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课教材(高级):不敢不告也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47
【字号】    
   标签: tags:

【原文】
陈成子(1)弑(2)简公(3)。孔子沐浴而朝(4),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5)。”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6),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7),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释】
(1)陈成子:即陈恒,也就是田常,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公元前481年,他弑齐简公,夺取政权。
(2)弑:地位低的人犯上杀死地位高的人。
(3)简公:齐简公,姓姜名壬。公元前484-前481年在位。
(4)沐浴而朝:朝,音“潮”。沐浴之后上朝觐见国君。
(5)三子:指鲁国三家大夫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
(6)从大夫之后:孔子曾从政任鲁国大夫,但此时已辞官在家。
(7)之三子告:之,动词,往。之三子告,即“之告三子”,前往报告三子。

【语译】
陈成子犯上杀了齐简公。孔子沐浴之后上朝觐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犯上把他的君主杀了,请您出兵讨伐他。”哀公说:“你去报告那三家大夫吧!”孔子退朝后说:“我曾从政担任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家大夫吧’!”孔子前往报告那三家大夫,但三家大夫不愿讨伐陈恒,孔子又说:“我曾从政担任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啊!”

【研析】

如果当权者违法乱纪,人们应该屈服权势还是维护道德良知呢?这个问题、这种事件随着人心的败坏,越来越常见,就像是一次又一次地在检验人心。但是人们往往听之任之,噤若寒蝉,昧着良心选择附和、默许恶势力。甚至为了利益、权力帮着当权者迫害仗义直言者,成了帮凶。他们常用的借口是:“这是我的工作”;“我只是执行上级的命令”;“我也不想迫害你这个好人,但我也是被逼的,请原谅我”;“你怎么那么傻呀”;“别自找苦吃了”;“你不怕坏人吗”等等,如果道德良知不维护,人心就越败坏,当权者将为所欲为,人民会被当成刍狗一样,也不会好过的。当时的人们不懂孔子为何要那么用心地维护礼法,苦口婆心教导世人,其实目的都是为了维护道德良知,不维护祸患就来,是咎由自取!

如果社会上不再有人维护公理正义,公理正义就会被践踏,人们的道德良知也会一日千里地下滑,因为没有人能说句公道话,那么也就不会有人会重视道德良知了。取而代之的,人们将崇尚表面的物质享乐、暴力权势的争斗,变得无耻又自私等。如果人们不肯善尽维护正义良知的义务,就会只想着自己,不顾整体,只希望别人服务自己,希望别人去维护公理正义,而自己却坐享其成,遇到不如意事,就想推责任,责怪别人。想想看:社会上是不是很需要像孔子这样勇敢而又正直的人呢?

【延伸思考】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各方面都要有人负责、监督,以维护正常运作。例如:交通秩序有交通警察,国家安全有军队,垃圾有垃圾车、清洁队,一切都有法律根据。

想想看:在极权专制的国家,可能有法治吗?谁能维护呢?它的律师、司法官能够不受权势控制、不受上级命令和压力做出公正的诉讼判决吗?所以人们的思想是不是要听话于独裁者,而且保持和他一致才不算犯罪呢?那么这种社会会有言论自由或公理正义吗?

2、想一想自己周遭有没有那种正气凛然、能够仗义执言的人?律师真的比较有正义感吗?社会上是不是很需要这样的人?说说他们维护正义的故事。

【阅读资料】

义不容辞 不求回报

重义之人为维护道义可以不顾自身安危,不计个人得失,为了正义就算是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

墨子,名瞿,春秋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处,反对侵略战争。墨子怀抱救世的愿望行义天下,认为只有义才能利民、利天下。所以,他以一个苦行僧的形象周游列国,不仅极力宣传他的学说主张,而且尽力制止一切不义之事,真可谓见义勇为。

天下有名的巧匠公输般,为楚国制造了一种叫云梯的攻城器械。楚王想要用这种器械攻打宋国。墨子当时正在鲁国,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动身,走了十天十夜直奔楚国的都城,去见公输般。

墨子对公输般说:“北方有人侮辱我,我想借你之力杀掉他,请允许我送你十镒黄金作为报酬。”公输般很不高兴,他说:“我义度行事,决不去随意杀人。”墨子起身向公输般拜揖说:“我听说你造了云梯,用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的土地有余而人口不足,现在牺牲本来就不足的人口,去争夺自己已经有余的土地,这不能算是聪明。宋国没有罪而去攻打它,不能说是仁。你明白这些道理却不去谏止,不能算作忠。你不杀一人而准备杀宋国的众人,确实不是一个明智的人。”公输般认为墨子说的很对,但觉的已经答应了楚国,不好反悔。墨子请他引见去见楚王,公输般答应了。

墨子见到楚王,晓以大义,说的楚王心服口服,但楚王还是说:“公输般为我制造了云梯,我一定要攻打宋国。”

墨子于是解下腰带围作城墙,用小木块作为守城的器械,要与公输般较量一番。公输般几次设置了攻城的妙计,墨子则全部加以抵御,公输般只好认输,但却说:“我已经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对付你,不过我不想说出来。”墨子说:“我也知道你用来对付我的方法是什么,我也是不想说出来罢了。”楚王问两人到底在说什么,墨子说:“公输般的意思不过是要杀死我,杀死了我,宋国就无人能守城,楚国就可以放心的去攻打宋国。可是我已经安排了我的学生300人,带着我设计的守城器械,正在宋国的城墙上等着楚国的进攻呢?所以,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绝懂防守之道的人,楚国还是无法攻破宋国。”于是,楚王放弃了进攻宋国的打算。

墨子成功的劝阻了楚王,便起程回鲁国。途径宋国时,适逢天降大雨,于是想到一个闾门内避雨,看守闾门的人却不让他进去。殊不知,正是墨子刚刚挽救了宋国,使宋人免遭灭顶之灾,实在是宋国的恩人。宋人却毫不知情,而墨子也不求任何回报。

--转载自正见网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有好的内在实质就行了,还要外表的文采做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大夫您这么谈论君子!说话当慎重,不可失言。内在的实质就如同是外表的文采,外表的文采就如同是内在的实质。去掉斑纹的虎豹的皮,就如同是去掉毛的狗羊的皮。”
  • 子贡问怎么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当政者。”
  • 鲁哀公问:“那么,怎样侍奉神呢?”孔子说:“依据礼仪顺应天时。民众见到君王以礼敬神就会上下帮助,互相帮助就会快乐,快乐就没有了忧愁,这样就会减少对君王的怨恨而不会作乱了。祭祀之礼要合乎四季,四个孟月,四个季月,祭献五牲,祭献五谷,只要仪式十分符合规定就一定与时节相适应,我不知道这是否就可以免于灾祸了。”
  • 孔子说:“颜回的德行已接近完善,然而常常贫困。端本赐没有随其自然、听天由命,他去做买卖,预测行情,却常常猜中。”
  • 孔子说:“君子广博地学习正统的文化艺术,并且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态度,也就可以不偏离正道或背道而行了。”
  • 战国时代,魏王想要出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季梁听到了这个消息,立即停止了旅行,想回去劝阻。
  • 后来“舍本事末”逐渐演变成“舍本逐末”,用来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只重视枝微末节,不知轻重之意。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不要因为我年龄稍微大于你们,就不跟我说了。你们平日总是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将如何做呢?”
  •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中有感而发说:汲、郑二位贤能之人在汉初都位居高官,受到众人敬畏,每日上门逢迎奉承的人络绎不绝。但因为他们正直的个性不容于官场,后来都丢官失去权势,连生活都陷入困境,而此时,往日的宾客也就消失无影无踪。
  • “耳提面命”这句成语,就是从这首诗中“匪面命之,言提其耳”演变而来,即在耳边提醒,当面告诫;用来比喻殷切热心的教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