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信 从芭蕾王子到最棒老爸

人气 464
标签:

从农村飞至京城;从东方飞抵西方;从芭蕾舞台飞至股市……
现在李存信因自传《Mao’s Last Dancer》应邀飞往世界各地演讲。
舞台上获奖无数,而他最感荣耀的则是获颁“澳洲最佳父亲”奖杯。

文 ◎ 田珊 图 ◎ 李存信提供

遇,将李存信从中国的贫困农村带到了首都北京,成了芭蕾舞学院的高材生;之后,幸得命运之神再次垂青,他又来至美国,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并成了美国总统夫人的座上客;其间,因“未经批准”的跨国婚姻而险些被中国领事馆绑架回国,他一度上了媒体的头条新闻;近来,他所着的《Mao’s
Last Dancer》成了全球的畅销书之一……他的名字叫李存信,曾经风靡美澳和世界的知名芭蕾王子。

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八日,悉尼纽省议会大厦举行的牧灵中心年度澳洲父亲(2009 Shepherd Centre Australian Father of the
Year)的颁奖典礼上,李存信在掌声与叫好声中接过了本年度“澳洲最佳父亲”的奖杯,这也是自该奖项设立五十五年来,首位华人获此殊荣。


二零零九年度澳洲父亲首位华人获奖者李存信。(摄影/Win)

作为澳洲最大证券公司之一的亚洲部高级经理,畅销书《Mao’s Last
Dancer》的作者,再身兼两家董事会的董事,还要教育照顾包括先天失聪的大女儿在内的三个孩子,到底是什么秘诀,让他在事业、社会慈善与家庭责任上分身有术、游刃有余的呢?

带着华人读者的疑问,在墨尔本最负盛名的“金融一条街”考林斯大街的一幢摩天大厦中,我再次采访了这位前首席芭蕾舞演员。当他高大、挺拔的身影出现在公司气派的会客间时,我注意到,除了鬓角新添的几许华发,他眉宇间的那份真诚与帅气,一如当年。


根据自传改编的同名电影本月将在墨尔本Regent Theatre上映。

第一次能吃饱肚子

一九六一年,李存信出生在山东省青岛崂山的一个偏僻山村。当时正是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这个九口之家能够全部活下来,是个奇迹。童年时“只有饿的印象,没有饱的感觉。”

父亲少言寡语,更鲜有笑容。虽然家境贫寒,但父母亲自小就教育兄弟七个要做正直而有骨气的人。母亲的爱,也支撑起存信一生的成功与信心。

十一岁那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来自农村的他被选入首都学习芭蕾,成了北京舞蹈学院四十四个孩子中的一个,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脱胎换骨”的经历。

少年李存信终于第一次能吃饱肚子,也不用睡冰凉的土炕了。然而他除了要自己吞噬少小离家的苦楚,更为糟糕的是,对于芭蕾舞没有一丝“来电”的感觉。做为当时新兴的一种艺术形式,芭蕾舞其实是江青借用西方的文艺形式,开始在全国推行“样板戏”,强行推广共产文化。没完没了的政治讨论,每一个动作都要赋予其一定的政治意义,基训课上要用革命的舞姿,握拳头,要有英雄气概。以至多年以后,当他在西方舞台上诠释《天鹅湖》中的王子时,费了好久才摆脱掉这种“横眉冷对”,找到了王子的优雅。

前两年的日子在无奈、晦暗中度过。他是班上最差的学生之一,性格内向、无人理睬。直到新老师发现了这个农村孩子那双格外清澈的眸子……这位老师是中国芭蕾舞史上有名的萧苏华。

也许有了伯乐的发现,少年的他摆脱了无人喝彩的境地,开始了刻苦的训练。晨光里,单腿绑沙袋,跳上跳下四层楼;深夜,燃着的烛光下,在练习厅里一遍遍地旋转……几年下来,他与芭蕾在感情上越来越贴近,“听到第一声音乐节奏的时候,血液沸腾,心开始激动起来,肌肉开始活动,跃跃欲试。”到毕业时,他已经成为全校最好的学生之一。

打破“中国无芭蕾”的成见

一九七九年二月,中国刚刚决定改革开放的政策,美国舞团团长兼导演本.斯蒂文森在北京舞蹈学院上的两堂课期间,对这位功底深厚、表演充满灵性的中国男孩印象深刻,当即向文化部提出要求,邀请两名中国学生去美参加一个暑期班。

刚刚毕业的李存信充了两天英文的电,借了套文化部官员肥大的西服,满眼兴奋而又惴惴不安地来到了美国。

乍到西方世界,他只有一个感受:吃惊!十八年来在国内受到的教育和如今亲眼看到的大相径庭。资本主义低俗、肮脏吗?纵使人们脸上的友善可以伪装,可那宽宽的街道、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满眼可见的绿色可能装出来吗?美国穷人每月的失业金能抵上父亲两年扛袋子的收入!

虽然他还时刻警惕着“阶级敌人”笑容背后的真正目的,但这六个星期却无疑是他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飞跃。他不但学到了在国内闻所未闻的爵士舞、双人舞、性格舞等,并深悟到了艺术的最高境界:那就是表演要放得开、不拘谨。而这个中国男孩身上所蕴藏的那份灵与韧,也令《纽约时报》等媒体慧眼识星,称赞他为“高水准的中国男演员”。就在访问结束的最后时机,美国休斯顿芭蕾舞团征得中国文化部的同意,邀请他再次赴美学习,并提供一年的奖学金。

几经周折,李存信终于二次来美。头脑中,那个广阔的舞台,他在自由的旋转、跳跃、翻腾……他一头栽进了休士顿芭蕾舞团,真正体会到自由心声在音乐中释放的喜悦。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顶替因伤不能出场的男主角。“演出时,手抖得不得了。”没想到,演出获得了异常的成功,观众纷纷询问从哪儿“窜”出的这个新人?美国的第一次登台经历,不但给李存信以自信,而且,他的内心深处升腾起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为东方人争了光!

《纽约时报》报导说,一颗东方明星今晚诞生了!此后,他的照片、新闻不断在全国的报纸中登出。仅仅一年后,李存信在美国密西西比杰克逊拿了国际芭蕾舞大赛的银奖,但是金奖空缺,所以他相当于第一。那是一九八一年。


《钟楼怪人》演出剧照。


《胡桃钳》演出剧照。

为艺术和爱情奔向自由

一九八一年,李存信恋爱了,对方是个美国姑娘。但新婚不久,他接到了中领馆要求做一次详谈,他联系律师同行。在休士顿中领馆,他被告知:这桩异国婚姻不被承认,因为没有党组织的许可,更糟的是,他可能以叛国罪被带回中国。

就在他绝望地大喊救命的同时,他的律师通知了剧团的名誉团长芭芭拉.布什,当时副总统的太太。FBI随即包围了中国领事馆,布什副总统和雷根总统直接与北京提出李存信问题。

在可怕的被扣留的二十一个小时过后,李存信走出中领馆大门时还全然不知,自己一夜间成了焦点人物。接连几天,他都是美国报纸、电视的头条新闻。

回忆起来,李存信表示,至今仍不感觉后悔,“虽然对我来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回头看看,结局还是很完满的——不管对我,还是对中国来说。因为,在全世界的芭蕾舞台上,能够为中国人、亚洲人争这样的光,我觉得是少有人能够做到的。”

跳给没看过芭蕾舞的父母看

留美后的六年时间里,他不敢与父母联系。自己爆出的“投诚”事件,使他一次次地打消了写信给父母的勇气。“我心里的爱一直没有断,但是,连写信也不可能。多年来,我不知道他们的死活,他们也不知道我的死活。”

在华盛顿出演《天鹅湖》之前,布什夫人专程邀请团长和他去白宫喝茶,团长顺便提及:因领馆事件,李存信很久没有父母的音讯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两天后他被告知,回国不太可能,但可以邀请父母来美探亲。

父母抵美的那个晚上,休士顿芭蕾舞团上映李存信主演的《胡桃夹子》首场。谁料,当晚的飞机晚点了。为了确保父母能看到儿子演出,负责接机的董事会成员特地向警察局申请,由警车开道,为这对中国父母配上“元首级”礼遇。当剧场内的观众得知,推迟二十分钟是为了迎接李的父母时,全场都被感动了。父母亲一进剧场,立即被一片激动的掌声和欢呼声所包围……

这是李存信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演出——跳给自己的父母看!给自己从没有出过门,没有坐过火车、飞机,没有看过芭蕾舞,更没有看过儿子跳芭蕾舞的父母看!

中场休息的二十分钟里,父母被带到了后台。思念化作泪水、拥抱、相对无语。良久,透过眼泪,父亲上下打量着他,惊奇地说了阔别六年的第一句话:“你,怎么不穿裤子?”

最有意义的奖项

造化弄人,第一次短暂婚姻触礁后,李存信将全部精力投入了热爱的芭蕾艺术中。随着不断地获奖,在舞台表演中,他也逐渐地克服了许多心理上的不自信,并不断尝试突破自己。这种自信也帮助他顺利转入为与芭蕾风马牛不相及的股票投资行业。

“许多人认为我的经历传奇。其实,我只是在遇到每一个困难时,总是想办法去克服它,而从未想到后退。”一九九五年,他与澳洲籍妻子、芭蕾舞者玛丽和孩子回到了澳洲。他利用四年的时间,一边跳芭蕾,一边去夜校完成了会计师和财经方面的课程。现在他是澳洲最大的股票公司Bell
Potter的亚洲部经理。

此次获颁的“澳洲最佳父亲奖”门槛颇高,光是入围,就要许多人提名,何况五十多年来,获奖者多是那些在各个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同时对自己的家庭尽职尽责的父亲,从前总理何华德到家喻户晓的板球明星Steven
Waugh, Mark Taylor……

李存信坦言,虽然自己一生得过大大小小无数奖项,然而这却是最有意义的一项。“不管社会给了我怎样的荣誉,如果家人不认可,我觉得这是很空的。”


李存信夫妇及三个孩子 Tom、大女儿Sophie(左前)、小女儿Bridie。(摄影/Robert Bontschek)

帮助女儿看见希望之声

而他对于先天失聪的大女儿苏菲的付出,成为获得此奖的不可或缺的原因。

十八个月大时,苏菲被测出听力深度丧失,这对李存信夫妇不啻一个沉重的打击。回忆当年那一刻,他的眼睛又有些湿润,“任何父母我想都是一样的,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残疾,都是希望他(她)能享受到我们所享受的一切。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可能听不到雨滴敲打窗棂的声音,怎么可能听不到小鸟欢快的叫声,怎么可能听不到世界上最优美的音乐声?我恨不得能将自己的耳朵挖出来移给她,毕竟自己前半生已经听遍了这世界里动人的音符。”

然而,勇于面临逆境的那股劲,让李存信很快从心碎与怨天尤人中走了出来。同为芭蕾舞专业演员的太太玛丽(Mary McKendry)放弃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业,专心在家照顾女儿。

四岁时,苏菲装上了一个小小的人工耳蜗。人工耳蜗内置手术由墨尔本大学克拉克教授(Graeme
Clark)在七十年代末期研究成功,该手术已使全球超过十二万失聪者受惠,恢复听觉。“好多人以为装了助听器,失聪人就可以和我们一样正常地听到声音了。但实际却不是这样。”李存信说:“一次,克拉克教授给我放了两段录音:一段是毫无音律、杂乱刺耳的噪音,另一段是优美的贝多芬交响乐。之后他告诉我,前者就是带着人工耳蜗的人所听到的贝多芬交响乐。”

这使他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也成为日后教育女儿的动力。“我在教儿子中文的时候,苏菲总是在一旁,看得出来,她内心非常渴望学中文。于是,苏菲十年级时,我开始教她中文。到VCE考试时,她的中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分数!”

问及特别的办法,李存信说,苏菲自己付出了常人想像不到的努力,而对于自己,秘诀就是“耐心,要特别的耐心。”经常是一个发音重复了一百多遍后,她仍无法掌握要领,就在他心烦之际,那段嘈杂的贝多芬交响乐便充斥着他的耳膜,“我告诉自己,对苏菲来说,每听到一个新的声音,学会一个新句子,都是很不容易的。”

八年级时,美国一家有名的学校得知了苏菲的故事,愿意资助她去学习几个月。妈妈Mary担心原本就吃力的数学会使她和其他学生的差距更大,李存信则从自己小时候的例子预言:离开父母的苏菲,会更加独立和自信!果然,几个月后,当苏菲重回澳洲,她不但数学从班级里的最差一跃成为前几名,而且其他科目也突飞猛进。去年VCE(维省大学入学考试)中,她取得了维多利亚省前5%的好成绩,现在她已经是大学环境专业的一年级学生了,还开始了西班牙语的学习。

所幸,上天夺走了苏菲的听觉,却夺不走她的勇气,而正是父亲,让她“看见”了希望的声音。这次当她得知爸爸获得了“最佳父亲奖”后,立刻给他发了手机短信:I agree
you are the best dad in the world !(我同意,你是世界上最棒的老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