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炎帝》

王胜

人气 185
标签: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10月20日讯】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即神农氏。相传炎帝的母亲有蟜氏游华山时,看见一道红光自碧波深处激射而出,一条赤须神龙升到半空之中,双目发出两道神光,与她目光对接,她身体马上有反映,十个月后就生下炎帝。炎帝一出生就异于常人,脑袋很像牛头。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七天时牙就长齐了,三岁时就懂得种庄稼的知识。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龙颜大唇,威风凛凛,颇具王者之风。

炎帝,他是一位极其慈爱百姓的领袖,他所行的“仁道”比黄帝还要多,他是一位一生都在为自己的人民默默奉献的君王。

在炎帝之前,人类的生存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捕鱼、狩猎为主。但是到了炎帝的时代,各部落氏族按伏羲氏制定的婚娶之礼,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繁衍很多了,仅仅依靠捕猎已经吃不饱了。看着百姓饥肠碌碌的样子,炎帝苦思解决的办法。一天,一只周身遍红的鸟儿,衔着一株五彩九穗谷,在天空中向炎帝飞来,在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将九穗谷扔在炎帝面前。炎帝看见了,拾起来种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揉搓后放在口中,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清除野草,随后,炎帝又“斫木为耜”,“楺木为耒”,发明了能够翻耕土地的农具“耒耜”,取代了刀耕火种,提高了劳动生产的效率。开垦出大片的土地后,开始种谷子。很快,谷子丰收了,百姓的吃饭问题有所改变。但由于谷子的产量很少,还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食物短缺的现象。炎帝受九穗谷被鸟儿啄食现象启发,把鸟儿能吃的植物籽粒,都收集起来,再播种到土壤之中。同时,炎帝还带领一些人,踏遍三山五岳,去寻找可供人类食用的各种植物。经过多年辛苦跋涉,能够供人们吃的植物,经过不断的选择、培育,逐渐多起来。最主要的品种是黍、稷、稻、麦、豆这五种作物,并教导人们如何播种,如何管理。后人把这五种作物称为“五谷”。人们的吃饭的问题初步解决了。他还能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得以孕育成长。炎帝教人民种五谷后,他还教人们打井汲水,在天旱的时候对农作物进行适当的灌溉,同时也解决人们的生存饮水需求。现在中国大陆的河南淮阳,有一高约二丈的高台,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有一口,井水都会波动。由于这一带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冲击,黄水退后大量的泥沙沉积,这些井多数都被埋在了地下。现在仅找到一眼,此井泉水清澈、甘甜,每天都有方圆近百里的人到这里取水,称之为“神水”,说直接可以治病。

种五谷,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使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有了更为可靠的来源,促进了人体素质的提高。炎帝会相看土地,他能看出哪一块土地适合种五谷,哪块土地不适合种五谷;同时炎帝还勘察出水泉的多寡和优劣,以定人们能否在此长居。

炎帝的操劳和奔波,使人们的生活相对稳定下来,免除了渔猎采集时代风餐露宿、东奔西走之苦。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时代开始了。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绿色物质文明”;同时,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以炎帝为楷模的精神文明的展现和教化,也像喷薄向上的朝阳,激励和指导着老祖宗们真诚而善良的过着有历史意义的每一天。

农业的发展,结束了游牧生活。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自身的繁荣兴旺。人口多了,就必然向外扩展。炎帝与他的子民们就开始了半定居半迁徙的农耕岁月。炎帝迁徙的路线是沿渭水东下,至黄河中下游以南的江汉平原,即今河南、河北、湖北、山东一带的广袤平原。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最适合于原始农业的发展。炎帝的部落越发展越大,后期炎帝的管辖足迹南到交趾(今岭南一带),北到幽都(今河北承德),东到晹谷(今山东西部),西到三危(今甘肃敦煌一带)。炎帝晚年的时候到南方去巡视,深入农家,了解民情,逶迤辗转数千里,一路南下竟达湘水之滨。途中,炎帝氏族将先进的农耕技术无私的广泛传播,开创了黄河、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炎帝疆域的不断扩展,与同时也在不断扩张的东夷联盟接壤了。在东方九夷联盟的首领蚩尤的指挥下,蚩尤的九夷兵战胜了炎帝卒。炎帝虽有防范,但还是很快败下阵来,根本不是蚩尤联军的对手,连自己的住地都没能守住,一路西逃,连连败北。由于黄帝出兵帮助炎帝,止住了炎帝的败势。两家合兵一处,共同抵御蚩尤。以黄帝为主的与蚩尤部族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之久,最后黄帝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一场大战,最后终于战胜了蚩尤。停止了黄帝时代与外夷部族之间的最大的一场战争。

东夷人归服了,华夏氏族的外部威协全部解除了。但内部矛盾逐渐突显出来。炎帝在蚩尤部被征服后,逐渐恢复了元气,“欲侵凌诸侯”,想争夺盟主的地位。可是,诸侯不服炎帝了,都归附于黄帝这一边了。结果,双方诉诸武力,在阪泉摆开了战场。

这场战争打的很艰苦,各方面都不亚于与蚩尤之战。最终,双方经过三次大战,炎帝战败了。炎帝心服口服,率部归降,心甘情愿的屈居黄帝之下。从这时起,黄帝和炎帝的子民真正的团结在一起了,炎、黄两家是一家人了。

炎帝的争战生涯,只是他生命历程很暂短的一部分。他长寿达一百多岁。他生命的主体部分都在他“行仁道”的过程中。他在解决人民的吃饭大事的同时,又开始研究人们的健康问题。他见百姓深受各种疾病的折磨,甚至因病而亡者,不绝于野。炎帝为解决人们有病无药医的问题,进山寻找能治病救命的草药。他冒着中毒的危险,遍尝百草,因为他是透明的水晶肚子,所以他可以看到草药在了肚子里是怎样起作用的。从而了解哪些可吃与不可吃的物种,哪些能治病,哪些不能治病。有一天,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他中毒七十次。因为他已经掌握了一些草药的药性,掌握了解毒之法,才一次次化险为夷。最终炎帝找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药材,可以治疗各种疾病。这些药材的药理、药性在《神农本草经》上都有很具体的记述。炎帝舍生忘死的实践,为中国人建立了相当完整的中医药基础,后世几千年来的中药发展都是建立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因此,神农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医药之祖。但让人扼腕叹息的是,这慈悲之心大如天的老祖宗,终因误尝了剧毒的勾吻(谷称“断肠草”)不幸毒亡。炎帝的陵墓现在湖南的株洲市炎陵县鹿原坡。我们谁要是有幸到湖南去,一定不要忘了去拜谒一下这位老祖宗,莫忘了献花和顶礼膜拜。因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至今还在享受着他老人家给我们送来的种种恩泽啊!炎帝虽离我们很远很远了,但我们要感恩于他,他会知道的,有位觉者说过:“人神一念间”嘛!

炎帝的才能超常。在那个远古的时代,人类一切从零开始的时候,炎帝有着神仙一样的能力。当时的社会物质刚刚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炎帝立即就建立自由交易市场,这真是跨越时空的大智慧。他让大家在中午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货物自由交易,以物易物,各得其所。这个市场应该是我国货币及商业发展的起源和基础呀!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炎帝又教百姓种麻、养蚕、缫丝、织布帛、制作衣裳,告别了树叶兽皮遮身的生活,这是人类从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进的重要一步啊!

为了维持这得之不易稳定生活,炎帝又教给人们削木为弓。人们有了弓箭以后,有效的防止了野兽对人类的袭击,有力的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为了提高饮食质量,炎帝教人们制做陶器。没有陶器的时候人们吃东西只能用火烧烤,而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少量的贮存食物。陶器还能酿酒、消毒、熬煎草药。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炎帝令人称道的神来之笔,是他发明了五弦琴,与民同乐。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人们叫它“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布五弦,曰:宫、商、角、征、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仁德,能表神农之慈善,能使人们欢乐吉祥。

为人使人们有规律的生活,炎帝神农教人们按季节栽培农作物,还制历法,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月为三十日,十一月为冬至。

炎帝神农氏管理部落,治理天下很有办法。他不望其回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治民,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炎帝神农氏以神的智慧、觉者的胸怀为人类走出朦昧言传身教,慈善昭彰,开创了丰富多彩的原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由此而形成的炎帝文化和黄帝文化融合为炎黄文化,这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炎黄文化是神传文化,其内含博大精深,顺其道者昌,逆其道者亡。她绵延不衰,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生生不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光大炎帝神农氏率领先民顺天敬地、鏖战洪荒的吃苦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创新精神,厚德载物的民族团结精神,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起来,共同让华夏大地拨去阴霾,迎接新的曙光。

相关新闻
【专访】关贵敏 一个来自炎帝故乡的传奇
山海经---皇帝炎帝之战
湖南拆迁户炎帝陵祭祖大典现场抗议被抓
民间传说:南方之帝--炎帝神农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