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客家小炒”是客家菜的著名美食。它是用三层猪肉、泡软的干鱿鱼、豆干、芹菜等食材,加青葱、辣椒、酱油、米酒等调味料拌炒而成的佳肴,肉吃起来肥而不腻,鱿鱼又富嚼劲,口味咸鲜回甜,香气四溢,让人不自觉的又盛了一碗白饭,充分展现出传统客家菜“肥、咸、香”的特色与魅力。相传它的由来与客家人的勤俭持家有关。
传统的客家人是住在大家庭里,常常四、五代同堂,所以厨房、饭厅都非常宽大,并且由大嫂、大姑、大婶…等三姑六婆们轮流来张罗、烹煮全家人的三餐。
客家人是敬天祭祖的善良族群,在初一、十五有祭拜伯公(土地公),而在年节有祭拜神明祖先的习俗,传统上用鸡、猪肉和干鱿鱼等三牲作为祭品,以祈求家人安康、五谷丰收和六畜兴旺。
客家人也是勤俭持家的优秀族群,既聪明又不暴殄天物。有一天,大嫂就利用祭拜过神明祖先的祭品,将三牲中的猪肉料理成“白切三层肉”为主菜,将三牲中的鸡料理成“仙草鸡汤”,再炒几盘青菜给家人食用。隔天,轮到大姑掌厨,看到昨天剩余的三层肉,就巧妙地把它切细些,再与切条状的豆干炒成咸香的“豆干炒肉”为主菜,又炒了几盘青菜给家人食用。
第三天,轮到大婶下厨,当她炒完了几盘青菜,发现昨天的豆干炒肉还未吃完,就将三牲中的干鱿鱼泡软后和“豆干炒肉”炒香,再加入芹菜、青葱和辣椒一起拌炒,最后用酱油、米酒炝锅,香气四溢,因为有些食材反复热炒了两、三天,肉已肥而不腻,豆干、鱿鱼又富嚼劲,芹菜清脆爽口,口味咸鲜回甜,非常的下饭,结果被全家人吃个精光。
从此以后,妇女们就效仿大婶的杰作,将上述的食材炒成咸香、肥而不腻的“客家小炒”,广受家人的喜爱。渐渐的这道佳肴也流传到台湾各地,深受人们的青睐,现已成为台湾的著名美食。
著名的“客家小炒”已成为一种菜名了,但在客家菜中还有很多好吃的客家小炒,它们有各自的菜名,例如“苦瓜咸蛋”、“九层塔炒蛋”、“姜丝大肠”、“嫩笋肥肠”、“炒粿条”、“客家炒米粉”…等,与闻名的“客家小炒”有所区别,当您到客家餐馆用餐时,就容易点到真正的“客家小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