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淮南:台金融危机 主流总体经济思维应检讨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月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高照芬台北 6日电)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表示,金融监管制度未能与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创新同时并进发展,是造成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他认为,那些影响深远的主流总体经济思维,应该重新检讨。
中央银行出版“全球金融危机专辑”新书,彭淮南在序文中做以上表示。
彭淮南表示,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引爆,扩大成为全球金融海啸,重创各国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这是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全球所面临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他表示,这两次经济衰退事件的背后,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与面对问题的处理态度,却有伴随金融危机相互影响的共同特征;金融危机的本质是金融不稳定,反映的是资产价格的大起大落。
彭淮南说,除了这两次严重的金融危机外,国际间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未曾间断。鉴往知来,更深层地思考如何预防危机再度发生,尤其是那些影响深远的主流总体经济思维,也应该重新检讨。
他指出,1920年代美国放任的自由主义,导致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结果带来股市与房地产市场泡沫;泡沫破灭后,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崩跌,银行大量破产倒闭、信用紧缩、货币数量大幅萎缩,经济衰退,失业率曾高达25%。
经济大萧条之后,凯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的一般理论”一书,解释了经济大萧条的总体经济现象,提出以“有效需求理论”,作为政府解决失业与经济衰退的理论基础。
彭淮南说,强调政府角色的凯因斯学派,替管制经济学提供了合理化的解释,但之后政府财政的恶化、长期管制所带来的扭曲,以及1970年代出现的停滞性通膨,以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为首的货币学派理论受到重视。
货币学派认为,维持货币数量的合理成长是物价及经济稳定的先决条件。这时期更确立了中央银行应以稳定物价为目标的职责。
彭淮南说,1980年代以后,金融体系快速由管制转变为市场导向,金融创新及科技进步虽扮演重要角色,与自由市场的思维有关。伴随金融自由化与国际化的发展,不仅带来各国金融业的欣欣向荣,也大幅提高国际资本移动。
1990年代,全球出现通膨稳定、产出波动减缓的荣景,自由化与全球化亦被视为是主要影响力量;但期间也引发多次的国际金融危机,1997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更让举世震惊。
彭淮南表示,这次全球金融海啸肆虐,造成危机的基本问题并未改变,金融监管制度未能与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创新同时并进发展,仍然是造成金融危机的重要成因。
他认为,全球危机发生后,各国金融市场的快速传染,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终于触发蝴蝶效应,2007年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带来始料未及的严重后果。