不准拿不到第一……当女儿们没有做到时,她会直接骂孩子“垃圾”,甚至不准吃饭、上厕所,威胁要把玩具一个个扔掉,取消圣诞节礼物……而两个女儿也确实门门功课拿A拿到手软,都被誉为“音乐神童”。
蔡美儿认为,中国父母“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三个“法宝”:不理会孩子的自尊心;认定孩子必须孝顺父母;坚信小孩子不懂事,需要父母指引。
别无选择的中国妈妈
蔡美儿认准的康庄大道,却让中国妈妈们内心很纠结。在中国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之下,成为“虎妈”已经是大部分中国妈妈们不得已的选择。
和蔡美儿的自愿做“虎妈”不同,中国的“虎妈”们大多是因为孩子上学级级考试的政策、择校竞争特别激烈等等不得已而为之。时下的中国,“打造优生”、“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等时髦词汇如雷贯耳,“全脑开发”“对幼儿的思维训练”等口号振聋发聩。但是看着深夜里累得眼睛都睁不开,却还得强撑着写作业的孩子,身不由己跟着这个潮流教育孩子的父母大都心存歉疚,如果大环境不如此,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定不会这样做。
其实中国孩子的压力比虎妈的两个女儿更大。在美国,虎妈的两个孩子在家接受严苛教育,但是去了学校,还是有人鼓励她们独立思考,还是有很多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还是有不少能够和同学交往的空间。美国的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美国社会都更加鼓励个体的表达和创新意识。所以小女儿露露十几岁出头就敢和妈妈“叫板”,而且竟然也取得了胜利,兴高采烈地辞去了乐队小提琴首席的职位而去打她心仪已久的网球。她只要战胜了一个虎妈就可以了,而中国的孩子面对的不是“虎妈”,而是“虎妈”身后的一整套制度。
华裔孩子优异的分数和日后的发展
虎妈两个“天才”女儿并不让人吃惊,中国学生的“天才”早就已震惊过外国人很多次了,很久以来,中国学生就稳坐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霸主之位。两个月前,在经合组织(OECD)三年一次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项目”(简称PISA)上,上海约5100名中学生首次代表中国大陆参与,在65个国家的15岁中学生中一鸣惊人地拿下了冠军。而美国的中学生测试成绩却仅名列17,数学成绩更是只排第31名。
在美国,高中生申请大学都要参加一个名叫SAT的考试,成绩直接影响录取与否及奖学金多少。官方统计显示,亚裔学生在各族裔学生中成绩是最好的,其中华裔学生比更亚裔学生平均水平更高。令白人学生感到意外的是,亚裔学生不仅在数学成绩上遥遥领先,而且英文写作也已超过了本地白人。亚裔学生成绩实在是太优秀了,以至于一些大学为了平衡族裔比例不得不对亚裔学生人数做出限制。比起其他族裔学生,亚裔学生必须考更高的分数才能被录取,这还在美国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歧视”的争议。
但令人深思的是,过去100年中,华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数屈指可数,来自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更是一个没有,而美国却获得了约300项诺贝尔科学奖,其中不乏美国本土的科学家。诺贝尔奖里面没有设立数学奖,学术界和诺贝尔奖齐名的数学奖叫菲尔茨奖,美国土生土长的数学家中有11个人获得过这项荣誉,而中国本土同样是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这个奖项。
原因很简单,美国人是真正凭借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研究,而严苛枯燥训练只会把人的兴趣和热情打灭,即使是天才,失去了兴趣也就失去了动力,当然也就无法和那些乘坐着“兴趣”飞船迅速向前冲的人相比了。
两个改变世界的哈佛肄业生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有两个学生对世界的影响力最大,一个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另外一个是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两个人都是中断了哈佛的学业之后去开创自己的事业的。如果他们有一位虎妈,那他们是肯定无法退学的,虎妈一定会发飙逼着他们哈佛毕业的。也许这个世界会多出一个盖茨教授或者扎克伯格教授,但是我们今天的世界将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
在中国的教育体系和社会制度下,即使有比尔•盖茨这样资质的孩子出现,也不可能成长为比尔•盖茨这样的人物,因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创新能力已经被扼杀掉了。严苛教育可能可以让孩子今后有一个中产阶级以上的收入(当然现在很多中国大学生一毕业就失业,大学生头衔不再是就业的保障),比如成为医生,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等等。可是这种方法让社会失去了多少拥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有网民称虎妈的两个女儿“充其量就是个教授”。当然成为教授也已经是很不错了,但条件是,本人有这个资质,否则在这种严酷教育下,非得得抑郁症不可。
“虎妈其实外强中干”
虎妈批评美国懦弱、溺爱式的家庭教育,俨然以严苛家长代表的姿态向美国“放任的父母”唱起了“战歌”。但是《纽约时报》专栏作者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却与其大唱反调,说这个强悍的虎妈虽然表面上是让其女儿接受各种严厉的教育,但是实际上,“她在溺爱孩子。她不让孩子参与对智力要求更苛刻的活动,因为她不懂什么是和什么不是(智力上的)认知困难。”
布鲁克斯认为:“处理孩子间攀比、不断搞好关系、认识社会规范、游刃自我与群体之间的区别——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社会实践,对认知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任何一节紧张的耶鲁(音乐)辅导课。”
中国有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布鲁克斯也提到,一起工作比分开单干更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群体的表现与该群体的平均智商没有联系,甚至与群体内最聪明的成员的智商也无关。但是和别人合作的能力,却不是从一动不动地坐在钢琴旁弹奏几个小时中学来的。
在文章中布鲁克斯还引述了麻省理工学院和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发现,称和别人合作最好的人善于阅读别人的情绪,表现在给别人发言的机会、流畅地处理每个人的意见、善于发觉彼此的意向和长处,还得能够信任你的亲属圈子以外的人、会阅读人的语调和情绪、了解各人带进同一个房间的心理因素是否合拍。
钢琴是死的,敲下一个键,就一定会出一个声音,多练习,就一定会弹得更好,但是上面提到的技能却是无形的,是学校不教的,只能从艰苦的经历中获取。而蔡只知道赶紧让孩子们回家做作业、练琴、争第一,而不让她们参与艰苦实践来培养这些和别人愉快相处的能力。
布鲁克斯在文中问到:“她的女儿们从哪儿学习如何处世?她们从哪儿学习使用和应对隐喻?她们从哪儿学习像一个猎人观察地形一样地察言观色?她们从哪儿学习如何检测自己的缺点?她们从哪儿学习如何理解别人的心灵并预测别人的反应?”
很明显,虎妈自己在这方面就“先天缺失”,因为她是同样严苛的“虎外公外婆”教育出来的。很早以前她就发现,每次她在宴会上提起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马上就会有人疏远她。一次一位名叫马西的客人听了她的介绍后,感到非常痛苦不安,流下了眼泪,早早地离开了饭桌。晚宴的主办者,蔡美儿的朋友苏珊不得不努力恢复蔡美儿和其他客人的关系。
然而蔡美儿并没有意识到她的言行有什么不妥,依然在别人面前提起她的教育方法,并不理会是否会给别人带来痛苦。与其说她的作法强硬,不如说,她在和人愉快交往的技巧上太过无能。
出口转内销 中国本土找虎妈粉丝不易
《虎妈战歌》中文版《我在美国做妈妈》已经在中国上市,一些业内人士对这本书是否能够取得在美国市场上的成功表示怀疑。
在中国各大书店流连的父母,大多数比较青睐西方较自由的教育模式,他们希望了解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轻松的成长环境,如何和孩子成为朋友,在良好沟通的基础上全方位培养孩子。在面对一位大陆记者的询问时,大多数家长表示对《虎妈战歌》中文版没太大兴趣,因为“‘虎妈’的教育方式太专制,太严苛了,容易让孩子和家长处在对立的位置上。现在都在提倡素质教育,逼得太紧对孩子成长没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