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点滴】豆腐与我

杨纪代

人气 32
标签:

豆腐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结晶之一,据说是公元前二世纪,汉淮南王刘安的发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五,豆腐集解:“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也就是说耶稣尚未诞生前就有豆腐了。到了近代,豆腐在中国食谱上,应用更广泛,制法更精深,证明它是禁得起时间考验的。豆腐在中国食品中,有如此超然的地位,不能不说和它的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以及不嫌贫爱富有关系吧?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号称天空飞的,陆上爬的,地里走的,水中游的……全能搬上桌,选择面之广,令人叹服。可是每个人都有各自忌食的东西,但是不吃豆腐的人,恐怕不多。豆腐与青菜搭配,一向被国人视为维系节俭美德,并保持健康、补充营养的最佳食品。再加上它价格便宜,所以成了平民的恩物。如果配上鸡、火腿、香菇等高级食材,它立刻摇身一变,成了豪华菜式,也是高档餐厅的清品。

它本身缺乏动人的色香味,却可以跟各种鲜艳的颜色,奇异的香味儿合作无间。它使樱桃更红,木耳更黑,菠菜更绿。它和鲥鱼、竹笋、牛尾、羊杂、鸡血、猪脑……没有不结缘的。它幻化出各种不同的面貌风格,适应各色人士的复杂口味。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豆腐,“由淮南王到老百姓”深入生活,影响深远的成为了一种精彩的“吃豆腐”艺术。

它像孙大圣的七十二变,上天入地,神出鬼没,却傲然保持着本体,不改名姓;它像麻雀牌中的百搭,随遇而安,却为主作大,不仅是帮闲凑数;它像中药里的甘草,却有体有用,不仅是引子性质;它介乎主食副食之间,可以单用,可以佐餐。方圆大小,苦辣酸甜,如意变化。作汤作菜,配荤配素,无所不能。人人吃得,家家会做的大众化豆腐,一经名厨点化,配上山珍海味,就像良家秀女,沐宫中的粉黛,薰海外的名香,光彩四射,仪态万方,自然楚楚动人,声价百倍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最爱吃的一味菜就是豆腐。它洁白,是视觉上的美;它柔软,是触觉上的美;它香淡,是味觉上的美。它可以和各种佳肴同烹,最后,吸收众长,而集美味于一身;它也可以自成一格,却具有一种令人难忘的吸引力。它那么本色,那么朴素,又那么系人心神。

爱吃豆腐的人,都说不出它有什么特殊的味道,但每一忆及它,却总是依恋的。想想,当你忙碌或食欲不佳时,做一道香椿拌豆腐,或皮蛋拌豆腐、小葱拌豆腐,只两三分钟时间,或就酒,或佐餐,都十分可口。时间允许,做一味麻辣烫三者兼备的麻婆豆腐,或煎得两面焦黄的家常豆腐,加些当令的毛豆,绿的碧绿,白的洁白,只颜色就令人醉倒了。

其实豆腐也不只因生活简单,容易烹调而使惫懒如我的人嗜爱它,饕餮者,美食家,也很难不常常掂念它的。平常,在大吃大喝之余,为了不肯糟塌一道自己最爱吃的菜,常常用它的残汁剩汤再烧一盘豆腐。这时它就不是陪衬了,吸收了别的食品的精华,再调和本身的豆类清香,相互烘托而形成恰到好处的中庸滋味。发挥了它的长处,突显它退让谦虚的本质与“绿叶”的功效。

事实上,我对豆腐有一股温情,它甚至影响到我的处世态度。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的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有心情坏的时候,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够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遗憾。

一个人在品尝豆腐的时候,心中会泛起一种“再也用不着担心有什么会失去”的安全感,那种安全感会使人产生道德的勇气,那结果不只是“不惧”,也是“不忧”,也是“不惑”。聪明的人应该以豆腐做他的“人生基地”,超乎其上的,用一种真正“豁达”的心胸去“迎接”,去“舍弃”。人最大的不足,恐怕是面对一切,不以其“真才实价”来判断,而以其“市价”来定高低,一定要到了“久思豆腐不可得”的时候,才更能发现它的好处。如此看来,豆腐也者,倒真似贤人君子,在平易朴素之中,自有其令人怀念不止的真味。@*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食点滴:袁枚观点
美食点滴:唐代自来酒
美食点滴:李渔看法
美食点滴:营养与关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