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仁德之君—汉孝文帝刘恒

王胜
font print 人气: 189
【字号】    
   标签: tags:

汉孝文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也是西汉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孝文皇帝和他的儿子孝景皇帝刘启共创了西汉王朝的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史称“文景之治”。文景之治为汉武帝刘彻西汉中兴奠定了雄厚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孝文皇帝刘恒即位的时候(公元前180年)国力衰微,百姓贫弱。虽经汉高祖和汉惠帝贯彻“与民休息” (《资治通鉴》)奖励人口增长与土地开垦及免除种田人终身徭役的积极发展农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使经济发展小有起色,但离富国强兵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匈奴经常入侵,破坏汉边境的和平,虏掠边民做他们的奴隶。而汉朝廷却无力反击,只好用和亲政策,以求暂时的安宁。和亲就是对匈奴忍辱退让,但在当时却有利于人民的休养生息。

在这种国家需要富强,人民需要安定的前题下,汉文帝刘恒以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风范,遵从“仁、爱”的治国理念,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坚定的迈开了“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史记•孝文本纪》)的兴汉之路。

汉文帝最为重视的就是国之命脉——农业的发展。文帝说:“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史记•孝文本记》)在登基第二年的九月,发布诏书时说:“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资治通鉴》)汉文帝要做全国人民种田的表率,要全国人民把种好田地做为最大的根本,也是第一要务。他和群臣都必须去种田,劝告人们都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好好种田,并承诺田租税减半。也就是从十五税一制降为三十税一制。这在当时已经是极轻的租税了。在公元前167年6月,为了加快农业的发展进程,汉文帝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颁布“其除田之租税。”(《资治通鉴》)不再征收农民种田的租税,为农民彻底减去了一切负担,真正的把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出来。这项政策在汉文帝的任内一直没有改变,至少执行了十二年。而到汉景帝的时期,则实行三十税一制。两代帝王,前后三十九年的时间,终于收获了超过战国时期的经济繁荣。

废除苛法厉刑。为了使广大民众能够在宽松的法制下生活,汉文帝提出废除一人犯法连坐受罚的法律。汉文帝说:“现在犯法的人,已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没有罪的父母妻子和同产业的人,受犯人的连累而遭受连坐,甚至被收为奴隶,这是不合礼法的。我要废除这种法律。”按皇帝的旨意,当即就废除了一人有罪,全家为奴及其连坐的法律。在文帝时代,还有黥面、劓鼻、刖足趾三种肉刑。孝文帝针对这三种厉刑说:“现在民众有过错,教育感化未施行,就立即实施刑罚,这个人或许想要改变自己的恶行而向善,已经晚了,没有法子了。我十分怜悯这些人。那些刑罚甚至于要刻刺肌肤、砍断四肢、处罚终生不止,受刑者是何等的痛苦!这是不符合道德的,这怎么能是为民父母官的意志呢?应该废除肉刑!”

遵从天道,自省为民。汉文帝刘恒当皇帝第二年的十一月三十日,发生日食。十二月的十五日又发生日食。文帝就对群臣说:“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今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丐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者,以匡朕之不逮。”(《史记•孝文本记》)汉文帝看到竟在十一月三十日出现日食,他就认为是“因自己修德差,发布的政令不公平,所以上天即示以灾异,告诫自己是因对国家治理的不好。现在上天的警示来了,大家应仔仔细细、原原本本的帮我省思我的过失,以及我所知、所见和思考不到的地方,乞求大家告诉我,并推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敢谏者,以匡正我的不及。”从一个天象的展现,能自觉联系自己的行为,并查找自己在治国上的缺失,还真诚欢迎大家来批评。其仁德的胸怀、慈善的举动,怎能不受万民拥戴。万众一心的国家怎么能不富强!而在真正的天灾出现的时候,“六年(公元前158年)夏,四月,大旱,蝗。”(《资治通鉴》)孝文帝命令诸侯不要入贡,开放山林川泽以利百姓度灾荒。他自己也节衣缩食,裁减冗员,“发仓庾以赈民。”(《资治通鉴》)同时向富人卖官爵,并把卖官的钱去赈灾。

孝文帝的节俭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也是出了名的。他做皇帝二十三年(公元前180~157年)俭朴是他生活的最主要的准则。在这二十三年中,他的宫殿、园林、狗马、衣服、车驾没有增加。有不利于人民的事件,就废止不做。有一次孝文帝想要做一个露台,就召来工匠计算一下。工程预算约百金。文帝道:“百斤黄金,是十家中等人家的财产。我奉守先帝的宫室,是怀着诚惶诚恐和羞愧之心,还建这露台做什么?”遂决定不筑露台了,取消此计划。文帝平时穿着很差很厚的绨衣,他很宠幸的慎夫人,文帝也嘱咐她不要穿拖至地面的衣服,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史记•孝文本记》)文帝为自己在霸陵筑墓园时,命令殉葬品全用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装饰。不修高大的坟塚。“欲为省,不扰民。”(《史记•孝文本记》)

公元前157年6月,文帝崩逝于未央宫内,寿年四十七岁。文帝在遗诏中说:“世咸喜生而恶死,厚葬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史记•孝文本记》)文帝对自己葬礼明确反对厚葬,长久服丧,不让百姓都穿孝服,不要禁止百姓嫁娶、祭祀、饮酒、吃肉,把宫中自夫人以下七个等级的宫女,全都释放回家。

太史公司马迁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呜呼!岂不仁哉。”(《史记•孝文本记》)在司马迁编著的《史记》中,被他这样评说的帝王是不多的。汉家大业四百余年,孝文帝的德化治国,仁政化民,为大汉帝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一个“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资治通鉴》)的钱多的花不完,粮食多的吃不完的盛世乐园。如果不是“德至盛” (《史记•孝文本记》)的人领导的国家,那是决不会有如此坚实的精神和物质收获的。

仰望着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的这颗贤德、仁爱的帝王之星,不禁开始羡慕生逢其时的那些老祖宗们,有德之人生盛世啊!

转载 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在16世纪中国明代,出现了一位被后人誉为“医圣”的医学家,他就是李时珍。李时珍是明末清初重验证、考查的代表人物。他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了一部药典《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医药史上的经典著作。可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曾三试举人不中。
  • 诸葛亮字孔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琅邪阳都人、身长有八尺、气宇轩昂、人称“卧龙”,隐居于龙中,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年青书生。在三国演义里,他不但能呼风唤雨,又深谙奇门遁甲,刘备三顾茅庐,好不容易的请出这位“卧龙”之称的奇士高人,也是一连串高潮迭起故事的开端。
  • 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将之一,素有“虎威将军”及“一身是胆”的美誉。其实赵云最令人后人称颂的不只是他的骁勇善战,而是他有不同凡响的优秀人格。
  • 吴道元,字道子,后改名为道玄,是唐朝第一大画家。他是一个画界的全才,举凡人物、菩萨、神佛、龙、鸟、花木、山水及车舆、器仗、桥梁、房舍等等,无不精通,其中最擅长的是人物及佛像。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称他为“祖师”。
  •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一○八四----?),是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性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她最大的成就在于诗词,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 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之治”,政治昌明,文治武功均盛,民阜物登,社会康乐,可与他的先祖太宗世民的“贞观之治”媲美。但开元之治中,玄宗友爱的表现,不仅唐朝历代帝王莫能及,即使搁在整个中华历代君王中,像这样敦睦友于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的呢﹗
  • 春秋末年,齐景公在位时,有一次,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鄄城”两个地方,燕国也出兵侵略黄河南岸地区,齐国遭到西、北两方夹击,情况十分危急,齐景公召集大臣商量对策,谁也提不出一个具体的意见来。
  •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谥号文达;生于清雍正二年,卒于清嘉庆十年(公元一七二四至一八零五);直隶崔尔庄人;是清朝乾隆嘉庆盛世最杰出的文学家、编纂家、评论家和诗人。
  • 话说当年正值皇上寿辰,各国使节及文武百官纷纷向皇帝祝寿进贡。其中有一个国家不怀好意,祝寿的贺礼是三根三尺多长的大蜡,宽大约一酒瓶,蜡上镶刻了各式各样的龙凤图腾。嘉庆帝龙心大喜,众大臣直夸蜡是上乘的贡品;
  • 在中国佛教队伍中,画僧是非常特殊的一派,几乎历代都有艺术高僧出现,他们的艺术之光,对中国的文化包括佛教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