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背后的真相:华尔街的谎言(12)

约翰.塔伯特(JOHN R. TALBOTT)

人气 19
标签:

╣谎言72╠

欧洲这种由政府给予更多社会支援的经济模型,是一种已经破产的意识形态。

近来,瑞典、挪威、丹麦和法国因其过度社会主义、而非自由市场导向而备受批评。他们过去二十年的GDP增长仅及美国成长率的一半,而且还是加总起来的数字。

对于经济学家而言,这些表现差劲的数据已经足以证明这些国家的经济业已失败。很多经济学家的结论是,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不能与自由主义政府和平共存,因为后者旨在对穷人提供福利救助、对其民众提供广泛的医疗照顾以及保障全民住房权益。

这是经济学派强烈的主张之一,他们多相信,自由市场的运作,必须完全不受政府的干预、拘束与管制。

他们的观点是:自由市场具有纯粹的理性,它所能达到的平衡几近完美;任何外力的介入,特别是政府或劳动者的干预,都将扭曲此真相,并导致大家不愿看到的失衡,甚或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

我对欧洲经验的看法却与他们不同。我认为那是资本主义的自然进化。实施资本主义的国家,包括二十世纪三○年代的美国,都意识到,完全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体系,尽管生产力高,对待人类的方式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堪。

由于这样一个体系是无法分辨是非的,它对待人类的方式就好像他们只不过是生产力等式中的另一个经济因子。美国在三○年代以及欧洲近期所建立起来的是政府的规管制度,它试图确保,在政府为老年人、弱势群体和穷人提供安全保障网络的同时,自由市场中的个人与企业依然得以享有较高的经济利润。

发展是好的,但不能容许假发展之名而为所欲为、踩在劳工的背上发财。相反地,它应当透过一种规范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受到尊重。

事实上几十年来,这个系统运行得相当好。由于这些国家都是民主政体,一旦政府的管制或课税变得比较重时,民众自身都能有所感觉,于是只需往管制或税赋较轻的业务方向上靠便行。

全球化兴起了。对全球开发中国家或先进国家经济体而言,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皆非自然结果。

在一个数十亿人民失业、不得不为糊口之粮艰辛工作的世界中,并无均衡之美可言。让已开发国家的劳工与全球最贫穷地区的人相互竞争,一点也不公平。

欧洲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们并未像美国那样迅速地展臂迎接全球化。正因为这样,欧洲的工会成员权益比美国稳定得多。

他们的社会,民众收入远较美国均等,贫困人口和失业人口也都比美国少。然而他们的增长确实较缓慢。

因此,所谓自由民主欧洲的经济模型业已失败的论断绝对有失公允。在几十亿失业人口的冲击下,根本没有任何经济模型得以幸存。没有一种经济模型的设定前提是:每天工作十小时但只赚取2、3美元。

不能因为欧洲经济无法处理好这样的转型,就指控欧洲经济模型有问题;相反地,这毋宁说是对美国的一种指控,因为它积极追求全球化,全然未将已开发国家劳工的福利放在心上。

全球化,把美国工人与低工资的中国和印度劳工放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对全世界的劳工而言无疑是一记警钟,在一个高科技、无国界的新世界中,教育成了关键。

缺乏教育,世界各地的劳工永远得被拿来跟开发中国家的低薪劳工放在一起竞争。不过,如果美国因此采取了重大的教育改革,倒不失为全球化乌云笼罩下透出的一丝光明。@(本文结束)

摘编自 《华尔街的86个谎言:避免投资再次失利,经济继续崩坏,你必须认清金融海啸背后的真相》脸谱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外电:中国经济--投资泡沫上的海市蜃楼?
高盛:奥巴马打向华尔街的第一炮
财经简讯(2010年4月22日)
奥巴马告诫华尔街:别跟金融改革作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