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注释:1.采采:茂盛,众多貌。这个词意在《诗经》中经常出现,如〈卷耳〉:“采采卷耳”;〈蒹葭〉:“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等等。
2.芣苢(音浮以):亦作“芣苡”。车前子。车前,多年生草本。叶子长卵形,夏天开花,淡绿色,果实纺锤形。叶子和种子可以入药,有利尿、镇咳、止泻等作用。朱熹《诗经集注》:“或曰其子治产难(有人说车前子可治难产)。”因常见生长于道路旁,故名“车前”。车前有很多别名,又称当道、马舄(音细)等。
3.薄言:薄(音泊),语气助词。言,我。孔颖达《毛诗正义》曰:“毛传言‘薄,辞’,故申之言‘我薄’也。‘我’训经‘言’也,‘薄’还存其字,是为‘辞’也。”又如《诗经》第二篇〈葛覃〉:“言告(我告诉)师氏”其中的“言”也含有“我”的意思。
《诗经》中有很多篇的都用到“薄言”两个字,“薄”大部分都是当语助词。“薄言”意思是“我想做什么或我想如何如何”,这是先秦以来古人的口头语,一直到宋代还有人用。如,宋.陈普〈文公书厨.含英咀华〉:“薄言采撷之,入品如含咀。”宋.陆游〈急雨〉:“呼儿持故襦,买酒具一醉。薄言煮园蔬,雉兔未可议。”
4.采之、有之:采,采撷、取。有,得到后存放或贮藏起来。
5.掇之、捋之:掇,《说文》:“掇,拾取也。”读音“多”但须读短促音,它的古音为入声字。捋,用五指抓住东西采摘下来。读音“啰luō”,短促音。
6.袺之、襭之:袺(音结),用衣襟兜着(芣苢)。襭(音谐),把衣襟下摆插在腰带上兜东西。
赏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漫山遍野的芣苢,我们想去采一些回家。采了这么多的芣苢,我们想将它们放在家里。
孔颖达疏曰:“首章言采之、有之。采者,始往之辞;有者,已藏之称,总其终始也。”本诗的第一乐章首先讲了“薄言采之”,也就是她们要去做“采芣苢”这么一件事情,这是“始往之辞”。采到了以后,“薄言有之”,把它存放或贮藏在家里,这是采的目的。先把事情的起因和目的交代清楚,“总其终始也”。
因为古老的传说,芣苢这种药材,妇人吃了后对怀孕及生孩子有利,又可治难产。所以她们就想采一些芣苢放在家里以备日后之用。而且芣苢又象征着生儿子,也是图个吉利吧。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人们对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看得非常重,所以这种行为很正常。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漫山遍野的芣苢,我们把它拾起来。漫山遍野的芣苢,我们把它摘下来。
孔颖达疏曰:“二章言采时之状,或掇拾之,或捋取之。”第二乐章描写的是采芣苢时的动作。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采了很多芣苢,我们用衣襟兜起来;采了很多的芣苢,我们用衣襟(或横襕)兜住扎在腰带上。
孔颖达疏曰:“言所成之处,或袺之,或襭之。”第三乐章描写的是当芣苢采得很多时,用衣服的下摆兜住并扎在腰带上。
《毛诗.序》:“〈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天下和(和睦),政教平(太平)也。”
大意:〈芣苢〉这首诗展现了后妃劳作时的优美身姿。天下百姓和睦相处,国家政治清平,道德教化深入人心。因此结婚后的妇女都以生子为乐(言外之意是老百姓都能够得以休养生息)。
这首诗通过对一群女子采芣苢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太平盛世时期女子的平和之美。因为《诗经》中的一些诗是朝廷中的官员从民间采风得来的,所以这首诗也有可能是周朝开国初期,周成王或周康王太平盛世时期妇女劳作时唱的一首歌的歌词。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了古代正常的社会中,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笔者发现古人的生活很单纯,也很容易满足,古人云:“知足常乐”。因为天下太平,已婚的妇女就两两相约而去采芣苢,以备将来需要,并高高兴兴的唱着歌。朱熹《诗经集注》云:“化行俗(道德教化已经深入人心),(人们)美(赞美)家室和平。妇人无事相与,采此芣苢而赋其事以相乐也。”
或许现代的人看了这首诗会有这样的疑问:就这么简单的采芣苢的事情,几个动作,还写了一首诗,还觉得很快乐。古人都是怎么啦?这种生活多没乐趣啊?
是的,现在的人(真正的修炼人除外),让他/她突然回到古代的那种太平盛世的朝代,他绝对待不下去,无法生活在那种环境中。因为现代人跟古代人的思想境界相差太远了,对好坏的认识都是截然不同的。
古代的太平盛世时期,虽然物资也非常丰富,但是古代的人以俭朴为美;而现代有些人只要有那个经济条件的,虽然家里摆满了各种衣服鞋子等等,还在不断的购买,以赶潮流。古人认为,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上天赐予的,所以古人要穿上最好的衣服,用最好的食物来祭祀天地神明。《诗经》中有很多这一类的诗篇,我们将来会赏读到。现在很多人穿好衣服,追求名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在众人面前的显示心、虚荣心;品尝各种食物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贪吃的执着心。
中国古代的大部分皇帝,在国家遇到天灾人祸的时候,会反省自己治国的过失,并下“罪己诏”检讨。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执政者都不会这样做。现在人认为天灾人祸都是偶然发生的。
古代最精美的艺术就是表现对神佛的敬仰和赞颂,古代的工匠甚至用自己的一生来表达对神佛的敬仰,而只是维持很简单的物质生活。敦煌石窟中那些令人赞叹的精美的神佛造像及壁画,就是这样来的。那绝对不是古代工匠的凭空想像,而是他们有那颗对神佛敬仰的金子般的心,所以神佛让他们看到了天上世界的展现。现在的人,如果有一门手艺,他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赚更多的钱来使自己生活上的物资更丰富。有谁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表达对神佛的敬仰呢?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十章》曾说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社会的一种现象:“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现代有一些研究《道德经》的学者也不理解,说这怎么可能呢?其实是这么回事:当人的道德越来越回归纯真时,人的各种各样的执着心会越来越少,就包括那个好奇心。当两个国家的国民都没有好奇心的时候,大家都能安于天命,就不会对另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感兴趣;换一句话说,你那个国家有金山和银山,我这个国家从国王到普通民众都不感兴趣,更没有想知道的欲望。那么这样的两个国家就绝对不会打仗,两个国家的民众都能按部就班的过着太平的生活。如果人人都能够讲道德,都能够管好自己,那么那样的国家里就不需要有警察,那个世界也不需要有国际警察或所谓的维和部队。
总而言之,现在的人无法在古代的那种太平盛世中生活,是因为现在的人七情六欲太多了,把满足自己的七情六欲当成了做人的乐趣。而古代的人恰恰相反,传统文化讲天人合一,讲返本归真;按照这种理念去做人的时候,人的欲望会越来越淡,人们以清心寡欲为乐。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不是以得到个人利益或相互利用为前提,庄子曾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大意:君子之间的交情平淡得像清水,小人之间的交情甘甜得像美酒。君子都淡薄名利因此心地亲近,小人都追求名利因此利断义绝。]
通过笔者这样的讲解,我想各位读者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古人会把这么简单、单纯的一件事情(采芣苢)当成了生活上的乐趣。
辞汇运用:今天我们一起了解古人怎样运用“芣苢”这个词。
孔颖达疏曰:“《山海经》及《周书.王会》皆云:‘芣苢(苡),木也,实似李,食之宜子,出于西戎。’卫氏传及许慎并同此。王肃亦同,王基已有驳难也。”
笔者查阅现存的《山海经》及《尚书.周书》并无这句话,说明现今的这两本书有一些篇名及内容已经遗失了。笔者想说的是,从孔颖达及朱熹的注疏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老的传说中,“芣苢(车前子)”这种药材,妇人吃了后对怀孕及生孩子有利,可治难产。但是孔颖达及朱熹并没有肯定或否定这种说法,他们只是在引述这个古老的传说而已。
因为有这样一个古老的传说,所以古人也用“芣苢(芣苡)”来庆贺生(儿)子。比如:唐.白居易〈谈氏外孙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戏呈梦得〉:“玉芽珠颗小男儿,罗荐兰汤浴罢时。芣苡春来盈女手,梧桐老去长孙枝。庆传媒氏燕先贺,喜报谈家乌预知。明日贫翁具鸡黍,应须酬赛引雏诗。”
白居易的这首诗很有意思,“芣苡春来盈女手”中的“芣苡”是比喻这个刚出生“小男孩”,他被外婆(谈氏)喜盈盈的抱在手中。“梧桐老去长孙枝”中的“孙枝”在古汉语中,它既可形容“新枝”又可比喻“孙儿”或“外孙”。在古诗文中不乏这样的例子。
结语:通过学习〈芣苢〉这首诗,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及古人与现代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有一个问题我认为很值得我们现在的人思考:人是为了七情六欲而活着?还是为了返本归真呢?
或许一个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按什么样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在社会上的为人处事,都决定了一个人将来所要得到或承受的一切。@*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