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1年01月17日讯】台湾立法院日前在朝野一致共识下,迅速三读通过法案,限制各级政府机关、公营企事业、政府捐助基金50%以上的财团法人,以及政府转投资资本达50%以上的事业,不得在媒体上从事置入性行销(又称“业配新闻”)。
回顾整起事件,去年12月13日,前《中国时报》记者黄哲斌以一篇公开的离职宣言揭露台湾媒体在新闻报导中收受政府置入性行销的严重性,引发社会及新闻业界的广大回响,一百多位传播学者随即出面,连署表达反对政治置入性行销,甚至连中华民国总统马英九也公开表达反对。
最终,在短短不到1个月的时间,立法院便迅速完成立法禁止这项“新闻买卖”。立法院以超高效率回应民意对业配新闻的高度不满与强烈忧虑,实乃由于业配新闻具有几项弊端:
一是政府变相箝制言论,造成社会极权主义化。套句黄哲斌的用语,业配新闻等于是“政府左手伸进人民口袋,拿钱贿赂媒体,再将右手伸进人民脑袋”。业配新闻充斥媒体的结果,必将缩限言论市场的多样性,最后造成媒体上只有符合政府立场的消息才能获予刊登,其他异见或质疑都将遭到消音。一个民主政府,若透过业配新闻为媒体、社会带来“反民主”的后遗症,岂不荒谬?
二是新闻变买卖,媒体失公信。业配新闻固然可以让媒体获得短期的金钱收益,但这无疑是饮鸩止渴,终将自毙。因为媒体之所以获得阅听大众的收视,根本原因来自媒体的“公信力”,大家相信媒体会报导真相、事实。如今媒体为钱自废武功,把最可贵的“公信力”廉价贱卖,不仅犹如职棒打假球,必遭观众唾弃,同时也让媒体自己遭到业配“买主”的鄙夷与轻蔑。
三是记者成业务员,不追真相改追钱。许多资深同业多次向笔者埋怨道:“现在的记者,是美容师、是公关,只要给钱就帮你打扮漂亮。”多家媒体甚至变本加厉,考核记者表现的标准不再是跑出独家新闻的数量,而是拉到的业配新闻数量与金额,记者与业务员已经殊无二致,差别只在推销的产品是汽车、保险、灵骨塔或新闻的差异。如此不仅让记者的信誉、地位遭受各方质疑与轻蔑,记者的专业能力也屡遭箝制,由“买主”来主导新闻报导的内容。
四是媒体无真相,民众易误判。业配新闻用单面宣传来阻绝多元声音,将使社会的真相遭受捆绑,阅听大众接受的尽是片面之词或虚假讯息,可能导致生活中的种种错误判断与决策,从而造成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