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主教宫殿以最大、最宏伟的巴罗克式王宫傲视全德,是德国三大巴洛克式建筑代表之一,于198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在大战中,主教宫殿也无法幸免地遭受破坏,所幸当时先移走部分的家俱及艺术品,如今才能在宫殿内一赌真品,宫殿经过整修后,花费大约2千万欧元,在1987年才开放对外参观。
主教宫殿是热爱艺术的约翰‧菲力浦‧法兰兹‧荀伯伦(Prince-Bishop Johann Philipp Franz von Shoonborn)主教所建,在1719年授意名建筑师巴尔达萨尔.纽曼(Balthasar Neumann)设计兴建宫殿,于1744年完工,是两任乌兹堡大公兼主教的府邸。宫殿外观是典点型的巴洛克式建筑,但内部却是华丽的洛可可式,为德国巴洛克建筑的极品,更代表了整个欧洲宫廷最奢华灿烂的年代。
1804年,如日中天的拿破仑入侵巴伐利亚,攻占了乌兹堡,曾在此宫殿住了一宿,拿破仑折服于宫殿的华丽,并称之为“欧洲最美的主教官邸”。
整幢宫殿是金黄色砂岩外墙建筑,长175公尺,宽90公尺,高21公尺,正面主楼高三层、宽168公尺,左右对称的双翼环绕广场而建的两层侧楼。正方形的宫殿广场至今仍保留原来的石造路面,是德国屈指可数保存完好的宫廷广场之一。宫殿广场上的法兰克尼亚喷泉(Franconia Fountain)是由雷根特‧卢伯德‧冯‧巴耶尔(Regent Luipold von Bayern)王子所献,喷泉中央矗立着左手持乌兹堡市徽的守护女神青铜雕像,栩栩如生。
宫殿南边是马丁华格纳博物馆,展出古代埃及的艺术、希腊的陶器、塑像,以及14到19世纪德国、荷兰、意大利的画作,宫殿北边则是乌兹堡国家画廊,是17、18世纪威尼斯画派的作品。
宫殿内有340间厅室,分设皇家大厅(Kaisersaal)、楼梯回廊厅(Treppenhaus)、花园大厅(Gartensall)、白厅(white hall)等。
花园大厅天顶上的群像天顶壁画,是由约翰.席克(Johnann Zick)独自一人在八个月内完成所绘的《诸神的盛宴》(The banquet of the gods)及《休憩中的黛安娜》(Diana in repose)。画幅规模宏大,色泽鲜亮,人物生动逼真,被誉为是赞美18世纪人文主义倾向的象征。它们同时是所谓“繁琐、夸张、宏大、不自然”的洛可可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湿壁画之一。
宫殿内最有名的就是楼梯回廊厅的湿壁画,楼梯回廊厅顶宽18公尺、长33公尺,计600平方公尺完全没有任何支撑,需要相当的技术。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这些拱柱历经了1945年的战火。而天顶上就是全世界最大的穹顶湿壁画(fresco)。
由18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名画家乔瓦尼.巴蒂斯塔.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 画饰而成。1750年带他两个儿子当助手,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创作这幅壁画,在还没有确定地球为圆型,且有5大洲时,这幅画描绘了当时已知的四大洲,呈现出当时人们启蒙的世界观。他的画具透明感,画和边框巧妙的结合起来,有水彩画的效果,他威尼斯共和国最后一位希腊神话画家。
皇家大厅是主教宫殿最为富丽堂皇的房间。金色的装饰、大理石柱子、壁面及天顶全为曲线和曲面装饰,天顶画也是提埃波罗所绘,瑰丽非凡的湿壁画《腓德烈国王的婚礼》(The Wedding of Empor of Friedrich) 和主教宣誓图。设计上运用了几何图形的巧妙结合,富丽堂皇的立柱、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的壁画,造就出洛可可式金碧辉煌的空间,无不令人赞叹,真使得这座教堂成了艺术殿堂。
主教宫殿后的宫廷花园里各式灿烂美丽的花圃,喷泉及各式造景外,大大小小的雕塑也引人入胜。公元19世纪时,花园重新修缮改变布局,在东侧增建一座堡垒式的建筑,使得花园与古堡相映成趣。
每年6月的乌兹堡莫札特艺术节(Mozart-Fest),在主教宫殿和宫内花园举行。在豪华的皇帝之厅和白厅的华丽吊灯下,以及室外园林中,世界一流的演奏家和指挥家在月光沐浴下而演奏的音乐会,气氛浪漫优雅而华丽。@*
因殿内不准摄影,想看看华丽的洛可可式建筑可直接上乌兹堡主教宫殿官方网站一览无遗。
//www.schloesser.bayern.de/englisch/rooms/ueb_ort/ansbach.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