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夜,莉加德玛都陪着小狒狒窝在树上,不时舔舔它,帮它保暖。小狒狒从树上掉下来好几次,每一次莉加德玛都冲下来,在吃母狒狒尸体的鬣狗咬走宝宝之前,把它带回树上。
等到日出时,小狒狒不再有动静,可能已经因坠地或缺乏乳水而死亡。在幼兽成功存活的故事里,照顾它们的都是刚刚生产过、还在泌乳的动物。莉加德玛当时虽然没有产子,却展现出坚定的母性。
国家地理频道的工作人员原本是要拍摄一整群花豹,后来似乎也在类似的本能驱使之下,选择以莉加德玛为影片的主角。
他们的摄影师回忆说:“我们本来在拍摄成年花豹,却看到当时又小又可爱的莉加德玛把头探出筑在圆木里的兽穴,那可能是它第一次探索外面的世界,它在阳光下跌跌撞撞地走着,就像喝醉酒一样。”
最后他们拍摄了为时三年的纪录片《花豹之眼》(Eye of the Leopard),记录莉加德玛从可爱的花豹宝宝变成掠食者,后来对一只小狒狒展现母性本能的过程。
就如同劳伦兹的雁鹅在“铭印”之后产生的恋慕难以改变。虽然人类的铭印现象没有这么僵化,恋慕的对象比较容易改变,然而,有一种重大的变化就发生在小孩的可爱力量最强大而足以引发成人的养育本能,以及在小孩模仿照顾者的驱力最强之时。
幼体延续现象
“幼体延续”(neoteny)指的是幼体的特征保留至成熟个体的现象。例如,若成年人有一张娃娃脸或行为天真爱玩,会令人觉得比较可爱。
如果刑事被告有一张年轻的脸,被判有罪的可能性比较低。然而,如果他们的犯行确凿,则被判的刑罚反而会比较重,仿佛审判者觉得受骗,因而加重其刑罚似的。
当物种的成熟个体有幼体延续现象时,我们会觉得深受吸引,例如北极熊小时候是动物园里很受欢迎的动物,但是长大后对游客的吸引力就大幅降低。
相对地,猫熊和无尾熊长大后仍保有幼时的大眼睛和圆胖身躯,所以仍能吸引游客。海豹和水獭在长大后也同样受欢迎,但这不是因为它们保有幼时的外型特征,而是因为它们爱玩的行为跟幼兽很像。
狗、猫、仓鼠和沙鼠往往被视为可爱的宠物,这多半是由于它们长大后仍保有幼时的可爱特征,包括友善、爱玩、大眼睛和短鼻子。
即使是农场所豢养的动物,也比它们在野外的近亲来得可爱。前者的攻击性较低,而且通常脸较短,体型比较圆胖、笨拙。
驯化的过程使得多种哺乳动物的外型与行为,发生极为类似的改变。这些改变在草食性、掠食性、大型和小型动物的身上都看得到。生物学家假设人类会选殖友善而可爱的动物,尽管有时人类并不自觉。
还有一类改变能为人类带来较高的实质利益,例如繁殖活动不再遵循季节性的规律。栖居在中纬度的野生动物,本来可能一年只交配一次,也就是在繁殖季节会受到日照长短的变化影响而进行交配,但是同纬度的家禽家畜,可以在一年中的任意季节交配与产子数次,而且比野外的同伴早熟,产下的子代也比较多。
无论这些家禽家畜是用来提供蛋、肉品或毛皮,这样的改变都对饲主有利,而农场更是特意用这些标准来进行繁殖。
家畜还有一些特征的成因比较不明显。许多家畜的尾毛较短或会卷曲,不像它们在野外的同伴尾毛是长而直立的。驯化的牲畜,毛皮带有斑点或呈杂色,不像它们的野生同伴是白色。
有些家畜的毛变卷或呈波浪状,例如阿斯特拉罕羊、贵宾狗、驴子、马、猪、山羊、实验鼠和天竺鼠。有些家畜的毛则变长,例如安哥拉兔、黄金鼠和波斯猫。许多家畜是野外近亲的迷你版本,不过有些则比野外近亲大。
驯化的动物最常见的性状之一是耳朵松垂。“在一些国家,找不到耳朵没有下垂的家畜”。除了象以外,所有野生动物的耳朵都是竖起的。
为什么这些性状会改变?有可能仅仅是因为动物在人类的豢养之下,不再需要保护色或敏锐的听力,而随机突变形成的这类变种在野外无法生存。
但也有可能是因为下垂的耳朵、带有斑点的毛皮和长毛,在人类眼中是可爱的,因而在不知不觉中被选殖出来。下垂的耳朵和柔软的毛皮,是大多数动物在幼年时期具有的性状,但是人类幼子不包括在内。@(待续)
摘编自 《绑架本能的世界——影响所有决定的“超常刺激”理论》究竟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