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mily Story】
屋主:魏文轩
文轩目前为台东县池上乡万安社区发展协会总干事、“掌生谷粒”教会的传道,以及“庄稼熟了”的民宿主人,同时也有自行耕作稻田近2甲地。
email / wei6651@yahoo.com.tw
blog / www.wretch.cc/blog/wei6651
取材时2010年1月:文轩35岁、素青35岁
全家从台中搬回台东老家:2003年
学种稻、务农:2003~2004年
改造老房子(一楼):2004年6~10月
参与万安社区营造:2004年至今
经营民宿:2005年1月至今
二楼新增四间房:2007年4月~2008年3月
“我觉得家乡真的很美 、很静,当心累的时候,最常想到的是‘回池上’。”魏文轩是个眷恋家乡的人,“我二十三岁退伍,接着开设计工作室,工作很顺利,业绩上扬的曲线,止不住想回乡的心。”
人生不过就是这样
十五岁随父母离开池上,直到碰到九二一大地震,“震后去探望家人,看到骤变的一切,想想,人生难测的事真多,想回家就回家吧!趁年轻!”趁着手边工作处理告一段落交接后,勇敢的黑狗兄踏上回家的旅程
回乡第一件事,学做田!
2003年全家搬回池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种田。家里田地多年无人耕种,好处是这些地反而都变干净了,没有什么农药残留。他先从除草开始,当时池上一带已经有许多有机农耕的经验,因此在学习上很快就赶上进度。也因为周遭的农田大多都是有机种植,因此也不用担心喷洒农药纷飞及灌溉的问题。一旦上了轨道,不但自己的田有了收成,连亲戚闲置的田也交由他来代耕。从家门口放眼望去,尽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稻田的尽头则是中央山脉支脉。
改造老房子前先累积备料
回家种田的第二年,在社区当志工的太太和他希望将阿公的老房子整修改造,因为希望借此告诉当地的老人家,老房子也有新生命,请珍惜社区中的老房子。文轩国中前都是住在阿公家,有许多生活的记忆都留在这栋房子里,舍不得,也珍惜。虽然刚回乡时忙着种田,有机会也开始收集寻找材料,“最关键的是找到一批工程剩余的火头砖,总共一万两千多块,老板每块才算2.8元,真是开心!”那样的行情约是现在普通砖头的价格,而坊间火头砖一般行情约在5至6元,所以文轩几乎是以半价购得,屋子的风格也就此抵定。
阿妈的灶变成立体音响
利用这些火头砖,将老房子右侧的外墙打掉一部分,并延伸出一段玻璃砖屋,傍晚时,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让采光延续到房子深处,玻璃屋顶上种植紫色大邓伯花,很是浪漫。更妙的是,文轩将阿妈用来煮饭的灶改造为音箱,将普通小音响喇叭放进去,音效出奇地立体!现场播放音乐时,还以为房间角落都预埋了小音响呢!
完工之后,文轩从原本自用的目的,变成很多人参观的民宿。“算是巧合吧!”文轩笑说。
当时,文轩除了务农外,也是一间小小教会的传道者、池上万安社区发展协会的总干事,虽然忙碌但时间还算善于调配,而民宿通常也是周末及假日较多人来访,于是将自家自产的池上米及体验活动发展为民宿的特色。“你们是客家人?”我问。“对啊,台东的万安社区居民27%都是来自西岸新埔的客家人,我们是第四代了,有点像是美国的西部拓荒、先抢先赢的意味,我们曾祖父那一辈也是这样翻山越岭而来的。”
一楼空间雅致,相较于池上火车站附近的民宿,这里人客更能深度漫游池上,体验池上米农的生活模式,住过的客人大多会“黏”上这里恬静的生活,一年来个两、三趟都有,有的固定过年来住,文轩也和他们成了朋友。
禁止外来移民田中盖房子 破坏视野
专门贩卖万安社区有机米的稻米原乡馆,有了许多单位构构及旅人的肯定,当地农民开始把生产有机米视为一种成就与光荣,而非差事。
与此同时,有些外来移民看中社区平坦广阔的稻田,想要跟当地农民买下中间几分地盖房子,以便自己能享受宽阔平整的自然风景。“他们在享受的同时,却伤害了别人的视觉,别人怎么闪都会看到他的房子,同时房子排放的污水也有可能污染周遭干净的田地。”说的也是,虽然有些人可能觉得自己的房子一定很有设计感,但时尚、低调等等风格也许很美,破坏自然景观倒是唯一不争的事实,何况社区里荒废的老屋这么多,所有的房子不论新旧都盖在外围,外来移民实在不该再破坏平整的稻田地景线条,当地居民要为他分摊的视觉成本太高了,而且有一就有二,一旦这样的自然平原景观消失了,就再也回不来了。
利用老工厂桁架增建二楼与阁楼
第四年,文轩和太太素青决定要在老家顶部再增建喝茶的平台和小棚架,很巧的,又听朋友说新庄五十年的纺织厂面临拆除,里面的上好木头桁架近百组,于是挑了其中54组桁架,也没有拆开,就直接用租板车千里迢迢从新庄拖到台东。那么要拿这些桁架做什么呢?文轩开始把主意动到老屋子的屋顶上,原本的平台小棚架变成正式的二楼及阁楼,民宿瞬间多了四个房间。从拖板车到用旧料来盖二楼,而且绝大多数的工程都是全家人一起做,后来邻居们都觉得这个年轻人想法还真不错。
“早期的房子盖得都很扎实,我们的墙很厚,由两道砖砌成的。”文轩施工中才深知早年建筑老师傅的手工。加上文轩平常陆续都在收集一些材料,诸如漂流木、红砖、磁砖、刺竹、电线杆等当地的素材,于是,二楼就以木桁架跟几根台电电线杆为主体结构,楼板则是用轻钢构。结构很轻、有味道且牢固。一根C型钢由前到后就长达七、八公尺,再搭配砖造墙面混搭而成。“台电早期的电线杆是木头制的,很高而且泡过油,不会腐烂,拿来当结构柱也不成问题喔!”通往二楼的阶梯设在户外,若从马路对面看过去,十分有趣,且采光及通风都很棒。
身为基督徒的文轩与素青,将民宿命名为“庄稼熟了”,是引用自圣经的文字,却也吻合了身为农夫、看到稻子熟成时的欢喜感受。
因为不想一辈子当上班族,现在有越来越多年轻人、中年人回乡务农、或者SOHO族在近郊租下一小块田耕作自己食用的作物。带着新的观点与趋势,年轻一辈是以微笑、对环境友善的方式来耕作,同时也将观点蔓延至社区营造或相关产品的行销上。或许你可以趁着放假来台东找文轩、素青聊聊,说不定下一个快乐农夫与民宿主人就是你喔!
摘自 《改造老房子 完成一辈子的梦想‧家》 商周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